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小说(一)
刘志军
老翁今年七十有三,和小说结缘,也许在半个世纪以上。
那年我上五年级,学校请老农讲忆苦思甜的报告……没有想到,在讲台上做报告的老者,竞然是我的外爷爷——他十七岁只身从玉门逃荒到敦煌,在甘老太爷家落脚,最后在甘家当了上门女婿……我把听课一事,写了一篇《难忘的一课》的作文……经过老师推荐,小小说被刊登在《敦煌文艺》上……从那时起,自己和小说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己有六十余年了
.(二)
有那么一天,敦煌县文化馆的严显、戴文宗两位年过半百的老同志,突然来我家征稿,这让我受宠若惊,一位普普通通的村文书,怎能享受如此礼遇……。
坐定寒喧之后,作者才知,两位老者,是为国庆三十周年庆典活动,查阅文化馆历史挡案后,专程征稿的。并一再告诉作者,这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当时作者手中只有一张《人民日报》,这张报纸用一版全文刊登了张志新同志英勇就义的全过程……读来令人义奋添鹰,声泪俱下,我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涌入笔端,在不到一个小时之内,写出了《张志新,人民为您树碑立传》这首诗作,并亲手面交两位老师……。
令我万万没有料到,就这首小诗稿,被全文刊凳在《敦煌文艺》庆国庆三十周年专刊之上,并被评为诗歌类创作二等奖,文化馆代表主办单位,颁发了获奖证书及奖金……时光度过四十五年,那次获奖经历,己牢牢铭刻在作者的记忆中,久久难以忘怀……!
(三)
无独有偶,在国庆七十周年之前,我租住的楼房,突然走进了两位贵客—— 一位是市作协李茂锦主席,另一位是市作协秘书长高红玉女士。两位都是我的文朋诗友……座定之后,高秘书长拿出市委宣传部关于庆国庆七十周年开展征文活动的通知,让作者现场一阅。李主席发话了:“咱俩在四十年前的颁奖会上就认识了,你的杰作《张志新,人民为您树碑立传》,至今还珍藏在我的书柜中……长话短说,七十年国庆之日,有何感想?交个什么作品呢?我和秘书长一同前来,有意征稿……。”
我从小千佛洞守护员的岗位上退下来,正好和李主席同住一个小区,两人走的很亲、很近,在李主席的介绍下,作者参加市作协……李主席还把我在下洞子书写的《敦煌下洞书》这本小册子,转赠给部分作协会员,互相传阅……。
盛情难却,我在思考中及时调动平时积累的时事常识,所用二、三十分钟提笔、一气呵成书写了《历数国运》一首百字以下的短诗,并当面提交给了高秘书长……。
完全出乎预料……这首短诗被全文刊登在由市委宣传部“庆国庆征文专刊”之上,并被评为“优秀作品”,由市委宣传部等征稿单位,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品……五六年一愰而过,那次获奖经历,在大脑中像雕刻地一样,深深植根在血液中,永世难忘……。
写于甘肃敦煌七里镇
2024 年2月20日 作者简历:
刘志军,甘肃《敦煌赤子》撰稿人。
原服役于陆军第四十七军步兵第一四零师四一九团战士。曾以小说、散文等作品发表于《人民曰报》、《解放军报》、《陕西日报》、《甘肃农民报》、《农家女》;上海《故事会》等报刊和杂志。以长篇小说《敦煌赤子》刊登在都市头条,颇受热心读者的喜爱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