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大校、陕西省商洛军分区原政委杜灿“三评”《乡魂》‖《乡魂》就像“勾魂绳”
●来源公号:西府新传奇

【编者按】本平台2月23日刊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大校、陕西省商洛军分区原政委、著名书法家杜灿先生长诗《〈乡魂〉赞》,3月日又刊发大校的七律《读〈乡魂〉情难忘》,皆好评如潮。近日又发来他的三评《乡魂》诗文:“《乡魂》就像勾魂绳”,文章比喻奇特,感情真挚,令人感慨万分。同时刊发先生墨宝数幅。衷心感谢敬爱的朋友们!
《乡魂》就像“勾魂绳”
●文/杜灿

捧读吴万哲先生大作《乡魂》,总有一种“魂”被“勾”住了的感觉,思绪飞回并久久停留在儿时在广福村小学时的情景里,那一幕幕如烟往事,犹如“过电影”一样,在眼前不停地闪现。

呜呼!时如白驹过隙,往事颇堪珍惜,多少儿时学友,时常浮吾脑际。虽经努力回忆,记起姓名甚稀。能记起来的主要有:一队李应明、二队李安应;三队张明玉、李满娃、李广志;四队张茂家、张红得、张居仁、张长昇、张家虎;五队余雪明(小名音“梦梦”)、余月娥(女)、张菊秀(女)、余召课(女);七队张明祥、八队张余拴(后改张谦)、张明科、张吉焕、张三林(后改张世森)、九队孙建英( ?)、十队张天海、张跃辉、张文灿;还有东坡村的刘让;等等。
六、七十年过去了,真不敢说上面这些同学的名字我都记得准确无误,还有一些怎么也记不起来了,或把记得不准,没有把握,不便写出,深感遗憾和抱歉!他们都是我的儿时学友、同龄、同代人,在六、七十年翻天覆地巨大的社会发展变化中,各人际运大都不得而知,但日月同辉,山川与共,离家千里万里,想必都难忘却儿时的同窗友谊和母校的哺育之恩。听说有的已经不在人世了,祈他们的在天之灵安息无惊!祝健在的各位老同学们,夕阳余晖,吉星高照,乐享晚年,福寿双全!

思绪绵绵言难尽,
诗以记之倾衷情。
家住古塬广福村,
儿时求学倍艰辛。
贫穷困顿身饥寒,
童友结伴书暖心。
境蔽室陋固可叹,
尊师重教沐惠风。
细雨润田育幼苗,
初阳照身壮骨筋。
抬脚迈出第一步,
后发俱含此前功。
岁月蹉跎唏老朽,
母校频仍焕新容。
茫茫忆海寻北斗,
渺渺前路笑寿翁。
天各一方难与会,
惜缘幸可传微信。
千山万水连故里,
《乡魂》就像“勾魂绳”。
2024年3月13日于西安

【作者简介】杜灿,1948年5月生,贾村镇广福村3组人。先后在广福小学、宝鸡市蟠龙中学和宝鸡中学读书。1968年参军,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83团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代理副指导员、代理指导员、宣传干事和股长;步兵第61师副科长、科长、政治部副主任;步兵第 55 师政治部主任;步兵第 61 师副政委;陕西省商洛军分区政委及中共商洛市委常委。1985年至1987年,曾参加云南边境地区自卫反击作战。陆军大校军衔。获成人高考大专学历。在部队服役 36 年,8 次荣立三等功,并获多项荣誉奖励。2003年退休,至2008年在西安欧亚学院工作,先后担任人文学院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商学院常务副院长;金融与贸易学院常务副院长。
擅长书法艺术,系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商洛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西安市军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书画协会首任会长及顾问;参与创建陕西省颜真卿书法艺术研究院,并任副院长及顾问;曾任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理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有《杜灿书法选》。


敬告读者朋友们——
《乡魂——贾村教育40年》历经4个春秋1400多个日日夜夜,终得正式出版。本书由牛毅、张小卫策划,吴万哲写作,贾村籍人士、中央组织部原秘书长兼干部审查局局长、“改革先锋”何载(容恭)先生,为本书题词“切实挖掘人文资源、自觉构建和谐陈仓”,宝鸡市人民政府原市长李均先生题写书名,容世丰担任编辑,杨墨设计封面,李福蔚、董科、王信、李卫东等15位贾村籍老领导、教育文化名人担任编审。全书共30余万字,430多页,彩色插图120余幅,书中记述追寻了贾村塬300多位有名有姓各界优秀人物成长成才成功的足迹,许多朋友赞说不仅是一部贾村镇难得的人文、历史小百科,教育、乡土、人文文化的通俗读本,而且还是教育、感召、激励、点燃下一代成长成才成功最实用的教科书,值得拥有和珍藏,同时也是文化交友、馈赠亲朋、下一代的最佳礼品。本书分豪华烫金精装和激凸烫金精印平装两种版本同时印行,印制装帧考究,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热捧和好评,不少读者寻问购买事宜,因本书印刷数量较少,精装已基本告罄,现有少量平装,定价98元,外埠免快递费,自提90元,158910789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