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为做好2024科幻星云庆典关于隆重庆祝华语科幻星云奖十五周年的相关活动,回顾总结华语科幻星云奖创办的历程,充分展示华语科幻共同体团结的韧性,即日起将《星云十五》纪念文集内容陆续刊载。
文集中的系列文章有以简史的笔触梳理星云奖十五届的发展轨迹、艰难坎坷和不凡建树,特别是呈映星云奖评奖机制、品质规模、宣传影响不断完善、提升和成熟的风采,展现星云奖的实践经验、贡献价值和史料意义;也有从科幻人发起、参与和成就星云奖的多维度视角,以口述史的方式讲述与星云奖同行、在星云奖此刻的故事,彰显科幻人锲而不舍的品质和性格,作为星云奖求索进程的亲历和佐证。
现将文集部分摘录。


星云奖与我的创作坚守
吴楚/文
在我看来,评判一个奖项的权威与影响力,首先看它办了多少届,其次看它的历届获奖者、获奖作品的成色。
从这两个维度评判,华语科幻星云奖无疑是全球华语科幻圈,最权威、公正、影响深远的奖项之一。星云十五,华语星云奖跨越十五年,大多数获奖作品、作者,都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成为华语科幻圈的中坚力量。
我初次发表、出版科幻小说是2017年。2018到2019,我以科幻新人、爱好者的身份参加星云奖。第一印象是星云奖无处不在的“仪式感”,红毯、展会、表演、颁奖典礼、晚宴酒会。但高大上的星云奖也很接地气,从主办方,到成名作家,大都对普通科幻迷、科幻从业者非常友好。王晋康老师、董仁威老师,都是年高德劭的科幻泰斗,对我这样的新人不成熟的作品,仍不吝指正、批评、推荐。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星云奖,我未必能把科幻创作坚持至今,我与一些和我相似,介于成功与失败之间的科幻作家聊过,许多人也有类似的感受。很大程度上,写科幻的人,在现实社会里都是“异类”,首先,文学在现今时代就有些“过时”了,有些人见面称我“作家”,我甚至无法分辨是夸赞、还是嘲讽更多。科幻更甚,“科幻作家”这个身份,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脱离现实、脱离当下,我们在做一些看似幼稚、没有意义,还很难挣钱(这点比较关键)的想象与创作。星云奖让科幻人聚到一起,让我们明白,世上还有成百上千的,像自己一样的同类。我们是少数派,但不是反派。我们也与科学家、教育家、创业者、打工人一样,有着光明的未来——毕竟吃火锅,某几位老师酒喝多之后,会告诉我们他的版权刚卖了几十、几百万。一想到这一点,颓丧的我往往可以振奋起来,朝着类似的目标努力。
除此之外,星云奖还给科幻人带来了许多快乐。就我所知,相当一部分科幻作家,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社恐人格,有些“宅男”属性。星云奖召唤我们,从写作、想象的斗室走出来,到成都天府、重庆山城、海南陵水、广汉三星堆。主办方有意或无意,让我们穿梭于赛博朋克的山城、遥远古久的历史古迹、海天一色的天涯海角。毕竟我们这一代大多数科幻作家,可能此生都无法踏足科幻作品里的主要场景:外星、空间站、浮空城。这样多出去走走,多看看不同的、浪漫的、古典的、未来的、魔幻的城市,对于我们在作品里讲故事吹牛逼,也是有帮助的。
我是一个更关注现实的科幻作家,这跟我多年的民生记者经历有关。我的大多数作品都不“硬核”,按照一些科幻迷的标准,无法被归于绝对严格的“科幻”范畴。让我感动、欣喜的一点是,星云奖的入围、评审标准,包容开放。更多的是注重作品的故事性、文学性、思想性。这让我在2021年,第一次有幸入围了星云奖的最佳长篇小说与新星奖项。也正是这一年,我与吴霜老师一起主持了海南陵水的第十一届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相对“深度”地参与了星云奖的筹办工作,因此见证了组委会前辈们、年轻志愿者,为筹办每届活动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我们在吹海风吃椰子时,他们在工作;我们在合影、准备红毯时,他们在工作。可以说,除了领奖与一起吃火锅的时候,他们都在为我们奉献。
说到吃火锅,要感谢主办方坚持多年的火锅传统,也要感谢我多本科幻小说的签约代理方,星云奖的合作伙伴之一:未来事务管理局。最近五年,至少蹭了他们十顿火锅、烧烤,同时感谢他们对作品的宣发、运作。
我已经参加了五届星云奖,未来也一定会继续参加下去。我想说的是:无论你是写科幻的、研究科幻的、做科幻产业的、还是热爱科幻,对科幻抱着好奇与向往的科幻迷,参加星云奖盛典,大都不会后悔——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功成名就的科幻作家、专家、学者,不为名利,几乎一届不落地来星云奖“玩一趟”。星云奖是一场盛典,也是一场聚会、一次游戏。
最后,星云奖虽然已到了第十五个年头,但依旧极具浪漫“朝气”,正如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因科幻相聚的我们,大多关注千万光年外的宇宙、数十年、数个世纪的未来,那数个世纪后的星云奖盛典,会是怎样的盛况呢?
愿五十年后,我有机会在火星参加第六十五届星云奖盛典。

吴楚,江苏扬州人,中国作协会员。作品《记忆偏离》获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银奖、紫金山文学奖长篇小说奖、京东文学奖最佳科幻作品奖、华语科幻引力奖最佳长篇小说奖。《无光之地》获燧石文学奖最佳幻想类长篇小说奖。《致命干预》入选江苏省作协2021年重点文学项目。

华语科幻星云奖是由中国著名的科幻活动家董仁威先生、科幻出版人姚海军先生和科幻学者吴岩教授等三位创始人以及程婧波、董晶、杨枫、韩松、刘慈欣、王晋康、何夕、陈楸帆、北星、李庆雯、傅胜、杨波等十二位联合发起人为首的全球华人科幻爱好志愿者于2010年共同创立的公益性奖项。自创立以来,积极主动做工作,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励志重塑科幻格局,在全球范围内发掘、评选和奖励优秀的华语科幻作品、作者、译者、学者与业者等。通过对华语科幻进行年度检阅,突显华语科幻文学发展成果,激励华语科幻人才创新活力,推动华语科幻文化产业振兴,引领华语科幻世纪全面到来。
(来源: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微信公众号kehuanxiehu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