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北京,春意盎然。4月27日,新华出版社《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23卷》新书发布暨作品诵读交流活动在海淀图书馆多功能厅举行。这是新华出版社与海淀图书馆第二次合作举办这一活动。

活动在几位诗人书法家挥毫泼墨的浓浓墨香中拉开序幕。新华出版社党委委员、副总裁、董事沈建代表本书出版方首先致辞。他充分肯定了《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23卷》出版的意义,希望诗人们继续为中国诗歌的繁荣与发展做出贡献。著名诗人、《诗刊》原主编叶延滨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中国年度优秀诗歌》这一诗歌选本的品质。在热烈的掌声中,与会嘉宾代表登台为新书揭幕,工作人员向嘉宾赠送新书。







在活动中,本书主编杨志学介绍了本卷年度诗歌的编选过程及呈现出来的新构想与特色,同时播放了著名诗人高洪波、黄亚洲以及冰风、王双华等发来的祝贺视频。入选诗人马进思、马淑琴等登台发言,一致赞扬新华出版社十三年来坚持出版《中国年度优秀诗歌》对自己诗歌创作的鼓励。
活动下半场,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进行了现场诵读。一群儿童身着节日盛装陆续登台,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崔吉俊的诗歌《太空会师》和其他诗人的作品,并在主持人引导下与作者进行了互动。(李成)

《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23卷》 新华出版社
杨志学主编、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23卷》即将出版面世。本卷编选,在去年基础上又呈现了新的思路和体例结构,力争带给读者更多更好的诗意体验。现将本书序言和目录发布,敬请关注!
序言
“新华号”年度诗歌专列驶向远方
杨志学 /文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写下这样一个题目,我激动的心情久久未能平静。我觉得这已经不是一个比喻句,而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一次远足。我为本次专列所运载的丰富多样的精神产品而欣喜,并祝福满车诗歌作品驶向远方,抵达读者的心灵。
说起来,“新华号”年度诗歌专列已经运行十三年了,今天发出的是第十三趟诗歌专列。也许您已经注意到了,本次专列编为六个车组运行。每个车组各有侧重,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合起来是一个首尾呼应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开放性的空间结构,是一次有规划、有意味的诗歌旅行。
感谢新华出版社的信任,让我再次担起了相当于列车长的角色。我知道这是一种责任。在此,我首先向每一位搭乘本次专列的诗人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你们各具风情与魅力、体现你们个性与创造性的诗作是你们此番远足的通行证。现在,我向读者介绍本次专列各个车组的构成情况。
