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永远神秘的一块风水宝地
作者:薛金凯
唐风汉韵,人文兴平。兴平人的广告词,布满了兴平大街小巷。从城市到农村,处处彰显着唐宗汉武的影子。
茂陵在兴平市辖区內,汉武帝刘彻陵墓在此落户。可見茂陵在汉代的地理位置。司马迁“史记”成册于茂陵,董仲舒“三贤”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创造反明于此。 汉武帝为霍去病墓地用祁连山石头彻成。又把卫青,李夫人等重臣爱妾陪葬在自己墓边。可見茂陵在大汉时代的辉煌地位。
茂陵博物馆,茂陵汉代石刻工艺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汉建都于长安(西安)。而茂陵距长安百里路程。当时全靠马车,抬轿车,牛拉车运输或代步行。汉武大帝国的的鼎盛期,西京长安,名震四海。为什么把司马迁,董仲舒,这么些名人要居集在京城百里野外的茂陵农村附近呢?茂陵不是皇家监狱,“策村″三贤册问世推行,“史村”“史记”成册,决不是在监禁监狱中成册的。这些秘密,只有当事人心里明白。历经两千五六百年后的我们,仅仅从历史教科书中知道一丁半点信息。而长眠于此的汉武大帝刘彻及其陪葬的那些当代名将名相,美人皇后,心中自知自明!不开挖汉武帝陵,不从墓葬出土文物中寻找答案,永远都是未知和神秘。我从小就想着让国家开挖汉武帝陵墓,让我们周边人饱饱眼福,零距离看到出土后的汉代皇家的商品,日用品,贵重珍品。等待了一辈子。汉武帝墓及陪葬墓群依旧在黄土大冢下埋藏着所有的秘密!大陵南坡向阳生长着绿色植被,而北坡则寸草不生!其中的奥秘,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无知和无识!
上世纪时,听说中科院长,考古专家郭沬若先生建议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开挖乾陵武则天墓,茂陵汉武帝墓,临潼秦始皇墓。周总理,毛主席不同意郭的意見。领袖坚持,在没有现代科学技术保护下,让其在地下自然保护原则。我们兴平人,只有等待后人有了新科技,能保护。再说开发它们了!
乾陵,昭陵,茂陵。离我家居处距离都近,几十里远!看来今生等不到开发它们的机会了,它们内边埋葬着什么希世奇物了?不得而知,非常遗憾!这么近的。有缘没福的兴平人呵!
文/薛金凯
编辑/王孝付
作者简介:薛金凱,汉族,陕西作家。一九五三年出生,大专文化,现址店张镇陈阡村。热爱文学,戏曲,诗词,影视,新闻等专业艺类。对电影影视剧本创作,尤为擅长。根扎农村五十年,经常被省市县聘为特殊创作人。曾和渭城农民于运河合作,自筹资金拍攝《人生》后续《乡下人》,全国播映发行。后又被省残疾聘用,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拍攝报送陕西残疾人自强创业专题片《回归》上下集,获“中国残联”好评。曾被《西安文化艺术报》聘为记者数年。在农村基层坚持文艺,文化强国思想,彰显新时代农民精神面貌,为省市县政府增光添彩。获得奖励若干次。纪实文学,诗词,通讯。等文体类曾获全国征文:金、银、铜,优秀奖十余次。被中央九家主流媒体评为:"全国优秀新闻文化工作者″。"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自编自演自拍百家碎戏:"井″,"红莲赞″,"刘庄的新鲜事″在陕西电视台,咸阳电视台,兴平电视台多次怖映。获得观众好评。长篇纪实文学"温春发人生记″被网红风讯子主抪,听众达二十万人次。长篇纪实文学:"李家人的故事″,已脱稿,正在联系出版中。《西胡村志》尚在编撰进行中。“富平古树传奇”已缴稿富平县林业局收存。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