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月沧海的高蹈脚步
李少君、符力 主编
百花文艺出版社2023年6月出版
二毛的诗
火锅
夹一片毛肚
伸进麻和辣之间
穿过烫
在鲜的底部
触到了深刻
而香从脆嫩中升起
飘向90后的民间
闻到萌的味道
滚滚红颜中
是谁在翻烫薄命
二毛,本名牟真理,苗族,20世纪60年代生于重庆酉阳。大学数学系毕业。20世纪80年代莽汉主义诗派代表诗人。2004年从成都迁居北京。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专家。获第七届北京诗歌节金向日葵奖。著有《二毛美食诗选》《碗里江山》《妈妈的柴火灶》《民国吃家》《味的道》等。
——————————————————
王键的诗
冬天的白内障
发霉的风景
唯电子眼醒目、闪亮
小动物们穿过大地内部
引起的躁动,另一种
更加隐秘深刻的
寂静
雪线下的事物,朦胧而暧昧
如同你含混的词。
雾,用最矮小的脚,贴着大地
雾中的松树,穿戴冰雪
和冻土,它们紧缩着身体
低吟:敞开你的心吧
向着十二月冷色调的雪峰
一头棕熊,饥渴的,带着
天然的眼疾,它对近在咫尺的
鲑鱼和老虎斑视而不见
它移动英雄般的身体,蹚过
草滩、浅水河和黄昏
在一团混沌的金色光圈里
绝望地昂首
冬天的冷,正在
加深它的白内障
王键,曾用笔名“楚石”发表作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湖集》主编。诗歌作品散见《诗刊》《上海文学》《星星》《诗歌月刊》《汉诗》《象形》等刊物,入选各种年选和其他诗歌选本。出版个人诗集《异乡人》。现居北京。
——————————————————

本期摄影:符力
北乔的诗
敦煌的鹰
翅膀下是敦煌
翅膀上布满敦煌的暗语
飞得再高,也飞不出天空
一个翻飞,把敦煌驮在背上
一个俯冲,黄沙纷纷闪躲
经书里的文字,还是沉默不语
每个偏旁,每个部首
都是来自远方的鹰
壁画,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故事里
无人时的石窟,鹰站成两扇门
一片羽毛落进月牙泉
开讲敦煌
驼队在大漠上留下神迹
点灯,吹熄灯,黑色的火焰穿过月光
天空的秘密不断被重新书写
敦煌静默地收藏
北乔,江苏东台人,作家、评论家、诗人。出版长篇小说《新兵》《当兵》、小说集《尖叫的河》《走火》《天要下雨》、散文集《远道而来》《三生有幸》、文学评论专著《约会小说》《贴着地面的飞翔》、诗集《大故乡》《临潭的潭》等二十多部。曾获第十届解放军文艺大奖、第十一届全军文艺优秀作品奖、第八届黄河文学奖、第三届三毛散文奖、首届林语堂散文奖、第三届海燕诗歌奖、第四届刘章诗歌奖等。现居北京。
——————————————————
安琪的诗
在射洪,致陈子昂
我并不能安慰你的孤独
我的到来对你而言等同没有到来
但我需要你的孤独来激励我的不孤独
当我伸手向你,你手中的笔越发举向高处
那是虚无在虚无处沉默建立的天界,是你
永远书写不完的纸页……天地浩渺
宇宙洪荒,你选择它们为你永生的居住地
以抵抗你在尘世的茫无所依。志在报国
的人啊谁能听取你的谏议?!你忧愁
你愤慨但终究拿腐败的朝政没有办法
于是你以笔为武器、以诗文为子弹
向绮靡的齐梁诗风发起进攻,只能这样了
那些试图建功
立业于本时代的人无不流芳千古
于后时代的文章声名,这是历史的吊诡
也是命运施加于才华卓著者的福报。在射洪
在子昂故里,胡亮和我谈及于此,既嗟且叹
且庆幸——
诗神终究以自己的方式厚待他的子民
“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
后来者杜甫如是说。呜呼,子昂,吾今来此射洪
吾才不及你才
吾志不及你志,吾悲凉不及你悲凉,但吾确曾