第一车组是“新春寄语”。乘坐于这个车厢里的诗人,大都以春天及春天般美好的事物为主题,以清新隽永之语或热烈奔放的音符,写下关于生活的哲思和对于未来的畅想与展望。作为第一车组,让人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春风。2023年之前的三年,人类经历了一场劫难。噩梦之后,春天重归人间。这是自然的春天,也是人心理的春天。开篇第一首,黄亚洲的《总是感觉春天就要来了》,虽是诗人敏感的直觉,却也写出了积压于人们心头的一种普遍的期盼。诗人撷取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几个细节,如“黄鹂和蚱蜢不断掉出”、“婴儿牙龈上,已经开放出点点梅花”等,非常诗意,让人感觉到诗人年轻的心态以及他迎接春天到来的压抑不住的惊喜。而接下来的诗篇,如叶延滨《不如写诗》中“春色正好,正好梦醒”的命题判断,李少君《立春:迎接春天回家》中从“婺源的油菜花抢先盛开”到“北京四合院,屋内温暖如春”的详实叙述,韩万胜《雪花对春天情有独钟》中关于雪花与春天之关系的深情演绎,陈群洲《请允许我……》中把海棠“搬进自己的春天”并且“给她最好最好的春天”的浪漫举动,等等,诗人们各以自己的体验与想象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春天画卷。而与春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便是幸福、欢乐、祥和以及对于它们的守护。如张烨的《寒夜》,对幸福做出了与众不同的表述:“我全部的力量是一行诗/缆车悬在诗行的索道前行…/你的心情是缆车…/你需要我,我感到幸福。”这里将幸福置于缆车和索道,便写出了它的惊心动魄和刻骨铭心。又如唐诗的《躺下》,在铺排了“一连串躺下”后提炼出了“阳光躺下,便是一地温暖的幸福”的感受,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的思想并未到此止步,而是笔锋一转,转出了“不能让高山躺下,不能让丰碑躺下,不能让光荣躺下”的句子,大大拓展与深化了诗的主题。而张庆和的《夜,哨兵》又以清新凝练之语,将“哨兵”嵌于黑夜和黎明之间,揭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揭示了幸福生活之不易。还有其他一些篇章,如大解的《明天》,徐丽萍的《新年的第一班列车》,左右之间的《未来之树》等,均以其独特结构和语言形式,表达了对美好明天的期待,这些也都是“新春寄语”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二车组是“诗在远方”。这个车厢里搭载的诗人作品,其题材和主题大都指向远方,有的侧重于空间上的远,有的侧重于时间上的久,也有侧重于灵魂穿越和精神漫游的,或者几种情况兼而有之的。赵丽宏的《在聂鲁达故居吟诗》确实写出了地理方位的远,它记录了作者远赴南美智利,现场感受到了“聂鲁达故居第一次为中国诗人举办朗诵会”的情谊,传达出了不同诗歌语言之间碰撞与交流的场景:“厅堂里中文余韵未落/西班牙语便风风火火赶来/如呼啸的海风穿越大洋/瞬间便在厅堂回旋,和我的汉语会合。”而吉狄马加的《童年的衣裳》虽然侧重于时间上的久,但同时也将遥远的空间画面展现于眼前:“童年在很远的地方/向我招手/哦,妈妈,你今天在哪里?/好像这一切就在昨天/火塘照亮了你的脸庞。”在此也不能不提及阎志的长诗《时间》,这是关于时间的深度思辨,而空间自然也包含其中。在浩瀚的时空中,有少年的奔跑,有父亲的影子。这个包含了11章、由101节组成、长达10000行的诗,被基本上不发表诗歌的《收获》杂志一次性全文刊载,可谓破例之举,这与此诗思想的深邃、结构的谨严和语言的精辟凝练都是不无关系的。其他诸如曾凡华《驼队》、王家新《在华沙肖邦机场》、王杰平《奇迹》、第广龙《如果我脚踩火星》、彭惊宇《在德令哈怀念海子》、北乔《济水心经》、董进奎《神都的油纸伞》、胡丘陵《睡了几百年的房子醒了》、段光安《嘉峪关残垣》、雁飞《秋风要运走什么》、王芬霞《奔跑的你》、牧野《天空的空》、曹丽《绿皮火车》、张广超《远方的哨所》等等,这些作品也大都从题目就可以感受到它们空间或时间的远,而作品实际所表达的题旨也确实在整体或局部上与远方有关。
