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乐大合诵《中国复兴之路》
作者:宋协龙
策划:心如大海
策划: 荷
音频:海天
音频:禾子
主编:胡琴
朗诵 : 华人诗社朗诵团
冰清:《上篇:华夏之盛》
1、曹立新
傍晚
借着夜色铺开的月光
我翻开一卷厚厚的华夏文明史册
眼前的一切
在雾雨尘埃中慢慢展现
2、化虹
远古的距离越来越近
而今的世界渐行渐远
产生距离的不是空旷的漠野
而是古刹的钟声
震荡着永不停歇的时光和空间
3 、禾子
清晨
在世界的东方
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我站在巨人盘古的肩头
吟诵“雄鸡一唱天下白”的诗句
俯瞰脚下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纵横的山河
组成 —— 中国
气势磅礴的两个大字
4 、孙铨
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
我看到一道绵延万里的屏障
它的名字叫长城
5 、龙人
在长城脚下
流淌着两条母亲河
一条叫黄河
一条叫长江
她们正载着历史的重负,汹涌地向前奔腾
6 、英子
在黄河入海口
我驾着汹涌的波涛逆流而上
时光的隧道
把我带到5000年前的阪泉
7、金戈铁马
始祖炎帝和皇帝在这里结盟
华夏族从此而诞生
炎黄子孙们用勤劳和智慧
开辟了东方古国的华夏文明
8、连二姐
他们“制耒耜,种五谷”
“立市廛,首辟市场”
“治麻为布,民着衣裳”
崇尚服饰之美
谓之为 ——— 华
他们“作五弦琴,以乐百姓”
讲求礼仪之大,谓之为 ——— 夏
9 、真实
他们“削木为弓,以威天下”
崇兵尚武,广阔疆界,定国安邦
他们“制作陶器,改善生活”
追求“诗书礼仪法度为政”的民富国强
10、幸福点点
秦皇平定中原
剑指东夷
汉武挥鞭跃马
征服西戎
唐王雄强外拓
横扫南蛮
康熙南征北战
平定北疆
11 、禾山飞雪
大一统的华夏民族经过数千年的融汇整合
汉满蒙回藏 …… 56个民族融为一体
12、暖云
大一统的华夏文明经过数千年的拓疆封土
东西欧南北亚文化兼蓄并存
13、一士黄沙
大一统的华夏民族经过数千年的融汇整合
创造出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
其领先地位一直到十五世纪
14、芊芊结
在辉煌的史册中
我看到这样一组数字
——— 1750年
中国的工业产值是法国的8.2倍
是英国的17.3倍
15、太愚
——— 1800年
欧洲人均收入为198美元
而中国的人均收入为210美元
16、风筝悟
——— 1820年
中国的GDP占世界GDP的32.4%
欧洲占26.6%
超过美国今日在世界经济的地位
17、核潜艇
中国无疑是当时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
在世界民族之林争强斗胜的竞跑中
中华民族独领风骚数百年
可谓声名显赫,辉煌之极
冰清:《中篇:封建之殇》
18、心静
相传
混沌初开,天地洪荒
生灵万物俱无,天地连成一片
其间孕育着一株混沌青莲
青莲结一莲子亿万年后裂开
盘古大神手持开天斧出世
19、水木生
他不满混沌中无穷无尽的压抑
遂用开天斧将天地劈开
盘古大神头顶蓝天
脚踩大地
每日长高一丈
使天每日也增高一丈
使地每日也增厚一丈
20 、柳叶
一千八百万年后
天地定型
盘古大神看天地间万物皆无
便化身洪荒
左眼为日
右眼为月
头发成繁星
鲜血变成江河湖海
肌肉变成千里沃野
斧头化成太极图,盘古幡
21、心仪
宋朝周敦颐《太极图说》
无极而太极
太极动而生阳
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互为基根
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22、子辰鸿雁
太极图的阴块和阳块
表示在旋转中的强弱变化
呈现出物极必反的状态
这就成了永恒的宇宙法则
亦成为人类竞争的社会法则
23、文清
在中华强盛的胚胎里
同时孕育着衰落的因子
在华夏文明的光环中
同时隐藏着腐朽的因素
在漫漫长河中
既流淌着笙歌笛曲
在悠悠岁月里
也负载着悲风泪雨
24、雾里看花
唐太宗的贞观盛世
渐渐地变得荒草凄凄
汉武帝的金戈铁马
慢慢地变成刃锈蹄瘸
当历史的指针行进到封建社会晚期
强盛已成为昨日黄花
而大清皇帝却依然浑浑噩噩
沉睡在昔日辉煌的梦里
25、尚民
封建思想的自诩自大
视西方发达的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
极端的皇权专制体制
颁布着一道道独断专行的圣旨
官吏贪污腐败,侵吞肥己
将帅昏庸懦弱,畏敌逃窜
26 、笨笨熊
当第一次鸦片战争
英帝国的炮舰载着7000人驶抵海岸
天朝的20万八旗兵竟然一战而溃败
这悲惨的结局并没给当政者教训
依然盲目骄傲自大,享乐恬嬉
27 、流沙
二十年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英法联军22000人进入北京
拥有80万军队的大清王朝不堪一击
不得不臣服于强权
28、青花
一个个不平等条约
一笔笔巨额赔款
一块块土地割让
一次次烧杀抢掠
大沽口化成焦土
圆明园变成废墟
29 、雪亮军刀
从辛亥革命到1949
中华民族虽经几番挣扎
由于外敌入侵
内政腐败
民族复兴的理想
一直处于浑然的梦境
30 、荷
为什么曾有的强盛就这样云消雾散
为什么曾有的文明只留下断壁残垣
特别是近百年来被动挨打的历史
贫穷落后的现实
挤压着我们民族心灵的痛苦
31、刘武军
这沉重的痛苦
流着泪,淌着血
虽然经过漫长的挣扎
依然很难复兴
这沉重的痛苦
就像悲凉的挽歌
在落日的暮色中呻吟哀唱
32 、蕾蕾
从此,华夏文明便一蹶不振
从此,中华民族便陷入任人宰割的厄运
被焚烧的圆明园
像隐退到历史幕后的一个残梦
33 、蒼裡
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梦圆甦醒
故宫大殿旁的石狮子
蹲在那里
日夜沉默不语
是在沉痛的思考
还是在无声的解释
34 、静心
中华民族最耻辱的一页是晚清王朝
皇帝昏庸执政保守僵化
官僚臃肿腐败无能
买官卖官的“捐纳制”
竟成为国家体制下的正常升官途径
35 、吴林
用钱赎罪的“议罪银”制度
竟成为官员腐败罪赦免处理的法律规定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捐来的官们在下面大把捞钱横行无忌