在射洪少年的吟咏声中怆然涕下
那个下午,风微寒,光微凉,射洪中学的舞台上
射洪少年慷慨诵读你的《感遇诗篇》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我忽然止不住痛哭失声……
安琪,本名黄江嫔,1969年2月生于福建漳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诗刊》社“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合作主编有《第三说》《中间代诗全集》《北漂诗篇》。出版有诗集《极地之境》《美学诊所》《万物奔腾》《未完成》《秘境之旅:内蒙古诗篇》及随笔集《女性主义者笔记》《人间书话》(第一第二辑)等。现居北京。
————————————————

伐柯的诗
站在雨中,试图感动一些人
我撑开我
雨就断裂了全部臆想之外的阳光
怀揣简单等待淋雨的心情
我空手站在雨中做实验
风带着雨向西
我远远地向东出现
风的穿透力真强
世界竟薄如被击穿肋骨的命运
翻动一下手掌
雨就像一片成熟的玉米地
覆盖整个城市茫茫而疲倦的眼神
把杂色的天空
沦陷在街道的尽头
城市也有年轻的时候
就像我现在无知地涉水,记忆和睡眠
乘坐的黑伞发散出有益的气息
使我的影子和脚印分外博大
现在,我和雨同样年轻
我们一起散落在人群之上
像一条逐步淹死的鱼
然而,是谁在水之上
为我代替天空看管
那些早已熟悉的下午
和一些风一样沉重的怪东西
我湿淋淋地进入屋檐下
设想有大雨将至的心情
使我再次激动不已
伐柯,原名徐远翔,1969年生于湖北红安。先后毕业于吉林大学、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生部,1989年开始公开发表诗歌作品,1990年创办中国高校民间大学生诗刊《校园诗四季》(后改名为《边缘》),诗歌作品先后入选《超越世纪——当代中国先锋派诗人四十家》《最新当代大学生诗选》等多部诗集;发表有中短篇小说及散文、评论数十篇,著有影视剧本《热血天歌》《陈赓大将》等多部,以及传统文化系列丛书《中国智慧》(英文、西班牙文版)。
—————————————————

华清的诗
送亡友
我手捧这一只花环,白黄相间的花枝
开在冰冷的金属圈上。我手捧着这冰冷
如握着他渐凉的手臂,直到渐渐麻木
这是一年中的第几次?第几次
见证人世的洗礼?第几次生死课上的练习
他的双手,曾经书写,劳作,争斗
历经人世的爱恨情仇,亦曾经扶老携幼
或者蝇营狗苟,如今都只剩了空空
安卧在同样安静的身体两侧:他那
走过万水千山的双腿,自然地并拢
呈现出最规整的立正姿势。但它的脚
再也不会行走在大地,而是怯怯地悬空着
尽管换了一双新鞋,也无法掩饰它们的
僵硬。他再也不会从睡梦中坐起,关掉
这低徊盘旋的哀乐,再也不会点一支烟
喷出惬意的烟雾。不会双手接过这花
闻一闻新鲜扑鼻的香气,不会一边看座
一边笑着对我说,唉,太客气了
谢谢你,老朋友,我的兄弟……
华清,本名张清华,1963年生,文学博士,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出版《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猜测上帝的诗学》等著作十余部;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0年度批评家奖、十月诗歌奖等。曾讲学德国海德堡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等。1984年始发表诗作,作品见《上海文学》《诗刊》《人民文学》《十月》《花城》《钟山》《作家》等刊。出版诗集《形式主义的花园》《一只上个时代的夜莺》《镜中记》等。另著有散文集《海德堡笔记》《春梦六解》《怀念一匹羞涩的狼》等。
