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由83位科幻人情真意切的点滴回忆汇聚而成的口述史《华语科幻星云奖史话》现已完成基本编撰工作,并于近日落实出版社赞助出版事宜,将于2024年5月在成都科幻馆召开的2024科幻星云庆典·华语科幻星云奖十五周年纪念大会上隆重面世。
2010年春天,一批有志于用科幻文学来提升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赛先生”战士们,在董仁威与姚海军、吴岩的带领下,聚集在了一起。他们决心要办一个科幻文学奖项,以此为旗帜,团结中国与世界范围内的华人科幻爱好者,推动中国科幻和全球华语科幻的发展。
于是,三位创始人振臂一呼,中国科幻新生代四大天王刘慈欣、韩松、王晋康、何夕,中国科幻更新代代表作家陈楸帆、程婧波、北星来了,科幻迷董晶、杨枫、杨波、傅胜、李庆雯来了。
半年后,三位创始人和十二位联合发起人吹响集结号,于是,2010年8月8日,在成都的一家小小电影院里,坐满了从天南海北赶来的两百名科幻爱好者,走了红毯,举行了颁奖典礼,颁发了最佳奖和入围奖,尔后呼朋唤友,聚在一起撸串吃火锅。一个由中国科幻人自己发起和举办的“华语科幻星云奖”在成都横空出世。
当时,曾有不少人预言,星云奖撑不过三届,让其自生自灭吧!不料,这群倔强的“赛先生”战士们,在中国与全球华语科幻人的共同努力下,在各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顽强地克服了各种困难,坚持了十五年,办到了十五届。星云奖以锲而不舍的坚持,彰显了中国科幻的民间力量,再塑和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科幻立体而多彩的样貌,成为观察与推动中国科幻与全球华语科幻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
在纪念华语科幻星云奖十五周年之际,我们组织了《星云十五》征文活动。很快,我们收到了83位科幻人情真意切的以口述史形式写就的回忆文章。他们中,有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和华语科幻星云奖创始人董仁威、姚海军、吴岩和联合发起人刘慈欣、韩松、王晋康、何夕、程婧波、陈楸帆等15人的深情回忆;有阿贤、董晶、三丰等历届秘书长的翔实史料;有华语科幻星云奖主要赞助者和支持者姚予疆、甘伟康、石以等人的心路历程;有星云奖得主江波、张冉、宝树、阿缺、顾适、萧星寒、马传思、超侠、陆杨等几十位科幻作家的集体回眸,以及他们与星云奖双向奔赴相得益彰的时光痕迹;有资深科幻迷顾备、庹建伟、刘明亮、张翼等一路慕随华语科幻星云奖并获得快乐和成长的心底记录。
鉴于此,我们决定将科幻人的集体回忆编撰成册,并搜集整理《华语科幻星云奖大事记》,辑成《华语科幻星云奖史话》一书,使之成为中国科幻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走向辉煌的一段历史纪录和档案史料。
这是科幻共同体为繁荣中国科幻的一曲赞歌,这是一群中国理想主义者为实现“新科幻,出东方”的愿望努力奋斗的真实写照。它将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努力构建中国式科幻新体系,并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科幻强国而不懈奋斗。


编委会
主 编:董仁威、石以
执行主编:董晶、阿贤
编 委 会:阿缺、阿贤、宝树、北星、陈楸帆、程婧波、董晶、董仁威、甘伟康、韩松、何夕、何龙、李广益、刘慈欣、江波、三丰、石以、王晋康、王侃瑜、吴岩、吴显奎、姚海军(以拼音首字母排序)
策 划:董仁威、甘伟康、石以
特约编辑:薛丹

