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孟家推着独轮车,车装着被子家什简单生活用具逃难到韩城杏花村落居。孟贤堂(又名午牛)1956年8月15日入党,曾任过村干部。孟德堂(又名六儿)曾任生产队会计。其弟孟金水曾任生产队副队长。有一弟出嗣马姓,也是生产队勤劳善良的人。
孟贤堂同志是一名对党忠诚的农村党员,自1955年起,在村搞好贫协工作,曾任过干部。在任村干部的时候,他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村上的发展和村民的福祉做出了贡献。
1968年,临近春节之际,由于连续多日的严寒天气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杏花村的庄稼减产严重。当时,社员们的过年粮尚无着落,生活陷入了困境。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群众能过上个好年,他和其他干部多次冒着严寒,徒步往返到大队到公社约二三十里商议解决办法。
经过多次的申请和沟通,终于争取到了过春节的粮食,为全队社员解决了燃眉之急。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粮食无疑是寒冬里的温暖阳光,让社员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欢欢喜喜地度过了那个寒冬。
其弟孟德堂是忠实农民,热爱队上的会计工作,在他任生产队会计的十多年时间里,既要参加队上劳动,又要搞好农村会计工作,虽然他只有小学文化,但他凭着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精神和责任心,丝毫不马虎一个数字。
在那个时代,文化人相对较少,他却以顽强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担任农村会计 ,面对生产队条件艰苦、没有合适会计室的困境,他任劳任怨,先后更换了四个工作地点,最终在拐圪崂潮湿的窑洞内度过了他会计生涯的最后六年。
尽管环境艰苦,他深知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夜以继日兢兢业业始终将账目管理得井井有条。常常在夜间能听到“二一添作五,三一三剩一”的吟唱口诀及拨打算盘啪啪啪声。有一年要分红了,他由于水平有限,请来了马敏刚 帮忙,经过三天的努力,终于在第二天上午10点左右完成了结算工作。大家因此能够高高兴兴地领到了一年的分红和劳动成果。
然而,长期在潮湿环境中工作,导致他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疾病。但他从未因此埋怨,依然坚守岗位,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真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弟孟金水曾任生产队副队长多年,在这期间,他始终带领社员们辛勤劳动,任劳任怨,吃苦耐劳。人民公社时代,致力于农田基本建设,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好多年冬天,他和其他干部带领社员们坚持修地,完成了20亩地等地的修整工作,为春季的生产做好了充分准备。
70年代的一个夏天,当小麦成熟丰收在望时,上级通知预报将有狂风暴雨。他和所有干部迅速带着全队社员,连续奋战,成功地在风雨来临之前收割了30亩地的小麦,保住了丰收的成果。
他去逝了,大门葬联总结了他的一生:
为集体弥费心血奋斗图强,为家庭抚养子女劳苦功高。
(根据家属提供资料所写)
作者侯印来,韩城杏花村人,曾教小学初中高中语文。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语文学会会员。中语会教研教改研究中心研究员,四届理事。全国中语会阅读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中教育信息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湖南徐特立教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发现》杂志社记者、副理事长等。参编出书十余部,在《语文教学通讯》等发纸文约百篇,在《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等网台发文千余篇,获奖三十篇(部)。部分简介见《百度》《今日头条》等。
维信:wxid_rc3l3lymiqoq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