——————————————————
陈朝华的诗
虚构的阴影
虚构的阴影
在一次次转述中
越来越浓
我的焦虑如鲠在喉
在一次次拨弄中
越卡越深
虚构的阴影
是一面镜子
真实的鱼刺
是另一面镜子
虚构的阴影
在显微镜里跃跃欲试
真实的鱼刺
在望远镜中隐隐作痛
相互窥视的镜子
相互折射的镜子
相互挣扎的镜子
相互指责的镜子
镜子中的镜子
如影随形
把隐忍当成另一种敷衍的镜子吧
把敬畏当成另一种羞愧的镜子吧
卑微的真相 犹如额头上
一道道越来越深的皱纹
伴随着生命一起老去
陈朝华,1969年8月出生,广东省普宁人。1987年开始发表诗作,1992年大学毕业,一直供职于传媒机构。自诩良知未泯,视真相为职业圭臬;好寻根问底,对未知充满敬畏;宽厚待人,温善立身,交游广泛但能享受孤独,热爱生活却略显无趣。
————————————————
苏历铭的诗
暴雨
硕大的雨滴击打窗台的声音
像医生的铁钳,在口中
寻找残缺的蛀牙
风一阵紧过一阵
拍响玻璃窗
懒得起身察看窗子是否关严
暴雨顶多是一只豹子
从空中扑到地上
人世间不缺少愤怒
暴雨的愤怒冲不走内心
深藏的悲苦
突如其来的雨
无非惊扰熟睡的我
它肆无忌惮地击落树冠上的叶子
却伤害不到人类
我有十二对肋骨,任意抽出一条
都能变成巨大的伞
此起彼伏的暴雨
逼迫我滞留异乡
其实我并不急于赶路
任凭雨下个不停
何事慌张,不过是再一次
把异乡当作故乡
把余生泡成
一壶茶
苏历铭,出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毕业于吉林大学经济系,留学于日本筑波大学、富山大学,主修国民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分析。1983年开始公开发表作品。著有《田野之死》《有鸟飞过》《悲悯》《开阔地》《苏历铭诗选》《地平线》等诗集,《细节与碎片》等随笔集。
—————————————————
李少君的诗
风暴欲来
海色苍茫,风暴即将来临
最后一班轮渡正鸣响汽笛
而我,还没收拾好行李
还沉迷于岛上的幽深角落和旧楼台
风暴前的街道何其宁静
游人稀少,腾空了一切做好准备
等候着风暴、海浪和潮汐的正面搏击
我多么希望我的诗歌里啊
也蕴蓄着这种内敛的宁静的力量
李少君,1967年生,湖南湘乡人,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主要著作有《自然集》《草根集》《海天集》《应该对春天有所表示》等十六部,被誉为“自然诗人”。曾任《天涯》杂志主编、海南省文联专职副主席,现为《诗刊》主编,一级作家。
—————————————————
杨锦的诗
看见一只苹果慢慢烂去
树上的苹果,开始是鲜亮的,还有淡淡的香,没有人去碰这只苹果,风里雨里,
苹果孤独地悬挂在枝杈上。
后来,我看到苹果坠落在泥土里,变黄变黑,一只苹果慢慢烂去,没有了光泽与馨香。
然后,
化作泥土。
岁月轮回,生生息息,
谁会关注一只苹果慢慢烂去。
杨锦,男,1963年生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市,1984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多年从事新闻、影视、出版、文化等公安宣传工作。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曾任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长。曾出版报告文学《中国刑警纪事》《中国亚运纪实》、散文诗集《苦涩的橄榄枝》《漂泊》《冬日,不要忘了到海边走走》《杨锦散文诗选》、散文随笔集《守望如灯》等作品集;选编过《中国当代大学生散文诗选》《中国当代公安诗选》《汶川诗抄》等,荣获过中国公安诗歌贡献奖等多种奖项。现居北京。