走进第三车组,我们看到感人的一幕:这个车组里的人,又三五人自成一小组,展开热烈讨论。尽管各人所述内容不同、角度不同,发言时的声调、神情也都不同,但他们谈论的主题均可归入人生百态或人生况味名下。田禾的普通话里夹带着湖北口音,他以《自画像》讲述自己最初的梦想是当个英雄,而实际经历却是“年轻时在村里耕田”,“干着体力不支的农活”,当后来离开村庄、自以为一帆风顺时,其前程又被“途中的风雪不断修改”,以至于“到老来了,还在写一首无用的诗/等一个没有的人”。作者在不无自嘲的叙述中也肯定着自己的价值取向。与田禾概括漫长经历的方式不同,潘洗尘的《六十感怀》则截取当下年龄段来说事,并且只就摘掉近视眼镜这一件事发表感慨。第一节写摘掉近视眼镜本身及其造成的后果——看到的树和路都是模糊的;第二节笔墨转折——即使看不清,“一切都无所谓了/只要走路时能躲得开汽车”就行;第三节再次转折:“我现在看到的人和物/也许才是他们/本来的样子。”而后面这次转折才是作者的真正用意所在。其他诗人看取人生,也是各有招数。如女诗人路也的《彩石溪》借“彩石溪”来宣布自己人生的富有,其富有的标志是“拥有一条溪水的形而上学”。如果说路也的表达偏于感性、任性的话,那么宗焕平《人生大事》则显示了作者处理棘手问题时难得的冷静和可贵的心理素质。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刘川的《疫中记》,此诗以精短的篇幅、简洁的句式和口语化的叙述风格,撷取了疫中发生的三件事情,桩桩都是人生大事,其本身就极具说明性和说服力。
来到第四车组,又看到不同的景象。这个车组相对比较安静,诗人们各自沉思默想,或望着窗外出神,故借中国古代诗学术语“神与物游”来形容之。你看,诗人于坚的思绪便跳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生发了他的星空意识。他的这首《在呼伦贝尔草原看星空》起于康德,也终于康德,首尾呼应,结构上颇具匠心。诗人的所思所想看似漫无边际,由“巴特尔大叔家的蒙古包”,而跳到“宇宙大教堂”,又跳到“七世纪长安之宴席”和“古罗马之通阙”,进而自然联想到了李白、杜甫和但丁,而这些先贤大师类似于天空的星座,由此可见作者的联想实际上是有内在逻辑可循的。臧棣《不可模仿》的描写则具有另外的启示性,作者将“不可模仿”这个有点抽象的命题巧妙地融化到了一个陌生化的场境之中,让人仿佛看到了达里诺尔湖、鹅黄的芦苇、鸿雁或者斑头雁等等,回头再读诗的开头“现场回荡着/在别的地方不可能听到的/天籁”,便可领会作者的用意。一般人到了南岳衡山,大多关注山水胜景或人间香火,而刘笑伟的《平衡的艺术》则借衡山来品味和领悟平衡的艺术,这样解读衡山确实独辟蹊径,趣味横生。其他如梁鸿鹰的《茶》,陆健的《美发店里的水族箱》,宋琳《玉局峰》,缪克构《梨花图卷》,沈苇《牡蛎墙》,王幅明《石头的宇宙》,等等,也都让我们领略欣赏到了诗人们“神与物游”时产生的佳构。
现在来到第五车组,让我们《记住乡愁》。乡愁是人性,乡愁是民俗,乡愁是情感,乡愁是文化。在中国诗词里,乡愁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有人从孟郊开始读乡愁,有人从宋之问或贺知章进入乡愁,有人从马致远的小令陷入乡愁。也有人更早,从《敕勒歌》或者《西洲曲》入手,甚至从《诗经》打开乡愁之旅。今天的诗人,带着乡愁的基因,操着不同的乡音,不断谱写乡愁的新曲。在我们这个乡愁车组,我们看到了曹旭《说着方言的村庄》,看到了“穿花衬衫村妇的笑靥”以及“风筝般飘荡的方言”;我们看到了曲近的《老屋》,看到了主人公和他的“老屋”经历了一个从“彼此陌生”到“互相认出了彼此”的过程;我们看见了王山诗歌里的“母亲”,其名字从“家里的户口本上”升入高空,“如星辰闪亮”;我们看见了高金光笔下“那些还矗立在田野里的玉米/已经卸下果实的它们/像刚刚分娩的少妇,含着娇羞”,我们看见了王计兵“以退行的方式回家/以火车的速度退向父母/仿佛生活的一次退货/一个不被异乡接收的中年人/被退回故乡”。我们还看到,冷克明、邵悦、林目清等众多诗人也都被乡愁击中,谱写了感人的乐章。
