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门“一枝花”
人见人 人夸》
五
军军为建房,时时刻刻都在努力着……。
那年他担任大队文书,听到端块在旧庄子盖婚房,四五两个生产队的团员青年,组成了近五十人的青年突击队,利用刚割过的麦地,一夜之间,端了5000土快……。军军和诸位亲友,利用生产队出工的空余时间,在旧庄子北侧,盖起了两处五间新房。军军就在新房中结婚的……。
可是好景不长,那两处五间房屋在那场大火中毁为平地。
军军一直铭记着那些为建房出力流汗的朋友和同志。
他的愿望让硫化碱厂蒸发班的九名职工知道了……他们利用“三班倒”的空余时间,加班加点,为厂长家中端土快……一个月下来,竞然在军军耕种的三角地里,端了近50000土块,价值达两仟元以上。
军军个人设计,并画好施工图,着手建房。
这时,担任公社卫生院的院长,军军的大舅,明花的姑夫,他亲自出面了——他明确告诉柳军军:
“党和人民政府,有明文规定,承包地是不能建房的!修起来也是违建……千万别干这种劳命伤财的蠢事了。”
大舅舅是公社的党委委员,柳军军向来是言听计从……军军放弃了修房计划,浇冬水之前,他把五万土块,调来五辆“55”型拖拉机,把这些土块,一块不少的转到了硫化碱厂……厂部用这五万土块修起了四面的围墙……军军建房的计划,就这样泡汤了。
作者简历:
刘志军,甘肃《敦煌赤子》撰稿人。
原服役于陆军第四十七军步兵第一四零师四一九团战士。曾以小说、散文等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陕西日报》《甘肃农民报》《农家女》上海《故事会》等报刊和杂志。以长篇小说《敦煌赤子》刊登在都市头条,颇受热心读者的喜爱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