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
姓氏的脊梁,支撑着屋顶
屋内却漏满了月光
寂寞的老屋,月圆之夜
只有我一个人温存
曾经那么喧嚣的夏夜
那些和荧火虫一起嬉闹的童年
那些和父辈一起耕耘的烟火之味
仿佛一场梦
说沉寂就沉寂了
此刻,抚摸秋月的寒凉
所有别离与重逢故事,能听懂的
只有墙角背负露色的虫鸣
在月光下回头,和老屋对视
我想,他昏花的眼,一定还认得我
而我,实在不曾想像过
老屋的衰老,如此让人心酸
作者简介
蒋绍斌,笔名雅梦,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作品散发《雪莲》《延河》《黄河文学》《金山》《微型小说月报》《散文诗》《今古传奇》《五月风》《辽河》等多家报刊杂志。著有散文集《乡愁悠悠》,诗文合集《朋友,我只有荧火之光送你》。
老屋,作为承载家族记忆与乡土情怀的重要载体,在蒋绍斌的笔下成为了一种饱含情感的符号。在这首诗中,老屋犹如承载姓氏荣耀与家族历史的脊梁,虽已破旧,却依然坚挺地支撑着屋顶,而屋内的月光则是岁月流转的见证,洒满的是深深的怀念与无尽的思绪。
诗人在月圆之夜独自回到老屋,面对空荡荡的空间,昔日热闹的夏夜、与荧火虫追逐嬉戏的童年情景以及与父辈共同经历的田野劳作生活,都被时光的洪流冲刷得渐行渐远,仿佛只留下一场消逝的梦。那些曾经的喧嚣与温暖,转瞬之间变得沉寂无声。
此刻,诗人感受着秋月的清寒,唯有墙角那带着露色的虫鸣似乎能够倾听和理解他内心的别离与重逢的故事。当他与老屋在月光下对视,坚信即使老屋已经衰颓,昏花的眼睛依旧能辨认出他这个归来的游子。然而,老屋的快速衰老让他心头涌上难以言喻的酸楚,因为这不仅意味着物是人非,更是对过去美好时光无法挽留的深深惋惜。
蒋绍斌的作品中流淌着浓厚的乡土情结与人文关怀,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饱含深情的乡村画卷,让人在阅读中不禁陷入对故乡、对亲情、对岁月流逝的深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