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做好2024科幻星云庆典关于隆重庆祝华语科幻星云奖十五周年的相关活动,回顾总结华语科幻星云奖创办的历程,充分展示华语科幻共同体团结的韧性,即日起将《星云十五》纪念文集内容陆续刊载。
文集中的系列文章有以简史的笔触梳理星云奖十五届的发展轨迹、艰难坎坷和不凡建树,特别是呈映星云奖评奖机制、品质规模、宣传影响不断完善、提升和成熟的风采,展现星云奖的实践经验、贡献价值和史料意义;也有从科幻人发起、参与和成就星云奖的多维度视角,以口述史的方式讲述与星云奖同行、在星云奖此刻的故事,彰显科幻人锲而不舍的品质和性格,作为星云奖求索进程的亲历和佐证。
现将文集部分摘录。

仰望星空 追逐星云
陆杨 /文
2005年,出版图书还只有个位数的我,在时任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董仁威老师的关心和推荐下,成为了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的会员,这也是我加入的第一个省级作家协会组织。
我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学习科普科幻创作的,爬格子的初衷就是能成为一名为小读者创作儿童文学,特别是科普科幻作品的作家。加入省科普作协对于我而言,就是走进了文学创作的圣殿,它让我那小小的梦想种子深深扎下根来,慢慢地发芽,长大。那时候,身处偏远小县城——天全县的我,常常到成都参加省科普作协组织的各种创作和分享活动,从前辈们的经验中我汲取了不少前行的力量,这是我成长路上重要的一个历程。
之后,在董仁威老师的支持与指导下,我在创作的同时,还在省科普作协负责一些具体的工作,主要联络和寻找一些科普科幻的青年作者,希望和更多的人一起来繁荣四川的科普科幻创作工作。
2010年,首届星云奖在成都的一家电影院举行,彼时的我还是二郎山下天全县电视台的一名小记者,每天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扛着摄像机在采访的路上奔波,满脑子装着的都是新闻的几大要素,以及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好的新闻稿。唯有下班回到家,一个人蜷缩在小小的书房里,我才能安静地思考科幻创作的事情。忙碌但充实。我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两个人,一个活在现实世界,努力上班,任劳任怨;另外一个存在于幻想国度,在星辰大海之中探索和发现生命的意义。
参加首届科幻星云盛会时,我激动了好几天。在签名墙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时,我对自己说,“一定要好好创作,成为科幻星云中的一颗小星星,哪怕不是最璀璨、最明亮的那一颗,我也要努力发出自身全部的光芒。”
2013年10月,第四届科幻星云奖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举办,而交易中心的主体建筑看上去就是经典科幻电影中的大飞碟。对于这一次星云奖,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我有幸凭借《决战动物星球》获得了一个银奖,这是我第一次获得星云奖。我还记得星云奖颁奖的时候恰逢山西动漫艺术节,各种精心装扮的青年人挤满了COSPLAY的各个展厅。
晚上的颁奖典礼上,山西青年交响乐团演奏了二十多首经典科幻曲目和动漫曲目,赏心悦耳,令人激动。颁奖过程中,当我开开心心捧着奖杯走回座位时,坐在我旁边的一个观众好奇地问道,“这个奖的奖金一定很多吧?”
“我说,没有奖金,只有奖杯。”
“那这个奖杯也一定很值钱吧!”
“是的,这个奖杯对于我来说就是无价之宝!”我说。
没错,科幻对我而言就是无价之宝。
从最初爱上科幻,到参加了十多届星云奖,我跟随星云奖一起成长。从2001年发表第一篇科幻作品到现在,我已经出版了237部图书,其中一大半是少儿科幻小说。未来,我将在科幻星云的大家庭里继续发光发热,同所有闪烁的科幻星星一起,为繁荣中国科幻而努力创作。

陆杨
少儿科普科幻畅销书作家、全国少儿科幻联盟创始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四川省科普作协副理事长,已出版《小鱼大梦想》《 探险小龙队》《地球部落》等228 部图书,发行总数量约 700万册。
科普科幻作家,长年坚持科普创作,曾在《我们爱科学》开设科普专栏,编著出版过科普作品《探险传奇》《逃生传奇》等。
知名财经撰稿人、财经媒体工作者,翻译作品有《经济学原理》《世界经济简史》等;参与撰写作品有《罗斯柴尔德家族》《手机掘金实战宝典》《财商通识课》《做个情商小达人,让大家都喜欢我》等。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宁夏作家协会副主席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小十月文学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少儿科幻星云奖、大白鲸世界杯幻想儿童文学奖等,主要作品有《苏珊的小熊》《魔血》《彗核》《大漠寻星人》《波江座晶体》等。
雅安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副秘书长,作品多见于《星星》《青衣江》《流沙河》《雅安日报》等报刊杂志。

华语科幻星云奖是由中国著名的科幻活动家董仁威先生、科幻出版人姚海军先生和科幻学者吴岩教授等三位创始人以及程婧波、董晶、杨枫、韩松、刘慈欣、王晋康、何夕、陈楸帆、北星、李庆雯、傅胜、杨波等十二位联合发起人为首的全球华人科幻爱好志愿者于2010年共同创立的公益性奖项。自创立以来,积极主动做工作,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励志重塑科幻格局,在全球范围内发掘、评选和奖励优秀的华语科幻作品、作者、译者、学者与业者等。通过对华语科幻进行年度检阅,突显华语科幻文学发展成果,激励华语科幻人才创新活力,推动华语科幻文化产业振兴,引领华语科幻世纪全面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