目录

序
星云十五图片集锦
第一卷 华语科幻星云奖大事记
第一章 源头(2005-2010年)
第二章 试水(2010-2015年,第一至六届)
第三章 提档升级(2015-2017年,第七至八届)
第四章 转折(2017-2019年,第八至十届)
第五章 在三年疫情中的坚持(2020-2022年,第十一届至十三届,少儿科幻星云奖首届和第二届)
第六章 初步辉煌(2023-2024年,第十四至十五届,少儿科幻星云奖第三至五届)
第二卷 星云十五回忆录
第一章 那时(创始人董仁威的回忆)
不忘初心 方得星云
第二章 走过(创始人姚海军的回忆)
上 未来也是一种回忆
下 存在就是一种致敬
第三章 回眸(创始人吴岩的回忆)
星云奖15年:回顾与反思
第四章 情结(联合发起人的回忆)
科幻的星云-刘慈欣
华语星云奖 科幻有荣耀-韩松
星云奖与中国科幻百花园-王晋康
科幻有星云-何夕
那个宇宙,那一群人,那种骄傲——写在星云十五-程婧波
不容易的首届星云奖-董 晶
星云奖十五年再回首-陈楸帆
与华语科幻星云奖同行-北星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杨枫
我与华语科幻星云奖-杨波
邂逅星云,点燃梦想-傅胜
第一届华语科幻星云奖忆絮-李庆雯
第五章 服务(秘书长的回忆)
星云十五 日出旸谷-阿贤
星云为公——华语科幻星云奖的公益公开公平公正-董晶
从局外人到局内人-三丰
第六章 奉献(星云奖支持者的回忆)
我与华语科幻星云奖的缘份-甘伟康
我与华语科幻星云奖-姚予疆
被星云改变的人生-石以
星云奖:全球华人的科幻梦-杨鹏
我、星云与故事-李凌己
我的两枚红蚁勋章-庹建伟
星云奖下的星光之路:我的科普科幻教育旅程-陈柳岐
第七章 勋章(科幻作家的回忆)
星云十五年,砥砺自前行-江波
星海云梦伴平生——华语科幻星云奖十五周年回顾-宝树
星云奇迹-阿缺
星云璀璨 伴我前行-赵海虹
记忆符号-彭柳蓉
排异与吸收-浅忆华语科幻星云奖与幻迷生态共同成长的几个片段-万象峰年
当一个科幻迷找到了归宿-灰狐
拥抱星云 长爱无衰——与星云奖走过的那些日子-徐彦利
向生命、宇宙以及一切问好——第四届华语科幻星云奖纪行-飞氘
一片成长的星云-顾适
星云奖之印象记-凌晨
星云十五:红地毯-杨平
科幻星火,自星云点燃;科幻星光,自星云灿烂-超侠
仰望星空 追逐星云-陆杨
星云谱系中的少儿科幻-马传思
一路星云-王侃瑜
昨夜星云轻入梦,今朝鬓白笔纵横-赵华
一路同行,一路有你-谢云宁
愿有你的荣耀,永不散场-顾备
走向星辰-吴霜
生生不息星云奖-狐习
星云奖与我的创作坚守-吴楚
我与星云奖-昼温
纤云弄巧,飞星传爱-小高鬼
在探险路上遇到科幻星云奖-彭绪洛
回忆由我们创造-段子期
我与星云奖-墨熊
我与华语科幻星云奖这十五年-萧星寒
半路搭上顺风车-李晓虎
星云力量点亮我的科幻烛火之光-艾天华
星云奖·长廊-小酷哥哥
微光汇聚 浩瀚星云——星云奖侧记-何涛
幸与星云奖共成长-石黑曜
星云十五-靓灵
远邻——为星云奖十五周年作-慕明
星辉引路,科幻赋新声-苏莞雯
科幻最爱不可能-虎皮
打酱油专业户的星云奖记事-索何夫
回忆星云奖二三事-周敬之
第八章 雅颂(科幻从业者的回忆)
星云奖是什么?-阿贤
星云奖“新星奖”回顾-三丰
华语科幻星云奖十五年回顾-王卫英
十五载·科幻星云正芳华-姚利芬
点亮中国少儿科幻“星”光-崔昕平
我的星云情缘-任冬梅
与星云奖同行-李广益
东方步伐、星云气度,华语科幻的仁与威-张凡
我眼中的华语科幻星云奖-[日]立原透耶
坚韧的守望——致敬科幻星云奖十五周年-沙锦飞
我与星云奖,在快乐中追随-付昌义
奔赴星云,不负热爱-赵晓旭
华语科幻星云奖-金霖辉
和星云奖共同成长-李不撑
第九章 流光(科幻迷的回忆)
玉碗盛来琥珀光——华语科幻星云奖志愿者的一日-刘明亮
星云奖小随笔-张翼
第十章 寄语(科幻人的美好祝福)
著名科幻作家吴显奎寄语
星云奖,好戏连台-高群耀
一个电影人眼中的星云-赵方
蹉跎、成功和喜悦-张文敬
附录一 历届华语科幻星云奖获奖名单
附录二 历届华语科幻星云奖活动主题
附录三 华语科幻星云奖“星云十五”突出贡献个人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