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第N代传人——职高生
职高生,顾名思义,就是职教中心的学生,三个字,千金重,多年来压得很多人喘不过气,包括曾经的自己。时光不待,青春已不在,经过岁月的洗礼,阴霾已沉沦在时光的河流,如今,我不再婉叹,不再自卑,我可以大声地告诉别人,我就是一名职高生,虽然曾经只是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没有汉白玉的光鲜亮丽,但只要我能忍受千刀万刻,遇境练心,遇事练身,哪怕最后无法光芒万丈,至少可以温暖有光。
职高生,之所以长期被很多人看不起,更多的原因可能是认为非“名门望族”之后。荣县中学,百年名校,系清朝时的“凤鸣书院”,乃前清举人黄茂创建,历年来备受欢迎,几乎是荣县各家长与学生的首选;荣县第一中学校前身是加拿大传教士赫玉光于1923年创办的华英女子小学;1926年改为华英女子中学,“含英咀华、自在修为”成为了多数学生的追求;荣县玉章高级中学校前身也是属于教会学校,名为华英中学,始建于民国九年(1920)。加之后来有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同志的影响,也是受到众多家长与学生的青睐。可能大家只知道职中校成立于1985年,是荣县职业教育水平最高的地方。却不知道我们职高生的祖师爷是谁吧?今天我就给大家一个全新的认知,且听我细细道来。
中国是一个基建大国,被称为“基建狂魔”的中国,近年来,我国的基建项目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了世界纪录。之所以我国基建水平位于世界前列,是因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这里就想到了我们职教中心之前的"机电专业”、“建筑专业”及当前的制造加工类各专业,学校秉承“匠心铸魂,追示卓越”的办学精神,为社会培养了不计其数的专业人才。那我们的祖师爷是不是“鲁班”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职业教育不只是培养一名匠人。
“川军立志出陵关,不灭倭寇誓不还”350万川军出川,回来仅剩13万,正所谓“四川不灭,中国就不亡”。这里又可以想到我们职教中心之前的“预备役专业”以及当前的“国防专业”,陆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保家卫国的铮铮铁汉。2020年11月16日,荣县职教中心获评为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那我们的祖师爷是不是"刘湘"呢?答案同样是否定的,因为职业教育不是培养一方军阀。
众所周知,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就是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利用时间去实践它,不也很令人愉悦吗?这理念不正是职业教育一贯的教学模式吗?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特长,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工学结合,带薪学习,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强化专业技能,勤学活用。推行“一张毕业文凭、多本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培养出更优秀的社会人才。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功夫。刨根究底,追根溯源,孔子不正就是我们职高生的祖师爷吗?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作为职高生的你我,还会因为出处而自卑吗?现在的职业教育中心,专业覆盖各行各业,坚持“厚德强技,止于至善”。先后培养出来的人才何止成千上万?现在的职教中心已经是荣县唯一集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办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省级重点职高;省级校风示范校;省级学生内务管理示范校;是全国“实践教学先进单位”,国家“科技星火学校”;拥有国家技能鉴定,三级安全培训中心,职业介绍所资质。
时光荏苒,我们皆会更强。不管在哪里上学,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学校,就是好学校;不管毕业于哪里,只要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为国家做贡献,都是有用的人。“英雄不问出处”,如果你非要问,那我就告诉你,我是职高生!我是孔子第N代传人!
作者简介
王友春,镜国眼镜业主,荣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荣县农民作家协会副会长,有多篇文章发表报刊、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