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老夫老妻 (注)
"三八"节将至,不由想起夫唱妇随的老伴,想起"老夫老妻"的话题。
屈指算来,我和老伴结婚今年整整四十七年了。 提起我走过的路、做过的事,总觉得对她有许许多多的“对不起″。这话怎讲?听作者慢慢道来:
我的那一位,年青时是黄渠乡远近闻名的“铁姑娘”,更是乡里百里挑一,出类拔萃的"大美女"。当时为她提亲的人,有国家干部、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的知识青年等等……。
我们素为谋面,是大舅妈(她的姑娘)出面,介绍认识的。可以说,我俩属于老式婚姻。她放弃那么多条件优越的如意郎君,而选择了一个家境贫困,一无所有,回乡务农的退伍军人,真让人感激不尽……。
那一年,家中发生了一次大火,烧毁了我们的住房及许多生活用品。无奈之下,我们夫妻俩人带着不满周岁的女儿,搬到生产队的知青点暂住。一住就是八年,她陪我吃了不少的苦头……。
那一年,我应聘到县农机修造厂上班。近十亩的承包地,加上俩个上学的娃(一儿一女)都由她一人在家料理。我一干就是六年。她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努力,让我心里总感到非常愧疚!
那一年,我们老俩口应聘到敦煌研究院所辖榆林窟小千佛洞(下洞子)担任管护员。她二话没说,陪同我一起背井离乡,在离敦煌二百公里的下洞子,参与祖国一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护工作,在大漠荒源一干就是六个年头,真的很不容易啊!
好了,这许许多多,桩桩件件的往事,都是她和我同甘共苦,一次又一次成就我所选择的事业,而付出的默默无闻的奉献,真是情意无价,千金难买啊……!
今天,我要真诚地对她说一句: "对不起老伴儿,没有你的理解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深深地感谢你!我永还永远地爱着你……!"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回忆我们一起度过的峥嵘岁月,虽然艰苦清贫,但很充实;很快乐。有她的相依相伴,我们老年的生活也是十分充实、快乐、和阳光的!
2023.2.4
注:敦煌赤子作者刘志军的结发妻子。敦煌习氏家族的大家贵秀。
修改于2024年4月10日
甘肃敦煌七里镇
精彩回放《敦煌赤子》附件:老夫老妻的深情告白
随着“三八”妇女节的临近,我不禁回想起与我共度漫长岁月的伴侣,以及我们那些关于“老夫老妻”的温馨记忆。
细细算来,我和老伴已经携手走过了四十七个春秋。每当回想起我过去的经历,我总会觉得对她有着无数的歉意。这是为何呢?请允许我慢慢道来。
我的妻子,在她年轻的时候,是黄渠乡广为人知的“铁姑娘”,更是乡里出类拔萃的“大美女”。当时,许多人都曾向她提亲,包括国家干部、教师,甚至是走上工作岗位的知识青年等等。
我们之前并不相识,是通过大舅妈(她的亲戚)介绍才走到一起的。可以说,我们的婚姻属于老式婚姻。她放弃了那么多条件优越的求婚者,选择了一个家境贫困、一无所有、回乡务农的退伍军人,这真的让我感激不尽。
那一年,家里发生了一场大火,我们的住房和许多生活用品都化为灰烬。在困境中,我们夫妻俩带着还不满周岁的女儿,搬到了生产队的知青点暂住。我们在那里住了整整八年,期间她陪我吃了不少的苦。
后来,我应聘到县农机修造厂工作。近十亩的承包地,加上两个上学的孩子,都由她一个人在家照料。我在修造厂一干就是六年,而她在家中默默付出,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我心中充满了愧疚。
再后来,我们俩一起应聘到敦煌研究院所辖的榆林窟小千佛洞担任管护员。她毫不犹豫地陪我一起背井离乡,在离敦煌二百公里外的地方,参与祖国一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护工作。在大漠荒原上,我们一干就是六个年头,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这许许多多的往事,都是她与我同甘共苦、共同奋斗的见证。她的默默奉献和无私支持,成就了我所选择的事业。这份情意无价,真的是千金难买!
今天,我想真诚地对她说一句:“对不起老伴儿,没有你的理解和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深深地感谢你!我永远爱着你!”
俗话说得好,少年夫妻老来伴。回忆我们一起度过的那些峥嵘岁月,虽然日子艰苦清贫,但却充满了充实和快乐。有她的相依相伴,我们的老年生活也充满了阳光和喜悦。
这份深情厚意,我将永远珍藏在心底。感谢我的妻子,感谢她一直以来的陪伴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