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组织委员会公告第五号
关于《荐选参考名单》公示的公告
2024年1月27日上午,第十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组织委员会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微信群),受组织委员会主席吴岩委托,副主席程婧波临时担任代理主席主持会议。会议听取并审议了荐选委员会提交的《荐选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荐选参考名单》以及其他事项。
受荐选委员会主席三丰委托,荐选委员会秘书长阿贤向会议作了《荐选工作报告》:自2023年7月23日启动申报至2023年12月31日止,在组织委员会的领导和荐选委员会的努力下,通过组织定向征集、重点邀约、和广泛传播等多种方式,收到来自各个出版社、科幻文学类别的杂志社和一些科幻类的出品机构、非纸质专业平台以及作者本人自荐或代理人推荐参评的作品和个人,共计532项申报,其中经查符合参评标准并通过荐选资格复核的合计421项:长篇小说32项、中篇小说62项、短篇小说176项、翻译作品33项、非虚构作品38项、评论41项和新星39人(不含其他专项奖、特别奖)。
秘书长阿贤表示,《荐选参考名单》中最后通过复核与历次申报情况汇总的数量有所差额的主要原因有:一、主动撤报或改报而减少项,二、作者、代理人及出版社重复或反复申报而合并项,三、非纸质发表或未发表、出版渠道不符、时间不符等多种情况而撤销项。总体而论,相比上一届的356项,有显著增加。相关数据正在持续收集整理,待有一定积累后会进行历史比对分析,另期向组织委员会报告。他指出,在坚持全面施行申报制度为核心的新理念下,本届荐选工作第一阶段的相关程序顺利完成,但期间所显现出如征集的传播性、范围的扩大性、反馈的及时性和录入的系统性等结构性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改进方案,尽力着手优化解决;此外,本届荐选委员会委员共147人。
本届获得组织委员会资质认证的中篇和短篇小说非纸质专业发表平台有八家。一部分属于上一届通过认证的平台,经过更新补充资料,继续维持资质认定;另一部分属于新申请平台,经过复核申请资料后也通过了资质认定,名单如下:蝌蚪五线谱;未来事务管理局“不存在科幻”公众号;“八光分文化”公众号和冷湖科幻文学奖;咪咕阅读(包括《奇想》电子杂志);中文在线(包括“奇想宇宙”“谜想计划”“SciFidea”);爱奇艺文学;金孵文化脑洞故事板(“脑洞故事板”公众号、微博);第四届致未来文学奖(怪谈文学奖)。所有通过资质认证的平台其申报后符合参评标准并通过荐选资格复核的中篇和短篇小说已经收入《荐选参考名单》。
代理主席程婧波向荐选委员会全体委员表示感谢。她认为,在当前科幻发展向好的新局面下,按照评奖颁奖今后均在上半年进行的新思路,配合初步建立起的荐选委员会常任制的新实施,一定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一定要坚守评选原则底线,一定要坚持程序透明开放。她强调,华语科幻星云奖是全球华人科幻爱好志愿者共同创立的专业权威奖项,经过多年先锋性探索才奠定了公平公正公开公益的荣誉基础,希望大家共同爱护共同珍惜来之不易的努力成果。
根据《第十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章程》,荐选委员会已对申报作品和个人的相关资质进行了严格的检查、复核,经组织委员会本次会议表决通过的《荐选参考名单》公示附后,收入该名单的作品和个人,并不代表入围,亦不可用于商业宣传。
组织委员会还决定由荐选委员会实施以下日程的具体安排:即日起至2月23日,进行第一轮初选投票。荐选委员会委员通过指定渠道,进行不记名投票,每位委员只能行使1次投票权,每类单项最多投10票,其中每个作品和个人的选项限投1票,须进行利益回避。
代理主席程婧波还宣布了关于《星云十五》纪念文集截稿,《月球殖民地小说》特别征文大赛、青少年科幻征文大赛、美术作品奖(专项奖)、2017-2023年度七星连珠奖(特别奖)等的相关申报事宜,并开启了第十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将于2024年5月18日在成都科幻馆举行的111天倒计时。
第十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组织委员会
2024年1月27日
附:《荐选参考名单》
一、2023年度长篇小说32项

