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小蓓,女 ,诗人、艺术家。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写诗;1987年骑自行车从成都到北京拍有大量摄影作品,照片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展出并被收藏;于2002年开始组建北京上苑艺术馆,创立“国际创作计划-艺术驻留” 项目至今;期间创作长篇小说及编著纪实图书;07年开始创作视觉艺术作品:绘画、装置、服装;21年创建上苑黄山市创作园。诗集《热爱生活》《一支偷来的笔》;长篇小说《无奈的生命》《你疯了!》;记实图书《建筑日记》(上苑艺术馆建设纪实);摄影集《活路》
专访诗人程小蓓
1、你是从哪一年开始诗歌写作的?最早激发你写诗的灵感是什么?
对文字的敏感和对语言的兴趣从小就有,那个时候文革,我们不用上学,满世界野,根本就没有系统学过中文。能认识几个字了就开始到处找书读,很多字不认识,都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猜出来的,到现在我也有很多错别字。
我十岁左右读的第一本诗集是《勃朗宁夫人诗选》,那些爱情诗深深吸引我,我就开始幻想写诗给一个暗恋的人,自己把自己感动的不行,哈哈……但都没留下来,不算。如果说完整可记录的诗歌写作是1980年代的某些天吧,那个时候我是医生,很多诗是在病人走后写在处方笺上的。

程小蓓与各国艺术家在徽州
2、请选择2—3位对你的诗歌创作最有影响的古今中外诗人或艺术家。
我比较喜欢有悲剧色彩的诗人如杜甫;后来喜欢孙文波的诗,他的语言虽然不轻盈灵动,但厚重真诚并深入触及自已生存时代的底层;近十多年我喜欢米沃什,他晚年的诗透彻淡定从容,是我追求的目标。

程小蓓 “一個交叉點”65X50 油畫 2021
3、请提供你自写作以来的 10首代表作题目,并注明写作年代。
这个问题难到我了,我是那种不太把自己当会事的人,并不是说我不爱自己,是我总是往前看,对做过事就让它过去,不太去回顾并费时间整理。我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计划和实施我将要做的事。我都不知道以前有什么诗能代表我,我来网上搜索一下吧。
《死囚的句号》1999年;
《一个痛点》2010年;
《救我的只有死亡》2009年;
《伤春》2022;
《为难民吱呀打开的门》2022/3/21;
《过客》2023/9/20;
《晚年》2024/2/12;
《感恩岁月安好》2024/2/25;
《新生命》2024/3/20;
《群山》2024年3月22日;
《天地和声》2024年3月28日。

上苑艺术馆2018女诗人艺术展现场合影
4、你写诗一挥而就,还是反复修改,还是有其他写作方式?
大多数时候是一挥而就,然后反复修改。我对写作环境没有要求,越是繁杂的时候越能写,似乎我是一个享受动荡的人,一笑。

程小蓓“共生”80X60 油畫 2019
5、你如何看待生活、职业与你诗歌写作的关系?
我把我喜欢的职业当成生活的重要内容,这可能与其它人不一样,大多数人的职业是生存工具,我不是。所以我追求我喜欢的事业,让它成为我生活的乐趣,其中也有艰辛,但这些恰是我诗歌与艺术创作的主要原料。

与刘丽安一起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
6、你关注诗歌评论文章吗?你写诗歌评点、评论和研究文章吗?
我不太关注诗歌评论,但我也会看一些诗的点评,主要是看他说的和我的看法是否有不同。我也不写理论性的文章,我这一生唯一写过的纯理论文章是我当医生的时候写的《非病因性疼痛》,呵呵……。

程小蓓“叢林王”60X90 油畫 2019
7、你如何评价现在的中国诗坛?
诗人需要有交流,形成一个个诗坛(小圈子大圈子),这没什么说的,但分阶层我就非常反感。一些诗人都有十年不写诗了还架秧子,把自己搞得身份感十足,到处让人抬着轿子,对一些没什么地位的诗人嘴撇着、眼睛斜瞄着……。然后把自己搞的和演员一样有身价,什么级别的活动,去什么人,给多少出场费?决定是不是要参加……。
我特立独行,从来没把自己当会事,随心而欲,我不进任何圈子。

与诗人蓝蓝、蒋浩
8、请写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三个诗歌写作要素。
为什么是三个?不是一个或多个?
没问题,我按我的数学来吧。首先是语言,除了干净准确丰富,要有内在的韵律,需生动、有画面感,还不能陈词滥调;其次就是内容不能空虚,表达不能没有新意,还有就是真诚,这些也是所有艺术创作的要素。我不喜欢那些不落地的作品,飘在空中不接地气的,再美丽也不能打动我。

(来源:诗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