最后我们来到《朗诵中国》车组。以这个特别的车组来压阵,也是本书编辑策略上的一种考虑。中国的乡愁文化,具有几千年的传统。而走过七十多年历程的新中国,其红色革命传统也有了百年以上的历史。更重要的是今天的中国,“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个美丽而强大的中国,是所有中国人的梦想和期待。在这个车组,著名诗人峭岩、高洪波率先出场。峭岩的《这片土地笼罩着一片红》似乎为这个车组的作品定下了一个基调:在短短的篇章中,既勾勒出了赣江革命老区的履历,又描画了今日赣水美丽的家园。而高洪波的《走过才溪乡》,作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而推出的一首诗,抓住了才溪乡这个细小的坐标点位,凸显了当年毛泽东注重调查研究的可贵作风。作为诗人,毛泽东是浪漫的;而作为一名矢志改变中国面貌的革命家,毛泽东又是现实的和注重实践的。《朗诵中国》车组以崔吉俊《太空会师》来压轴(它也是全书压轴),也是不无考虑的。因为崔吉俊不是一般人,而是一位火箭发射专家,是航天领域的将军,曾任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参与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的发射。这样他的作品《太空会师》就不是写别人,而是写自己和自己的战友、队友,溶入了他多年来对航天事业的情感与体验,因此作品显得格外真切、有力。
介绍完“新华号”年度诗歌专列各个车组的大致情况后,就期待读者的关注和批评了。欢迎您对专列上的作品及本书的体例结构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编选工作。
2024年3月8日于北京沙滩

目录
第一辑 新春寄语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总是感觉春天就要来了 黄亚洲 / 2
不如写诗 叶延滨 / 4
明天 大 解 / 5
立春:迎接春天回家 李少君 / 6
寒夜 张 烨 / 8
心跳 车延高 / 9
夜,哨兵 张庆和 / 10
新年的第一班列车 徐丽萍 / 11
登顶黄石崖 杨志学 / 12
雪花对春天情有独钟 韩万胜/13
请允许我…… 陈群洲/14
躺下 唐 诗/ 15
拯救之光 曹有云 / 16
北方的诗 牛 敏/ 17
雪中的一只喜鹊 柴立政 / 18
未来之树 左右之间 / 19
告诉她们 华万里/ 20
春天的赠品 张怀帆 / 21
拈花客栈 徐小华 / 22
雪白的鸽子 马文秀 / 23
晚月 应文浩 / 24
谷雨 文 博 / 25
四季 子非花 / 26
致春天 李爱莲 / 27
腊月二十三 李玉琼 / 28
今日大雪 郝子奇 / 29
你在春之上 杨拓夫 / 30
春风错 符 力 / 31
没有拆封的幸福 黄明山 / 32
诗歌作法 江耀进 / 33
落日之乡苍凉而辉煌 广 子 / 34
你没有见到苹果园 王可田 / 35
平分春色 丹 飞 / 36
在草原 项见闻 / 37
月光落在后背 倪宝元 / 38
杏花 黍不语 / 39
大雪日 李贤欢 / 40
立春 史 冰 / 42
第二辑 诗在远方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在聂鲁达故居吟诗 赵丽宏/ 44
童年的衣裳 吉狄马加 / 46
时间(节选) 阎 志 / 48
驼队 曾凡华 / 52
在华沙肖邦机场 王家新 / 54
