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 秋
文/林子
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淌,一瞬间,它饱经了春之蓬勃、夏之灿烂,來到了深秋。
总喜欢坐在深秋的暖阳里,在陌的深处,品读秋天。“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天的天空,高远清澈,天碧云淡,飘浮着点点白云,犹如大海上的簇簇白帆。南飞的大雁,唱着忧伤的曲调,怀着对故土的眷念,跨越千山万水,飞向远方。
秋风掃着落叶,在空中飞舞着,任凭它洒在发间,落在双肩,把蜿蜒的林间小路,飘落成一地的金黄。“秋风秋雨沁寒凉,落叶潇潇满地黄”。这不是秋瑟,而是对秋的吟唱。拈起一片落地的秋叶,细看它清晰的叶脉,寻找那生长的痕迹。捡一片最美的秋叶,珍藏在这个秋天的故事里。
秋天的落霞,色彩斑斓,瑰丽多姿。当夕阳西下,云亦远去,霞亦远去,留下天际边的一抹光亮,留下心底最柔软的一丝不舍。
秋天的颜色格外不同,红的枫,黄的菊,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溪流,金色的稻穗,灿红的夕阳,把秋妆扮得如此多娇多彩。
秋天的美,是经历了风刀霜剑的雕刻,是经历了枫红菊黄的修饰
,是经历了人生冷暖的磨砺。人生亦是如此,经历过繁华,承受过落寞,从稚气慢慢走向成熟,由青涩逐变得从容。
静静的在秋日的黄昏,沏一杯清香的绿茶,写一首唯美的小诗,回忆这一生的苍桑岁月。不是吗?在人生的长河里,谁没有尝遍酸甜苦辣、历经过狂风骤雨、体验过喜怒哀乐,最后才留下这人生百味。“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坦然的面对生活,笑看风云,荣辱不惊。“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簑烟雨任平生”。
生活中无处不在诗意,春意盎然是诗,夏花繁盛是诗,秋叶飘零是诗,冬雪漫天也是诗,眼里有远方,心中存诗意,让我们用心中的诗意,去温馨苍桑的岁月。
“若有诗书藏心中,江山从不败美人”。愿你,愿我,踏着红叶遍地的浪漫,看着红叶翩翩的美景,去品尝秋的韵味,去拥抱下一季的美景。
2021年11月16日 夜
这篇散文《品秋》,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一幅深秋的美丽画卷,同时也借景抒情,寓言人生哲理,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文章开篇即以时间的流转引入深秋的场景,通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经典的诗句,勾勒出秋日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的壮阔景象,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作者对秋风落叶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迭,也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变迁,每一片落叶都是时间的印记,是对过往的回望与珍藏。
文中对秋色的描绘丰富多彩,红枫、黄菊、蓝天、清溪、金穗、夕阳,这些色彩斑斓的元素共同编织了一个绚烂的秋日梦境,体现了秋天独有的魅力和生命力。通过这些自然景观,作者进一步引申到人生的哲理,将秋天的美比作历经风霜后的成熟与从容,暗示人生亦需经历种种考验方能显现出其独特的价值与风采。
结尾部分,作者倡导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鼓励读者以诗意的心态面对生活的酸甜苦辣,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秋雨凄迷,都能以平和之心笑对,体现了豁达的人生态度。引用“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簑烟雨任平生”,更是强调了在风雨人生路上,保持乐观与坚韧的重要性。
整篇文章以秋为媒介,既有对自然美的细腻刻画,又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出一种既文艺又哲思的风格,引导读者在品味秋的同时,也能反思和感悟自己的人生,追求内心的平静与丰盈。
林子,名叫卫苓,毕业于原第一军医大学,先后在南宁解放军303医院、解放军长沙163医院,解放军珠海168医院服役。转业后在珠海珠海中山大学第五医院工作,消化内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