二、2023年度中篇小说62项

三、2023年度短篇小说176项

四、2023年度翻译作品33项

五、2023年度非虚构作品38项

六、2023年度评论41项

七、2021-2023年度新星39人

以上名单不含部分经查不符合参评标准而未通过荐选资格复核的申报作品,最终解释权归组织委员会所有。若有任何问题,请于2024年2月10日前发送电子邮件至官方邮箱NebulaSF@csfa2010.com联系,也可添加微信号:NebulaAssistant 星云小助理 咨询相关事宜。更多评奖信息敬请关注“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微信公众号。

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
华语科幻星云奖组委会官方公众号,权威发布星云奖相关评奖颁奖信息。
3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华语科幻星云奖是由中国著名的科幻活动家董仁威先生、科幻出版人姚海军先生和科幻学者吴岩教授等三位创始人以及程婧波、董晶、杨枫、韩松、刘慈欣、王晋康、何夕、陈楸帆、北星、李庆雯、傅胜、杨波等十二位联合发起人为首的全球华人科幻爱好志愿者于2010年共同创立的公益性奖项。自创立以来,积极主动做工作,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励志重塑科幻格局,在全球范围内发掘、评选和奖励优秀的华语科幻作品、作者、译者、学者与业者等。通过对华语科幻进行年度检阅,突显华语科幻文学发展成果,激励华语科幻人才创新活力,推动华语科幻文化产业振兴,引领华语科幻世纪全面到来。
华语科幻星云奖授权成都时光幻象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和海南壹天视界科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负责组建组织委员会开展评奖颁奖,并以一年一度的科幻星云庆典包括高峰论坛、星云之礼、颁奖盛典、星云之夜等年会活动团结全球华人科幻创作者、研究者、评论者、翻译者、编辑者及科幻从业者、参与者等。
至2023年,作为中国科幻业界公认的权威奖项、世界科幻华语领域的专业奖项、全球华语科幻文学的荣誉奖项,华语科幻星云奖分别在中国成都、太原、北京、重庆等科幻中心城市的文化地标如四川科技馆、山西国际展览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未来剧院、重庆大剧院等处以及风景名胜与文明古迹如陵水清水湾、广汉三星堆等地,连续不断地举办了十四届。第十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将于2024年5月18日在成都科幻馆隆重揭晓。
华语科幻星云奖长、中、短篇小说类金奖的历届获奖作家有王晋康(第一、三届)、刘慈欣(第二届)、陈楸帆(第三、四、六、七、九、十届)、宝树(第五届、九、十一届)、江波(第七、九届)、韩松(第二、八届)、程婧波(第一、四、十二届)、何夕(第二、八届)、阿缺(第八、九、十届)、张冉(第四、七届)、顾适(第七、十二届)、灰狐(第十届)、梁清散(第十届、十三届)、七月(第十一届)、谢云宁(第十二届)、万象峰年(第十三届)、靓灵(第十三届)、天瑞说符(第十四届)、昼温(第十四届)、迟卉(第十四届)等,其获奖作品均对华语科幻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地位具有重大意义并产生深远影响。
为适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华语科幻星云奖坚持新发展理念,启动逐年改革步骤,不仅对核心领导班子进行了年轻化换届,由华语科幻新生代四大天王之一的韩松,更新代旗手陈楸帆、江波、程婧波与秘书长阿贤、三丰及主席助理董晶等人接棒,在评奖机制上,公正透明、开拓进取,邀请英语星云奖、日语星云赏及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组织者来华交流,积极吸收国际化办奖经验,优化顶层设计,通过系统谋划,认真实践探索,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并稳步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另外,在奖项设置上,有的放矢、引领风潮,为讲好中国故事、提炼文化精髓,先后针对少儿科幻、非虚构作品、美术作品、翻译作品、新人作者、电影创意等领域高瞻远瞩、提前布局,尽心尽力为华语科幻共同体培养中坚力量,并发掘新生力量,以使未来可期,促进科幻中国化并全面达成“新科幻,出东方”的宏大目标,激励科幻事业和科幻产业在中国与时俱进、蓬勃向前。
(授权转自: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