奇迹 王杰平 / 56
如果我脚踩火星 第广龙 / 57
在德令哈怀念海子 彭惊宇 / 58
济水心经 北 乔 / 60
神都的油纸伞 董进奎 / 61
山洼村记事 温 古 / 62
睡了几百年的房子醒了 胡丘陵/63
停摆,或静下来 冰 风 / 64
天空的空 牧 野 / 65
永州的西山 蔡天新 / 66
向阳的坡地 周启垠 / 67
嘉峪关残垣 段光安 / 68
秋风要运走什么 雁 飞 / 69
匆匆一瞥 雁 西 / 70
在大别山上听蝉 王 键 / 71
奔跑的你 王芬霞 / 72
云海 牛 涛 / 73
绿皮火车 曹 丽 / 74
天地之心 唐德亮 / 75
怀抱一只小羊 田 斌 / 76
缓慢辞 高若虹 / 77
梁湖颂 袁 磊 / 79
七峰山 高 野 / 80
看见一只鹰 代红杰 / 81
骆驼 郭建强 / 82
远方的哨所 张广超 / 83
传播学一种 林东林 / 84
抱虎角 森 森 / 85
原野之上 汪少乾 / 86
柏林禅寺 王江江 / 87
在南湖 王晓明 / 88
麦垄间 刘国莉 / 89
月亮 魏伸洲 / 90
星星 宋晓明 / 91
归来 马 映 / 92
第三辑 人生况味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自画像 田 禾 / 94
六十感怀 潘洗尘 / 95
彩石溪 路 也 / 96
栖落山谷 查结联 / 97
父亲的眼镜 余笑忠 / 98
受宠若惊的孤独者 高 兴 / 99
人生大事 宗焕平 / 100
在阳台上 阿 毛 / 101
疫中记 刘 川 / 102
英雄湾的傍晚 雨 田 / 103
寻找石头 赵克红 / 104
夏日的光影里 武 稚 / 105
横店 王明远 / 107
右手摁住自己的心脏 王祥康/108
我在瓜熟蒂落的藤下 向隅/109
我的心 杨柏榕 / 110
在清晨挨着白茅坐下 郭宗忠/111
我突然拥有了宁静和空旷 张恩浩/112
忽然之间 吕 游 / 113
墓志铭 孙启泉 / 114
银杏树 方文竹 / 115
暮色就这样漫过了头顶 安海茵 / 116
阳台上的什物 鲁 娟 / 117
俳句:致蜗居 徐俊国/ 118
雨外的蔷薇 龚后雨 / 119
有后缀的时间 崖丽娟 / 120
无题,或一位枪手的周五下午 赵宏杰 /122
晚秋 徐春芳 / 123
时光之花 石玉坤 / 124
一只白鹭出现在我中年的午后 欧阳健子 /125
太白岛高速公路服务区警示台 丁少国 /126
敌人 杜可风 / 127
梨花 陈 俊 / 128
蚂蚁歌 王怀凌 / 129
给予 云小九 / 130
虚构 罗 晖 / 131
生日辞 过德文/ 132
值班日 夜 鱼 / 133
约等于 程 峰 / 134
一半 水晓得 / 135
霜降 陈荣来 / 136
第四辑 神与物游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在呼伦贝尔草原看星空 于坚/138
平衡的艺术 刘笑伟 / 139
不可模仿 臧 棣 / 140
茶 梁鸿鹰 / 141
美发店里的水族箱 陆健 /142
玉局峰 宋 琳 / 144
梨花图卷 缪克构 / 145
牡蛎墙 沈 苇 / 146
石头的宇宙 王幅明 / 147
辰光包裹在秋风里 齐冬平/149
玛曲小憩 三色堇 / 150
没有白云的蓝天显得孤寂 马进思/151
白堤 孙 思 / 152
湖水与密令 孙启放 / 153
根雕与一只孤独的鹰 剑男/154
清水中的筷子 陈巨飞/155
蝴蝶与老松 心 亦 / 156
大山的面具 赵兴高 / 157
闪电 李 成 / 159
新绿 李丽红/ 160
观曾巩纪念馆 李增瑞 / 161
凝视桃花 王爱红/ 162
赶集 孤 城 / 163
大雁塔 胡玉枝 / 164
火山岩上 单永珍/ 165
我想写一场大雪 蓝 珊 / 166
一本旧书 段新强 / 167
小浪底 余子愚 / 168