————————————————

汪剑钊的诗
线狮
狮子在提线上走,
那来自莽原的野性依然存在,
什么样神秘的力量
驱动着四蹄?奔跑、追扑、蹲卧,
摆动硕大的脑袋,
把快乐送给人民,将力量输入贫血的城市,
时而刚猛,时而温柔,
在腾挪中演示生命的辉煌。
敲锣与擂鼓,叩击麻木的人心,
一个新的世界正在诞生。
戛然而止,甚至连谢幕都省略,
线狮的飞翔是艺人的创造,
让司芬克斯陷入沉思,
掌声与欢呼仿佛与他们无关,
在后台,年轻的驯狮者擦拭滚动的汗水,
露出羞涩的笑容,
映衬着肩膊上轻微颤动的肌腱。
哦,狮子就是狮子,永葆
王者的雄风,哪怕沦落于市井小巷,
哪怕已成为木偶,
哪怕只是在提线上行走。
汪剑钊,1963年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有著译《中俄文字之交》《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阿赫玛托娃传》《诗歌的乌鸦时代》《俄罗斯现代诗歌二十四讲》《比永远多一秒》《汪剑钊诗选》《俄罗斯黄金时代诗选》《俄罗斯白银时代诗选》《曼杰什坦姆诗全集》《茨维塔耶娃诗集》《记忆的声音——阿赫玛托娃诗选》等数十种。
————————————————
邱华栋的诗
相爱的人是相同的火焰
两个相爱的人是两段相同的火焰
他们的肉体带来了雷电
两个相爱的人还可以是波浪的睡眠
在燃烧中,在融汇中,在亲吻中
被梦和风越带越远
火焰般的身体不带来任何消息
它们是树根生长在夜的深处
纠缠着,拥抱着向大地探询
养护着一个最大的秘密
我所说的相同的火焰
就是我和你,大地上的两个盲目的人
一男一女,一个秘密花园的采摘者
如果我们真的是火焰
我们一定是一体的
在火焰中,你看不见我
我也看不见你,青铜色、橘红色
白亮或微暗的火苗
那是我们的舞蹈、排练和拥抱
旋转、跳跃和腾飞
我们把电压升高,或者压低
我们在燃烧的激越中
把身体和心灵烧成灰烬
我说过我们是相同的
在火焰中,没有火焰不是一体的
相同的痛牵动相同的神经
相同的思念牵动相同的回忆
邱华栋,小说家,诗人。16岁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被武汉大学中文系破格录取,199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华工商时报》文化读书版主编、《青年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副主编、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文学博士,研究员。目前就职于中国作家协会。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12部,中短篇小说200多篇,出版有小说集、电影和建筑评论、散文随笔集、游记、诗集等100多种单行本。作品被翻译成日文、韩文、英文、德文、意大利文、法文和越南文出版。2016年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邱华栋文集》6册,2018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邱华栋文集》38册,900万字。另与人合作出版有学术著作《金瓶梅版本图鉴》《红楼梦版本图说》《电影作者》等。
——————————————————
邵勉力的诗
蓝盆花
蓝盆花在草地上奔跑
刚刚我用指尖追上了几朵
这几朵蓝盆花刚刚为我所有了
我是这样喜欢和它们一起搭建亲密的时刻