慈禧太后在上面挪用军费大办六十寿典
36 、梦醒
我们不会忘记历史的教训
甲午战争
不是败在军力不及
而是败在腐败滋生
军纪涣散
我们不会忘了
那些“炮弹里的泥沙”
是怎样葬送了大清帝国的一个个海上舰队
37 、张建军
居安思危
加强国民的忧患意识
知己知彼
打造民族的进取精神
批判性思维
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寻根溯源
是为了剖析中华文明衰落的原因
38 、冰魂
我们不会忘记历史的教训
正视问题
是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打开阻碍民族复兴的闸门
冰清:《下篇:复兴之梦》
39、秀水蓝天
一位西方研究专家这样揭露敌对势力之阴谋
为了中断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
西方战略家正在隐秘的实施对中国的政治颠覆策略
40 、飘然
他们支持台独
干预香港
插手新疆
支持一切反华势力
有计划地制造一幕幕恐怖暴力事件
他们有组织的发表一篇篇反共反社会主义制度的文章
企图促使中国发生内乱
以达到他们推翻共产党
解体中国的最终目的
41 、心如大海
在军事上
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实行“困兽”战略
以日本为起点
经过印度再到阿富汗
对中国形成C形包围之势
42 、竹子
除此之外
他们还在中国南海及周边制造动荡乃至诱发战争
让中国陷入内外交困四面楚歌的境地
43 、連
怎样才能使华夏文明由衰落再变成强盛
怎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除了军刀的博弈
还要有理论与实践的支撑
44、张茹
于是
我再一次通过时光隧道
走进尘埋的历史
去拜访诸子百家
去研读四书五经
去寻觅华夏文明的大本大源
去探讨中华文明的大纲大目
45 、老渔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有糟粕,需要在批判中剔除
更有精华,需要在创新中继承
46 、兰新
国学大师李澄源的《经学通论》里
有这样一段论述:
“经学之大宪章
塑造了华夏政制的价值理想
圣君贤相经营天下
以经学为模范
私人生活
以经学为楷式
故评论政治得失
衡量人物优劣
皆以经学为权衡
47 、霖柯
正是有了经学的存在
华夏族群才能历经两千余载
虽然曾经车架奔驰
战乱频仍
曾经南北分裂
夷狄入侵
曾经神州荡覆
宗庙丘墟
但文明之毫光
未曾一日隐没于荒蛮
族群之理想
未曾一日熄灭与天壤
从而缔造了文化统一
生生不息的局面”
48、齐齐
这就是华夏文明不灭的基因
这就是中华民族能够复兴的文化内涵
49 、孙磊
我走下长城
弹去一身历史尘埃
为进一步探讨复兴之大业
又来到天安门广场的英雄纪念碑旁
回忆一代代仁人志士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不屈的抗争
50 、风中琴韵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打开了中华民族复兴之闸门
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51 、枫林
1949年10月1日
天安门升起五星红旗
毛泽东庄严地向世界宣布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喊声
重新振作中华民族复兴的意志
使华夏文明复兴之梦成为现实和可能
52 、胖姐姐
毛泽东代表中国人民发出复兴的宣言:
“当我们的祖国
再经历若干年之后
赶上并超美国领跑世界时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会真正到来。”
53、沈天根
领袖们的理想,表达了中华文明的不朽与坚韧
领袖们的誓言,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力量和决心
54 、红嫂
站在两个百年的交汇点
习主席再次发出民族复兴的动员令
我们坚定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但中华民族被外族任意欺凌的时代
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55、辉煌
中国的复兴
是民族之福
也是人类之幸
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56 、思宇
站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
吸允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
拥有十四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
57、艋澜
我们走自己的路
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
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
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你东西南北风
58、张小红
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这四个自信
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精神支撑
这是民族复兴的动员令
也是民族复兴的宣言书
59、黄华
中华民族为伟大的复兴大业
开始了百年以来第二次万里长征
哪怕关山叠嶂
哪怕荆棘丛丛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60、蓝蓝的天
这铿锵的誓言
将创下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由盛到衰
再由衰到盛的旷古奇迹
这坚定的信心
将书写中华文明史上崭新的一页
合:剑舞辉煌,笔走雄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