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上话武汉
作者 李汪源
江城三月柳如烟春光醉人眼,
樱花谢了杜鹃开大美大武汉。
携手铁兵众战友同登黄鹤楼,
帘卷乾坤踏祥云一步一重天。
斗极平临星光明星耀京晋冀,
楚天极目天地宽天笼苏浙皖。
南维高拱连衡岳山连闽赣湘,
气吞云梦江水长水接云贵川。
崔颢一首黄鹤楼日暮乡关遥,
李白一曲下扬州碧空孤帆远。
更有王维送昭远情悲长江水,
江水悠悠映朱阑郭门隐枫岸。
苏轼夜闻笑语声楼前月满川,
岳飞难续汉阳游泪眼望中原。
最是白翁思楚情渺茫云水冷,
白花浪溅头陀寺商声弄管弦。
湖广总督张之洞竭力施新政,
洋务救国立首功无人不称赞。
兴建汉阳兵工厂铁厂火药厂,
造出中华第一枪守土许多年。
革命党人熊秉坤起事工程营,
打响首义第一枪直奔梅家山。
迅速占领楚望台再攻总督府,
推翻帝制启序幕神州曙光现。
八七定向鄱阳街清算右倾风,
挽救革命挽救党历史转折点。
工友农友齐暴动建立根据地,
枪杆子里出政权星火可燎原。
一桥飞架连南北龟蛇披锦绣,
云横九派贯西东荆襄报平安。
九省通衢百湖城东方芝加哥,
打造国际大都市一鹤冲云端。
惟楚有材大武汉政通百业兴,
惟楚有才武汉人敢为世界先。
江城六大商业圈引领新时尚,
三镇三条步行街刷爆朋友圈。
晴川历历汉阳树嘉树落凤凰,
芳草萋萋鹦鹉洲神鸟舞翩跹。
不尽长江滚滚流后浪推前浪,
乘风破浪大武汉再扬百尺帆!
郑焕清评诗
李汪源出手,果然不凡。江城千年文化精萃、历史风云与近代辉煌,集于一诗。大气磅礴,荡气回肠,似读一部文化史、兴衰史。加上前期《我爱武汉,我爱大桥》《武汉,我来了》两篇大作,全面展现了武汉的精神气质与历史风骨。可见诗人眼光卓识,站位宏阔,抽象把握能力超乎常人。同时也体现作者有心用心精心,比武汉人更懂武汉。这也印证一种文化美学现象,距离产生美。崔颢不是武汉人,写出名传千古的《黄鹤楼》诗;范仲淹没有到过岳阳楼,写出千年不朽的《岳阳楼记》;王勃是李汪源乡党,经过滕王阁便留下千古雄文《滕王阁序》。美就在那里,但只有天才的眼光和超凡的才华才能发现美、呈现美。李汪源的诗作赋予了江城大美,我们深怀敬意,深深感谢。
百度图片 在此致谢
李汪源,铁道兵诗人。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头条》认证编辑。山西省万荣县人。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应征入伍,原铁二师六团政治处创作员。现主持铁道兵战友网文创中心自由诗创作部工作。
郑焕清,1968年3月入伍,在原铁二师八团服役。先后在连队、教导队、师机关、团机关工作。1984年3月转业,在县委、市委、政协机关工作。现居住武汉。
责任编辑 李汪源
文字校对 张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