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庆和 ▏ 朗诵:潇潇

仰望一幅照片
作者:张庆和
吉林省敦化市陈翰章烈士陵园内,一幅只有陈翰章将军头颅的照片供奉在纪念馆展台上。——题记
仰望这一幅照片,仿若在仰望一座高山,巍峨地屹立在中华大地。
这是一种高度。拥有了这高度,远眺,四海风云尽收眼底,俯瞰,大好河山尽览胸怀。正是这高度, 使陈翰章将军怀天下因而钟情华夏,哀民疾因而立誓革命。他是一位以智勇胜敌和献身无畏的先驱,是飘扬在同道者队伍里的旗帜,是照亮黑暗角落的火把,是激励行进者冲锋的号角 。
仰望这幅照片,仿若捧读一段血与火的历史。1940年2月,抗联英雄杨靖宇将军牺牲了。慢道抗联无继,有我在!时为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的陈翰章将军,独撑第一路军大旗,伏击讨伐队,夜袭敌哨卡,在白山松水间与侵略者展开了更加坚决的斗争,谱写了抗联战士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又一曲壮烈悲歌。
寡不敌众呀!终因寡不敌众,战斗到1940年12月初,面对敌人梳头发般的冬季大扫荡,由陈翰章将军率领的一支60人的小分队,最后只剩下了16人。这是革命的火种呀!保住这火种就保住了希望,保住了未来,保住了最后的胜利,一定要冲出敌人的包围圈。陈翰章带领着这支队伍昼伏夜行,艰难跋涉。雪地上,他们走得很快,大家都踩一个脚印,走在最后面的人再把脚印埋上,以防敌人发现追踪。队伍悄无声息地疾速行进,从12月5日到7日,3天时间,敌人并没有发现他们的影子。眼看就要突出重围了,孰料这最后的16人中竟出了一个贪生怕死的叛徒,偷偷离队向附近的敌人投降告密去了。投敌者虽然只有一人,却抵过了一直围堵他们的千余日伪军。由于敌人掌握了他们的行动计划,便立即增调大批人马,对陈翰章带领的抗联队伍进行了东、西、北有目标的三面合围。
那是杨靖宇将军牺牲(1940年2月23日)9个月之后的1940年12月8日,陈翰章带领着仅存的15人小分队继续突围。由于出现了叛徒,原定在晚上的突围计划,不得已改在了白天。
几个方向已经传来枪声,眼看敌人一步步逼近。陈翰章掏出手枪决定,由他和一名机枪手留下掩护,其余人由胡连长带领大家立即向附近树林方向撤退。然而,就在胡连长与陈翰章将军争执要由他来掩护的时候,几颗炮弹落下,胡连长不幸牺牲,接着机枪手为掩护陈翰章也不幸遇难。敌人离得更近了,已经能听到他们的喊叫声:捉活的,捉活的!陈指挥快投降吧,能当大官呢。为掩护战士们突围,陈翰章躲在树后,一串串子弹射向敌人,机枪子弹打光了,就用手枪打,敌人一个个倒下。他们见劝降不成,便集中火力向陈翰章射击。陈将军身中数弹,上身完全被血染红。最后,陈翰章将军凭着仅有的一点力气,挣扎着爬起来,让自己的上半身就近靠在一棵粗大的松树上,“如同一尊庄严的雕像,威武不屈”,时年他只有27岁。
为向关东军头子邀功,凶残的敌人不仅砍下了陈翰章将军的头,而且就在他中弹靠上松树之后,竟用刺刀捅进了他的眼睛……陈翰章烈士的头颅被福尔马林液浸泡,曾被保存在当时伪满洲国“首都”新京(今长春市)的“大陆科学院”。

人民想着念着这位为国捐躯的抗日英雄,1948年12月25日,长春解放前,他的遗首被地下党找到,1955年4月5日安放在了哈尔滨东北烈士陵园。为纪念陈翰章将军,让他在家乡的土地上永生,敦化人民于日本投降后的次年8月15日,即把陈翰章将军的出生地敦化县半截河屯改名为翰章屯,并在县政府院内建立了陈翰章纪念碑。2013年4月10日,在陈翰章将军百年诞辰即临之际,敦化市男女老少手持挽幛,沿途各界群众冒雪夹道迎回了将军遗首,并于6月14日陈翰章将军百年诞辰这天,在新落成的敦化市陈翰章烈士陵园举行了隆重的身首合葬暨公祭仪式,让一代抗日名将的英魂回归故里。
陈翰章将军的英雄事迹感天动地,英名流传八方。一首怀念镜泊英雄陈翰章的歌曲至今还在流传:“镜泊湖水清亮亮,一棵青松立湖旁。喝口湖水想起英雄汉,看见青松忘不了将军陈翰章。”如今来到敦化的人,也都以能够走进陈翰章烈士陵园瞻仰,能够去走一走抗联路,看一看密营的树,拜一拜烈士墓,作为了却心愿的一次实现而欣慰。
---载《解放军报》(长征副刊)2021.4.16

作者简介
张庆和,共和国同龄人,原籍山东肥城,部队转业后定居北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第三届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多年来一直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其诗文与儿童诗等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文化报》《中国纪检监察报》《检察日报》《人民武警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诗刊》《中国作家》《北京文学》《中华英才》《中国校园文学》《东方少年》《作家文摘》《散文选刊》等国内百余家报刊发表或转载。《峭壁上那棵酸枣树》《海边,望着浪花》《起点》《面对草地》《坝上月》《关于“水的职称”说明书》《好诗三“道”》《走向崇高》《荔波一棵树》《西部话题》等多件作品入选中考、高考语文试卷和模拟试卷,以及“年选”、教辅、课外阅读等不同版本图书近400种。出版诗集、散文集《好人总在心里》《漂泊的心灵》《山是青青花是红》《哄哄自己》《灵笛》《娃娃成长歌谣》等20余部。有多件作品被国家外文局主管的《中国文学》译成英、法文字出版发行国外。

诵读者简介
潇潇,原名刘肖丽。内蒙古通辽人,教育工作者。中国朗诵联盟理事,现代诵读艺术委员会会员,通辽朗诵艺术学会副会长,通辽作家协会会员,达尔罕诗词学会副会长,爱之声朗诵艺术团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