边界 蒋宜茂 / 169
每只飞鸟都有体面的葬礼 邱红根/170
稻草人 杨 荟 / 171
圆木 盛 艳 / 172
纸的花 张脉峰 / 173
把事物放在合适的位置 熊曼 /174
无花果 大 枪 / 175
梦境 马占祥 / 176
易碎品 阿 仁 / 177
小雪 蓝雪花 / 178
从一只鸟说起 朵而/179
落单的白鹭 夏 青 / 180
素色的塔 杨戈平 / 181
秋浦河 方 严 / 182
先把东风用完 王爱民/183
一棵树 成 颖 / 184
第五辑 记住乡愁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说着方言的村庄 曹 旭 / 186
老屋 曲 近 / 188
母亲的名字如星辰闪亮 王山 / 189
最美的秋天 高金光 / 190
退行的火车 王计兵 / 191
无法对酌 王小林 / 192
返回我农民的身份 罗鹿鸣 / 193
秋雨 冷克明 / 195
体内有一棵树 邵悦 / 196
早起的村庄 林目清 / 197
总有一些…… 周苍林 / 198
白鹭飞来 马万里 / 199
在羊场卜子村 马端刚/ 200
天井 黄 斌 / 201
名字 魏天无 / 202
阳光里的柿子 李易农 / 203
奥秘 髯 子 / 204
写给母亲 张光杰 / 205
写诗的父亲 张 智 / 206
四月的麦地 王双华/ 208
天坛雪 王童/209
您是世间最好的风景 柳歌/211
乡关何处 吴少东 / 213
嗓音 肖雪涛 / 214
遗失之诗 米戛 / 215
灵池之水 陈波来 / 216
一堆杂草 凡羊 / 217
水乡在心中只有一座 袁雪蕾 / 218
我的家 季羽 / 219
我想回到多年以前 阿华/ 220
妻子 常保平 / 221
手持莲藕的人 崔荣德 / 222
没有一种力量可以驱动 王琪/223
一条河的记忆 姚凤霞 / 224
像河流一样 杨建虎 / 225
黄昏谣 董晓平 / 226
老房子 孙大顺 / 227
方言 严志明 / 228
自留地 语 泉/ 229
我把芦花当作孙庄的村花 孙殿英/230
望一眼郊外的荒草 王硫生/ 231
母亲或门神 黄官品 / 232
第六辑 朗诵中国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这片土地笼罩着一片红 峭岩/235
走过才溪乡 高洪波 / 236
中国制造 小 海 / 237
为祖国站岗 康 桥 / 238
秋叶拾韵 张永权 / 240
除夕遗忘的雪花 海 田 / 241
英雄连队 李建华 / 243
你有好几个名字 刘功业 / 244
柿子高挂的村庄 祝相宽 / 245
怀念一个人,遥忆一条江 宗德宏/ 246
卢沟桥 马淑琴 / 248
中国人的足迹 宁 明 / 250
桂海碑林断想 郭晓勇/ 251
万物生长 亚 楠 / 252
柯克亚油田之歌 马 行 / 253
黄河经过峡谷 牛庆国 / 254
秋天的宴席 罗 巴 / 255
运河芦苇 赵国培 / 256
站成一棵树 刘克祥 / 257
铸剑 陈海强 / 258
在梨花诗歌节开幕式上 田耘 / 259
伊犁河谷 吕政保/ 261
她 许 军 / 263
巴音布鲁克草原 李晖 /264
花生里的家国 李皓 /265
月光迁徙 西 可 / 268
河滩圆梦 刘朝东/ 269
过琼州海峡 唐 驹/ 270
叩问天地 唐宝洪 / 271
秋天的诗篇 易 玲 / 272
太空会师 崔吉俊 / 273
·
附:本书编委会
顾问(按姓氏笔画)
叶延滨 吕 进 吴思敬
赵丽宏 曹 旭
编委(按姓氏笔画)
马淑琴 马进思 王杰平
齐冬平 孙 萌 孙 静
李 成 杨志学 杨炳麟
张庆和 张智中 阿 毛
牧 野 宗焕平 宗德宏
唐 诗 董进奎 谭五昌
主 编 杨志学
执行主编 董进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