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乡魂》 情难忘
●陆军大校、陕西省商洛军分区原政委杜灿
西府新传奇

【编者按】本平台2月23日刊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大校、陕西省商洛军分区原政委、著名书法家杜灿先生长诗《〈乡魂〉赞》,好评如潮。先生“手捧《乡魂》心潮涌,疑回古塬广福村”,又写出七律一首读《〈乡魂〉情难忘》,今特刊发,并刊发先生书法作品数幅。衷心感谢敬爱的朋友们!
读《乡魂》 情难忘
●文/杜灿

读吴万哲先生大作《乡魂》,始知贾村塬最早创办的小学,乃是我幼时就读的广福村小学,不由地浮想联翩,感慨万端,遂诗以记之——
手捧《乡魂》心潮涌,
疑回古塬广福村。
官房祠庙充教室(注1),
课桌坐凳多泥墩(注2)。
嬉戏打闹尽童趣,
苦读勤背受启蒙。
尊师重教好风尚,
终生难忘此段情(注3)。

【注释】
1、我上小学时,教室先后在广福村八甲官房、八甲戏台、八甲一农户家、七甲官房、七甲一农户家,后定在了村东头大涝池北岸边的大佛殿里,大门口悬挂的牌子是“宝鸡县西坪区贾村乡广福村小学”。我五年级时,教室就是大佛殿殿堂,佛像如来天天“看着”我们上课,课间休息时,我和许多同学常爬进佛龛,踩着“八大金刚”塑像的脚和腿、或抓着他们的臂腕玩耍。
2、那时候课桌凳子总不够用,就拿土坯和泥块垒起来的“土台台”代替。
3、那时候教书的老师,多是本村人,也有调来的,普遍很敬业,能为人师表,故深受学生爱戴。我始终忘不了的老师有:高义(调来的)、张尧(本村五队或六队人)、张志荣(本村七甲人)、张天佑(本村八队人)、张世楷(本村八队人)、翟廉(东坡村人)、符建民(调来的)、苟新民(苟家坡人)、张文蔚(本村七甲人)、杜明堂(调来的)、李文广(调来的)等。以上老师的名字,可能有记得不够准确的。
2024年3月7日于西安


【作者简介】杜灿,1948年5月生,贾村镇广福村3组人。先后在广福小学、宝鸡市蟠龙中学和宝鸡中学读书。1968年参军,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83团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代理副指导员、代理指导员、宣传干事和股长;步兵第61师副科长、科长、政治部副主任;步兵第 55 师政治部主任;步兵第 61 师副政委;陕西省商洛军分区政委及中共商洛市委常委。1985年至1987年,曾参加云南边境地区自卫反击作战。陆军大校军衔。获成人高考大专学历。在部队服役 36 年,8 次荣立三等功,并获多项荣誉奖励。2003年退休,至2008年在西安欧亚学院工作,先后担任人文学院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商学院常务副院长;金融与贸易学院常务副院长。
擅长书法艺术,系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商洛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西安市军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书画协会首任会长及顾问;参与创建陕西省颜真卿书法艺术研究院,并任副院长及顾问;曾任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理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有《杜灿书法选》。


敬告读者朋友们——
《乡魂——贾村教育40年》历经4个春秋1400多个日日夜夜,终得正式出版。本书由牛毅、张小卫策划,吴万哲写作,贾村籍人士、中央组织部原秘书长兼干部审查局局长、“改革先锋”何载(容恭)先生,为本书题词“切实挖掘人文资源、自觉构建和谐陈仓”,宝鸡市人民政府原市长李均先生题写书名,容世丰担任编辑,杨墨设计封面,李福蔚、董科、王信、李卫东等15位贾村籍老领导、教育文化名人担任编审。全书共30余万字,430多页,彩色插图120余幅,书中记述追寻了贾村塬300多位有名有姓各界优秀人物成长成才成功的足迹,许多朋友赞说不仅是一部贾村镇难得的人文、历史小百科,教育、乡土、人文文化的通俗读本,而且还是教育、感召、激励、点燃下一代成长成才成功最实用的教科书,值得拥有和珍藏,同时也是文化交友、馈赠亲朋、下一代的最佳礼品。本书分豪华烫金精装和激凸烫金精印平装两种版本同时印行,印制装帧考究,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热捧和好评,不少读者寻问购买事宜,因本书印刷数量较少,精装已基本告罄,现有少量平装,定价98元,外埠免快递费,自提90元,158910789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