好像它们也喜欢在我的臂弯里久久走着,那样
就不用在我的孤独上留下痕迹
它们嵌入空气,像蓝油油的安乐
我让自己停滞在这一刻,温和地决定
不再说一句没必要的
虽然这些话热乎乎的
像新挤出的牛奶
浓稠得好似
珍珠般的好觉
我在外套里紧紧地抱着它们
经过半个小时,一个小时
这捧蓝盆花的香味把我塞得
满满当当
我又被灌注了爱
像重逢一样厚实
邵勉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北京文学》《上海文学》等刊物,曾获《上海文学》奖。著有诗集《邵勉力诗选》《没有河的桥》《月桂》《一棵树》、A Trip to the Moon。
————————————————
陈勇的诗
一种味道
美好的事物更适合缠绵
彼此盘旋着,把一座山送上云端
我就在你的山脚下做一个牧民
放养很容易成活的小幸福
也放养土豆、南瓜、香草
和你舌尖上漂泊的米粒
直到在一座山上,把视野搬空
饥饿感重新移植到另一座山上
陈勇,诗人、编剧、策划人。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人民大学现当代文学硕士。1987年与李少君、洪烛、阿杰、黄斌、孔令军、张静等发起创立珞珈诗派。曾任武汉大学校刊主编、浪淘石文学社社长、湖北省大学生诗歌学会会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人民文学》《诗刊》《十月》《星星诗刊》《中国作家》《解放军文艺》《上海文学》《萌芽》《青年文学》《散文》等上百家报刊发表诗作。曾获诗刊奖、十月文学奖、闻一多文学奖、大河诗刊奖、全球华文诗歌大赛金奖等。出版诗文集《我的柔软有一层铠甲》《留一个梦不做》《两性拼图》等。
————————————————

张小波的诗
母亲的火葬场
母亲缓缓出来了
腓骨
胫骨
膑骨
……
骶骨
肱骨
胸骨
……
最后是头盖骨
它们全是白色的
我望向曾经孕育了我的位置
那里空无一物
空得晃眼
也许那是我母亲身上
最先焚化的部分
甚至早于我放在她遗体上的花束
张小波,男,1964年1月2日生。江苏如皋人。198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曾出版过诗集《城市人》、小说集《法院》《检察大员》。
————————————————
单小海的诗
“我从大海来,远方波涛平静”
我从大海来,远方波涛平静
大地上的枯荣已不值得挂怀
旅途撷取的果实终要在秋天剖开
只有一半能够清晰地看到核
看到散乱镶嵌的褐色种子
有一半是红的,就有一半是青的
为了从此两不相欠
而走过的路总被后来者重新发现
包括女人、接骨木和曲折的海岸
新的堡垒正面对新的强迁
要我说,审丑也好过荒芜
你从此关心的理应比远方更远
事实上我天性疏散,沉迷于放弃的美
在天秤与人马之间
我选择了猎户的踵和大张旗鼓的雷电
暗夜无边,谁能坚持把尾刺向着满月高高扬起
生命如今是熟铁,也曾经是矿苗
是淬炼,锤打,锈蚀,崩折,也发光
或者是你所溺爱的青铜安卧玻璃橱窗
多少人艰难解读漶灭的文字如同终场感言
秋深了,无焰之火在地下蔓延
这大火如今只将少数人点燃
单小海,男,1974年生于湖南攸县,1991年考入中山大学。著有诗集《天真与感伤之歌》《第二条河流》。现居北京。
————————————————
树才的诗
这枯瘦肉身
我该拿这枯瘦肉身
怎么办呢?
答案或决定权
似乎都不在我手中。
手心空寂,如这秋风
一吹,掌纹能不颤动?
太阳出来一晒,
落叶们都服服帖帖。
牵挂这尘世,只欠
一位母亲的温暖—
比火焰低调,比爱绵长,
挽留着这枯瘦肉身。
任你逃到哪里,房屋
仍把你囚于四墙。
只好看天,漫不经心,
天色可由不得你。
走着出家的路,
走着回家的路……
我该拿什么来比喻
我与这枯瘦肉身的关系呢?
一滴水?不。一片叶?
不。一朵云?也不!
