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科幻小说《逐日》中的科学家
付昌义/文
科幻小说《逐日:空间太阳能电站档案》以空间太阳能电站解决方案为背景,展现了中国在空间太阳能电站领域的科技竞赛,探讨了科学家对科学事业的奉献和对新一代科学家的期望。
纵观古今中外科幻史,科幻作品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科学家形象。
从西方科幻《弗兰肯斯坦》中脸谱式的疯狂科学家,到晚清科幻《电世界》中精通电学知识的“电大王”黄震球,再到新中国科幻《珊瑚岛上的死光》中矢志报国的赵谦教授,再到新时代科幻作品《球状闪电》《三体》《地火》中的林云、丁仪、刘欣……这些科学家不顾个人荣辱得失,“舍身求法”,为科学事业而牺牲……但他们也脸谱化,刻板化,似乎不食人间烟火。
《逐日》中塑造的科学家形象,不仅具备以上作品中科学家的品质,他们身上还有浓浓的烟火气息。他们为了吃美味的来凤鱼而喝得大醉,因看到网红的视频而哈哈大笑,因项目竞争失利而痛哭流涕……科学家首先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立体鲜活的人。
现有科幻作品中,鲜有表现科学家与科研项目攻关的,《逐日》在这方面作了示范。
为真实表现科学家的科研工作,作者多次到科研机构采风。在作品中,不同科研团队之间的科研项目竞争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关于项目的团队组建、预研、申请、开题、中期检查、答辩结项的各个过程的描写,也真实准确。
小说中,不同研究团队虽然相互竞争,但在国家利益面前一致对外。故事中,为了研究制定国际领先的空间太阳能电站技术标准,西安、重庆两支团队通力合作,最后联合研发出世界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形象地表现了爱国精神与团结协作精神。
此外,作品中老一辈科学家为了实现国家顶尖技术的突破,主动放弃利益之争,让团队最有潜力的青年科学家加盟对手的团队,并将自己前期的研发成果倾囊相赠的故事,也是真实事件的再现。
(作者系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江苏省科普作协科幻专委会主任)
原载:科普时报 2024年04月19日



空间太阳能电站是正在研制的新一代绿色能源解决方案。
《逐日——空间太阳能电站档案》分为两部:
第一部讲述2028年,在重庆市璧山区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重庆和西安的两个走不同技术路线的团队竞标,看谁终能代表中国,去竞逐世界标准的故事。在此期间,张承毅与夏涵次相遇。同时,名为“绿魂国际环保协会”的间谍机构,派出卧底,试图窃取中国方案……
第二部的故事发生在2049年的博茨瓦纳,空间太阳能电站的个海外项目“马卡迪卡迪号”即将移交给当地政府,但移交前夕,前往基地视察的总统被他们自己的特勤局绑架,其中隐藏着太多的秘密。作为该项目总工程师的夏涵和她的女儿都被卷入危机。夏涵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与恐怖组织周旋,幸而有神雕突击队从天而降……

《逐日:空间太阳能电站档案》作者简介
萧星寒,重庆市作家协会科幻文学创委会副主任,重庆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科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已出版《天地大冲撞》《逐日:空间太阳能电站档案》、“碳铁之战”四部曲等图书28本,出版字数超600万字。其中《终极失控》和《决战奇点》先后获得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银奖;《癌变蟠桃》和《骰子已掷出》先后获得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中篇小说银奖;《红土地》获得华语科幻星云原作大赛2019年度小说类“原石奖”,获得2020年度清华科幻季最佳中篇小说“永生奖”,入围2021年第十八届百花文艺奖科幻文学奖,2022年由海南壹天视界开发为网络大电影《地下深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