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
文/沐之
一片滚烫的沼泽
在烈焰里拚命滚爬
岩浆沸腾的火
让恐惧的山也失色
美丽的鹦鹉螺
突然从火中露头
粘搭搭的触手
缠住了那颗巨树
珊瑚像鲜艳的海棉
拚命吸附住猎物
想吸干它的水份
一点点虚脱进成就
沙漠里的海市蜃楼
海市蜃楼里的绿卅
这本是美丽的传说
巨人才有的大花圃
本就是一个鲜活标本
最遥远的童话
可望而不可及
虽然古老却是莫须有……
2024-4-5重修于钓鱼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奇幻而引人入胜的画面,通过强烈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让读者深入一个充满想象力和超现实的世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解读和评论:
开篇的强烈意象:“一片滚烫的沼泽,在烈焰里拚命滚爬,岩浆沸腾的火,让恐惧的山也失色。” 诗人以生动的画面开启了诗篇,构建了一个炙热、危险而又引人入胜的场景。烈焰、沼泽、岩浆等元素共同营造出一个充满挑战与冒险的环境,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鹦鹉螺与珊瑚的描绘:“美丽的鹦鹉螺,突然从火中露头,粘搭搭的触手,缠住了那颗巨树。” 这里的鹦鹉螺象征着从危险中孕育出的生命或机会,其触手缠住巨树的画面,既展现了生命力的顽强,也透露出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复杂关系。“珊瑚像鲜艳的海棉,拚命吸附住猎物,想吸干它的水份。”珊瑚作为海洋生物,其吸附猎物、吸取水分的行为,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生物间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主题。
海市蜃楼与巨人花圃的幻想:“沙漠里的海市蜃楼,海市蜃楼里的绿卅,这本是美丽的传说,巨人才有的大花圃。” 海市蜃楼象征着虚幻与遥不可及的美梦,而“绿卅”和“巨人的大花圃”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梦幻般的氛围。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引人无限遐想。
结尾的哲思与反讽:“本就是一个鲜活标本,最遥远的童话,可望而不可及,虽然古老却是莫须有……” 诗人在结尾处点明了整首诗的主旨:尽管这个世界充满了奇幻与美丽,但它终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童话,一个“莫须有”的构想。这种结尾既让人对诗中的世界产生无限的遐想,又让人意识到现实的距离和虚幻的本质。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比喻,构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从滚烫的沼泽到美丽的鹦鹉螺,再到虚幻的海市蜃楼,每一个元素都充满了象征意义,引人深思。同时,诗人的语言优美而富有韵律感,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既有趣味性又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