也许只是一堆干柴,
落日未必能点燃它,
但一个温暖的眼神,
没准就能让它烧起来,
烧成灰,烧成尘,
沿着树梢,飞天上去……
树才,原名陈树才。诗人、翻译家、文学博士。1965年生于浙江奉化。1987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现就职于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已出版《单独者》《树才诗选》《节奏练习》《春天没有方向》《去来》等诗集;译著有《勒韦尔迪诗选》《夏尔诗选》《法国九人诗选》《杜弗的动与静》《小王子》《雅姆诗选》《长长的锚链》等。2008年获法国政府“教育骑士”勋章。
————————————————
赵野的诗
梅子熟了
梅子熟了,一口饮尽西江水
轻盈肉身炭中端坐
燕子咋咋挑拨诸象
日照风过,池塘自枯荣
五马截断众流,随波逐浪
八方响声皆有刀斧意
日日是生日也是死日
休要惊起那滩白鹭
短贩人捎回祖师念想
谁与万法为伴,巨吕宏钟
明明百草头具足宝藏
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此心如动,大地当会惶恐
庭前石开出桃花千朵
虚空眨眼抛却汝的面目
漫天瓦砾纷纷来敲门
赵野,1964年出生于四川兴文古宋,毕业于四川大学外文系。出版有诗集《逝者如斯》、德中双语诗集《归园Zuruck in die Garten》、《信赖祖先的思想和语言—赵野诗选》、《剩山—赵野诗选》。现居大理和北京。
————————————————

莫非的诗
榅桲
榅桲开花的样子,就是你没见过的样子
最远的海棠亦如是,雪白雪白的花瓣
让蔷薇家族名不虚传。结果叫木梨者多
云之南有两种,一种是木梨却非榅桲
一种是榅桲而且正宗。在别处如雷贯耳
金苹果摇摇欲坠在枝头。有的是灌木
有的是小乔木。种子漂洋如花香过海
与枇杷联姻早生多生,同样是一件美事
李时珍亲自尝过的榅桲,也是好药材
卡拉乔瓦的水果篮里,渗出水滴的榅桲
让一场古老的争夺战延续至今,犹如
人类的贪婪早种下了,与榅桲毫无干系
莫非,1960年生于北京。诗人、摄影家、博物学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写作。出版《词与物》《莫非短诗选》《莫非诗选》《我想你在》《逸生的胡同》等著作。作品入选多种海内外诗歌选本。自 1988 年以来,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西、荷、希、阿拉伯、捷克、罗马尼亚、克罗地亚等多种语言,在海外发表、出版。
————————————————
臧棣的诗
重写苏东坡简史
新鲜的目光。季节的因素
甚至大于人性的因素。
荒野的几何学很考验记忆。
俯仰之间,钻石之光
已将蓝天的谎言凿透。
从身体里找到那个开关;
逆时针旋转,每降低一厘米,
世界的真相就会将你的寂静
扩展成一片海洋,就好像在你体内,
无形的波浪早就上满了弦。
回到更清晰的线索,缀满细花的紫薇
像是刚刚演奏过大提琴;
稍一弦外,野外便充满了曲线。
完美的战栗,可一直追溯到
立秋的旋复随意倾斜在八月的直觉中。
不仅如此,山风在河边,
也可以吹到;前提是有必要探讨一下:
如何使用孤独,才能诱你
走出自我的阴影,或自我的牢笼。
至于迷宫是否自我,可沿地平线,
再往右下方,推迟两百年。
从叫声就能判断,夏日的盛大
好比轮回已被反复稀释;
凡映入眼帘的,幸运就已构成比例;
雀鸟比我们真实。
从避雷针是否分布合理
就应该能把握,从泡桐到梧桐,
每一棵树也都比我们真实。
甚至白云的飘散,也比我们真实。
小蜜蜂提示,附近就有洞口。
从尺寸看,大小近乎
无辜的兔子狠狠猜忌过
本能的黄鼠狼。但从土质
是否松软,更合理的推断似乎是
盗墓贼死于时间不守信。
臧棣,1964年出生于北京,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研究员。代表性诗集有《燕园纪事》(1998),《宇宙是扁的》(2008)(2011),《骑手和豆浆》(2015),《最简单的人类动作入门》(2017),《情感教育入门》(2019),《沸腾协会》(2019),《尖锐的信任丛书》(2019),《诗歌植物学》(2021),《非常动物》(2021),《精灵学简史》(2022)等。曾获《南方文坛杂志》“2005年度批评家奖”,“中国当代十大杰出青年诗人”(2005),“1979—2005中国十大先锋诗人”(2006),“中国十大新锐诗歌批评家”(2007),《星星》2015年度诗歌奖,扬子江诗学奖(2017),人民文学诗歌奖(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