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作重发
[名家随笔]黎化片言之1222
作者:黎化
一年之前,应邀为新一期《江海文艺》作序,于是有了下面的文字。隔年读来,依然自我感觉新鲜,说出了一些自己的文学主张。
故而,今借片言作个转发——
写 作,升 华 自 己
再一次翻阅《江海文艺》第一二两册,墨香芬芳扑鼻,韵味亲切绵长。
从杂志里看到了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张张铭刻记忆的面容。
至为感动的是上海通兴建设集团董事长朱炳明先生。他和我同龄,一个用心血铸就凝固音乐的建筑工匠。一次闲聊他告诉我:文学,是他青少年时代的生命色彩,不幸那是个扼杀梦想的时代。为生活所逼迫,他走上了建筑承包谋求生存之路。事业有成之后,他慷慨解囊,反哺、扶持、滋润家乡的文化事业。因为朱总,《江花》《书画姜川》《江海文艺》等,这才破土而出,迎风面世,而且争奇斗妍,飄香大江南北。
**
我们为什么写作?
历来,中国文人总是把写作看成“不朽之盛事”,企图借文章流芳百世;其实,这只是一厢情愿。“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去狼山脚下拜谒骆宾王墓,这种感慨尤为强烈。
在我看来,写作只是一种自我疗伤和人生道路的自觉校正。至于作品能否留传后世,那不是作者所能求得、所应考虑的事。
当我们的躯体灰飞烟灭之时,世上的一切存在——包括我们的文字、说教、功名等等,都已不再和“我”相干、相关。热情的纪念、称道也好,所有的引用、继承也罢,都只是他人的需要而已。
**
一位哲人说过:写作同样是一种收藏。
我认同。和别的收藏不一样的是,作家是以文字收藏自己的灵感。
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座花园。惠风和畅,雨水丰沛,花园的花卉也就葳蕤茂盛。
留恋于它兴盛时的姹紫嫣红,于是我们将自己所喜爱的缤纷鲜艳加以修剪、移植和保存,甚至制作为标本。人生,因之而变得多情、绚丽和丰富。
这一收藏的过程,是学习充实的过程,也是锻炼提升的过程。
**
生活在茫茫尘世,我们难免会遭遇种种生活苦难和心灵烦恼。
有人习惯于向别人诉说博取同情,其结果只能让自己更为烦恼哀伤,让别人鄙夷生厌。
最有效的排遣,是拉开自身与苦难的距离,学会与灵魂交流跟自己诉说。诉诸于笔端,也就是写作,而且是一种自觉踏入自由王国的积极写作。
这样的写作,誠如大诗人雪莱所云:“创造了另一种存在,使我们成为新世界的居民”。
**
与积极写作相对应的,是消极写作。
所谓消极写作,是指为写而写,为显示存在而写,创作过程并无灵魂的参与。其作品,必然形象苍白,语言乏味,结构俗套,文风暮气沉沉,读来令人感觉味同嚼蜡。
可悲的是,当今中国文坛,此类作品比比皆是,而且,不少是出自那些当红作家之手。
三十年前,我的第一部小说集《蓝眼睛》出版,我在后记里郑重写下这样一段话:作家其实是“无师自通”的,关键在于足够的真诚;唯为保持真诚,方能让我们摆脱粉饰的矫情,人格的虚伪,获得灵魂的升华。
移植于此,愿与《江海文艺》的作者和读者共勉。
2022.9.19
重发于2023.10.14
文/黎化
编辑/王孝付

作者简介:黎化,江苏南通人,一级作家,专业编剧。出版有长篇小说、报告文学、哲学随笔等著述十余部,和100多部舞台剧目,计1000多万字。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