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建申
明朝万历年间尧山县西良(现今的隆尧双碑乡西良前)出了一位能人叫樊腾凤。
相传老樊家于明朝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迁来,始祖樊恕。而腾凤为樊家第五代子孫,其父名曰:士奇,乃明代生员(秀才)。三叔四叔也均为明代秀才。樊腾凤出生在这样的一个书香门第。
相传樊母怀孕腾凤之时,在其门前搭救了一位冻饿晕倒的算命先生。这位先生是一高人。为了表示感谢,曾为樊母写下一打油诗:
铁盔木甲戴身上,
胸前宝囊存细粮。
人不骑驴驴骑人,
并叮嘱樊母:等樊父士奇逝后,按此诗择坟下葬。说也奇怪,不久樊父去世,下葬那天。突然一场暴风骤雨夹着冰雹……。
当时抬棺至墓地专等这个铁盔木甲的奇人给选择墓穴。可是眼看着天快黑了也不见奇人高手出现,大家都等的不耐烦了,正准备打墓下葬时,突然从南边过来一人,头顶一个上刻有小月牙的小铁锅,身背一个半死不活小驴驹子,看样子是怕把小驴驹子被冰雹砸死了,驴身上还挂一柳条簸箕,胸前还挎半布袋白面……看样子这人也太累了,便卸下东西往路旁一块大石头上一放,休息片刻也没言语,便走了。等这人走后,大家便议论纷纷说:"动手挖坑埋人吧,这位奇人不正是铁盔(铁锅)木甲(柳条簸箕)驴骑人的暗示吗?这位奇人把东西放在这块大石头上,那么这块大石头下就应该是樊士奇的墓穴吧!可这块石头坚硬如钢,一锛一溜火光,天又黑了,这可怎么办呀?!这时有一岁数大的老人说:"石头锛不动就紧挨着石头往下挖吧……就这样草草的下了葬。回到家,樊母就生下一男婴,(按照此地腾飞雄凤凰)起名樊腾凤。但只因沒有按照高人指点将樊士寺葬于石头下边,结果樊腾凤也没成了大事。不过紧挨石头打墓也多少沾了点光。这就是后话了。
樊腾凤,少年聪慧,过目不忘,品学兼优,天才吉相。只因他生于明代万历二十九年,卒于清朝康熙三年,从小受明代教育,而后满清入关,满人对汉人取而代之。所以樊腾凤主张反清复明。故联系本村高唐高殿两位弟兄木花村草和尚周村小和尚(号称大力僧)顺德府贾二干杖,泽畔村绿林好汉梁辘辘头等人拥戴干言赵二舍为皇帝,樊自称赵的军师,揭竿起义打起反清复明大旗。正当赵二舍在大干言村登基坐殿之时却被二舍的亲哥哥赵渔砍下人头,清朝皇帝听说樊腾凤是赵二舍的军师,便四処剿拿樊腾凤,这时他便藏到早已挖好的一个地窨子里,写下了一部举世闻名《五方原音》大字典。自樊腾凤钻进地窨三年完成《五方原音》之同时,清王朝观星推算:樊已入土三尺,意思象征着已埋进坟墓了。后来樊腾凤因长期在阴暗潮湿的地窨子里,沤心沥血,专心著书,积劳成疾,不久便与世长辞了。
据说樊逝世后家人们终于将当年的樊父士奇坟旁的石板发掘,在石板的背面刻有一首完整的《打油诗》
铁盔木甲戴身上,
胸前细粮存宝囊。
人不骑驴驴骑人,
此地腾飞雄凤凰。
石下士奇子夜葬,
这首完整的打油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后来经高人解释为: 第一行的铁盔木甲戴身上。铁盔上有小月牙,趙二舍的趙左走右肖(肖乃小月)。木甲是指的樊腾凤(樊上俩木字)简体的赵(有x)意思是樊保护着赵。
第二行胸前细粮存保囊意思是:细粮前存,(同音西良前村)原来樊腾凤住的这个村叫大樊庄。后改为西良村,隨着人口增西良村也分为前中后三个村。古人能预测出西良前村,也夠高明了吧。
第三行:人不骑驴驴骑人。接连出现两个驴字意思是俩和尚:小和尚,草和尚,(秃驴)保驾趙二舍。
第四行此地腾飞雄风凰。腾飞雄凤凰就是指樊腾凤。
第五行石下士奇子夜葬。如果把樊父士奇在深夜子时下葬。
第六行,不出皇上出宰相。 意思应为如是子夜葬樊父士奇那么樊腾凤就是宰相了。樊家真的后悔没在子时将士奇葬在石板下面,要不然樊腾凤就是当朝一品宰相了。
各位看官,我 讲了半天,你明白了没?这就是西良前村的来历。
【作者简介】王建申,字魁寿,笔名渐深,中共党员,河北隆尧县人,退休公安干部,大专文化,中国老年书画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协会会员,2019年曾获中国文学作家名人榜文学实力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