徐宜华的作品《【正宫-黑漆弩】-雁门关》以古典元曲的形式展现了雁门关的壮丽景色与深沉历史。首段通过“胡山陇塞烽烟去”勾勒出雁门关作为古代军事要塞的历史背景,随后“紫燕归来戏飞絮”转而描绘和平时期的生机盎然,百花芬芳,蝶舞红雨,碧水绕林,形成鲜明对比。幺篇(曲中的第二部分)笔锋一转,哀悼那些在边关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将士,“最堪怜、血染边关,铁骨葬无数”,表达了对英雄的深切同情与敬仰。末句“载丹青、千古流传,魂牵满路”则强调了这些英魂与功绩将通过艺术作品永远铭记,流传后世。
这首作品不仅捕捉了雁门关自然景观的秀美,更深刻反映了其作为历史见证者的沉重与庄严,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情感与文化共鸣。
徐宜华(湖北武汉)
[正宫-黑漆弩]-雁门关
胡山陇塞烽烟去,紫燕归来戏飞絮。百花香、蝶恋芳菲,碧水茂林红雨。(幺篇)最堪怜、血染边关,铁骨葬无数。载丹青、千古流传,魂牵满路。
附注: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的重要关隘,被誉为“中华第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