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
文/姜贝(河南)
我国的植树节最早
是在1915年设立的
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
当时的北洋政府
下令将每年清明节
定为植树节
举办植树典礼
指定地点、选择树种
全国各级政府和学校
都如期参加
1925年3月12日
孙中山先生逝世
1928年
为了纪念孙中山
逝世三周年
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仪式
后来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
也因为清明节对于
我国南方来说植树季节
太迟
于是把他逝世的那天
即3月12日定为了植树节
栽种千棵幸福树
培育万株幸福苗
浇灌甘甜快乐水
人皆动手柳成荫
一花独放不是春
万木成林绿呈祥
百花千林环境美
植树环保当天使
牢记植树节
挖坑,种树,覆土
种下一株苗木
增添一片绿光
少用一张纸
低碳环保
守护一棵树
有树可栖
才能未来可期
播种希望承载梦想
种下绿色的种子
去播撒文明
用道德的阳光
使绿树常青
相信在我们
共同努力下
天更蓝,水更清
让我们关注绿化
关注环保
让“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
深入人心
让绿色融入我们的生活
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
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愿你的生命之树
无论风吹雨打
都能屹立不倒
为你的人生之路
遮风挡雨
带来无尽的安宁与力量
诗评
这首诗以植树节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传达了植树造林、关注环保的重要性,以及对美好未来的热切向往。
首先,诗人通过回顾我国植树节的历史渊源,向读者展示了植树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从孙中山先生的倡议到全国各级政府和学校的积极参与,再到后来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将逝世日定为植树节,这些历史事件都彰显了中华民族对植树造林的重视。
其次,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植树与幸福、希望、梦想等美好愿景联系在一起。例如,“栽种千棵幸福树,培育万株幸福苗”,“播种希望承载梦想,种下绿色的种子”,这些诗句都表达了植树造林带来的美好寓意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外,诗人还强调了环保意识和低碳生活的重要性。通过呼吁人们“少用一张纸,低碳环保”,“守护一棵树,有树可栖”,诗人提醒我们要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整首诗以激昂的语调和坚定的信念结尾,呼吁人们共同关注绿化和环保事业,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同时,诗人也祝愿每个人的生命之树都能茁壮成长,为人生之路带来无尽的安宁与力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植树节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传达了植树造林、关注环保的重要性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它鼓励人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的绿色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