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清明小记》
文/朱春水
风呼呼响,
雨淅沥沥下,
伴随那滚滚惊雷声,
在清明肆意宣泄哀思。
惊恐的雀儿,
卷缩屋檐旮旯,
叱着淋湿的羽毛,
叽叽喳喳鸟语不休。
趁着雨儿休息时,
人们赶紧燃烛烧纸。
冉冉升起的烟火,
是孝子贤孙送去列祖列宗的敬意。
一堆堆小丘陵,
掩盖在青翠的草木中,
或许他们并不寂寞。
在另一个世界里,
继续着属于他们永恒的快乐。
终究有一天,
我们也会陆续加入,
与他们灵魂共舞。
一切的一切,
都将是尘归尘土归土。
——2024年04月03日随笔
这首《2024清明小记》深刻地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和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从风呼呼响、雨淅沥沥下,到滚滚的惊雷,诗人巧妙地借助自然元素,为读者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清明时节画面。这些自然现象的描写不仅传达了清明节特有的气氛,更为整首诗奠定了哀思的基调。
“惊恐的雀儿,卷缩屋檐旮旯”这一句十分生动,雀儿的惊恐和无助,与人们在清明节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形成了微妙的呼应。这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写法,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趁着雨儿休息时,人们赶紧燃烛烧纸。”这一句不仅捕捉了清明扫墓的传统习俗,更透露出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敬意。冉冉升起的烟火,成为了孝子贤孙与列祖列宗之间的沟通桥梁,是他们对先辈的深深敬意。
而诗中的“一堆堆小丘陵,掩盖在青翠的草木中”则形象地描述了坟墓,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安宁与和平的感觉。诗人认为,逝去的亲人或许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着他们的快乐,这种观念给人带来了一种慰藉,使得死亡不再那么可怕。
最后,诗人提到了尘归尘、土归土的观念,这既是对生命的深刻认识,也是对生死轮回的哲学思考。它告诉我们,无论生命如何辉煌,最终都会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总的来说,这首诗既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死的深刻理解和坦然面对。它提醒我们,珍惜眼前人,珍惜当下的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