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单位:安徽省诗词学会企业家诗词工委委员会
【徽商诗韵】第四十八期

1.张银辉
观屏中华立兄传晚丝菊绽放照步韵
性似古人存,知花亦古人。
寒难转疏瘦,雪不改清贞。
芳意元来净,天心本一纯。
岱山开未晚,相看可凝神。
花,按大众常理,或美丽动人,或芳香宜人,要么兼而有之,香艳撩人。然而云窗先生说“花亦古人”,出语不可谓不新。这里的古人,应是简单清纯,情致高雅的君子贤人。多少文人骚客常有不见古人之慨。云窗见花如见古人,想必亦是此种心境。颔联,“ 寒难转疏瘦,雪不改清贞。” 以漂亮的互文对仗,进而交代其生存环境,刻画其形象特征以及“贫贱不能移”的优秀品质。有雪天自寒,一个“寒”字,便是这晚丝菊的生存常态。 “疏瘦”即清瘦,盆景造型中有一类叫“文人树”的,清矍瘦硬,形象特立,气质亦如这晚丝菊。而“清贞”两字最是珍贵,《女论语》曰:“立身之法,惟务清贞。”何谓清贞?古人说“端洁安静之谓清,纯一守正之谓贞。”端,就是《大学》里的“心正”。颈联对举“芳意”“天心”,是进一步诠释这个贞字,即芳心纯一。尾联点到岱山,并非戏语,而是照应题目,云窗虽然今季因事没能亲莅,但毕竟往年来过几次,对于菊花和园主来说,算是“知我者”,既传了照去,自是要凝神相看,且有佳句反馈的。东亭群里当时集有一组唱和,云窗一气竟有七首,此为其一。
2.韩彩娥
咏菊
沐雨迎风默默开,凌寒气魄与生来。
聊将冷露留为梦,且把愁思散作埃。
篱畔倾情梅共度,云边寄意月相催。
休言抱死枝头上,不屈精神岂可颓。
读赏常青女史这首咏菊佳作,自觉有一种正能量,直起心底,先是涟漪漾起,渐至波澜激荡,心胸浩然。如果不看题目,但看首句,并不能解释在写菊花,不过既然此花具有与生俱来的“凌寒气魄”,想必不是梅花,便是菊花,而且是那种晚开的傲霜寒菊。颔联也未急于揭示身份,而是再荡开一笔,在谈理想之时,先来聊一聊人生。人生总会有几多不如意,比如曾经遭遇的冷落和失意(冷露)。咋办呢?凉拌吗?不是,“且把愁思散作埃”,就是都给扔掉!愁他也没用,不扔胡为?颈联谈友情和理想了,也终于交代了菊花的身份。 “篱畔倾情梅共度,云边寄意月相催。” 原来梅花是她的知交故友,(或者说同学)又在“篱畔”,所以是菊花。梅菊相伴,相期相勖,能连根同气,且志存高远,必会抓紧一切机会努力成长,比如这月明之时。所以说“月相催”,有几种理解,其一,月光促进生长;其二,明月本身就是一种理想目标,可以催人奋进;其三,明月是领导,负责指导和催促干活。
至于尾联最是贴切菊花,枝头抱香死,本是被人用烂的熟典,再用不好,可是加了“休说”,便是反用,反用为新。于是点亮结句,“不屈精神岂可颓?”一把豪情洒脱开去,怎不令人心胸激荡。
3.郑贤永
菊
野芦寒水绕孤村,木叶萧萧断鸟魂。
园角傲然花一簇,香风缕缕透黄昏。
郑兄这首咏菊小绝,清新淡雅,有唐人风味。且整篇看来,是采用了古人常用的反衬之法,故能收到突出中心意象的表达效果。试想,如果不是先从“野芦寒水”着笔,继而渲染以“木叶萧萧”,然后园角傲放的黄花的出现怎会令人眼前一亮而倍感欣喜呢?若是和风丽日,到处鸟语花香,就算见到园角有那么几株菊花绽放,你还会那么欣喜吗?自然不会,就算你说喜欢,起码喜欢的程度要大打折扣了。再假如,作者一味如开头两句笔调低沉地继续往下写,到三四句他不是转而写看见了开的正好的菊花,而是写又看到了这孤村黄昏的其他的灰暗的景物,比如萧条庭院等等,如此,不仅鸟断魂,人也得断魂了,更何来欣喜?所以要幸好看见开得正好的菊花,不然人何以堪?从而既突出了菊花倔强的生命力,(或者说耐寒的本性也好)以及菊花给人带来的的美好感受。所以我们要学习这菊花,学他不畏霜寒,逆境生存;学他创造美好,造福人间。
最后说一下那个 “透” 字,下得颇具力度,足见这菊花颜色之鲜亮,香气之浓郁。另外,这首小诗,也可以当作哲理诗来理解。在整体不太理想的大环境中,我们是不是应该尽量培育一些正能量的事物,以使其发挥积极的作用呢?
4.王武亭
步韵题立萍菊圃晚丝菊
情思暗自存,韵致许斯人。
欲用千丝弱,来寻一味贞。
浅红分雪白,简约入清纯。
懂得花心事,才知花有神。
武亭兄这首五律 , 也是晚丝菊一组中杰特之作,可谓句句精彩。“情思暗自存,韵致许斯人。”出语便与众不同,大家多在写“历劫幸能存”之类时,他却突然跳脱,别出意象,且好一个暗字了得,即便心有所属,犹是多少心事不肯说,说不出,抑或是不能说,你可以猜,这是起笔设置悬念,引人入胜之法 。而 “存” 字告诉我们,她不是不说,是先存着呢,还没到说的时候吧。这是一种淑女品质,叫矜持。接着 “欲用千丝弱,来寻一味贞。”是工整的流水对仗,突出其天生形象纤弱,却修得内心坚贞,更是淑女了呀。对于 “斯人” 来说,她的优秀品质是最可贵的嫁妆。“浅红分雪白,简约入清纯。” 照应“来寻一味贞”,写其内外兼修。她素颜示人,不尚招摇,简单,清纯,真诚,可爱,令人想到“清水出芙蓉。” 她虽然心有所属,但能如一守贞,只许斯人,所谓 “新丝从未乱 。”(这是拙作中的句子,新丝,谐音双关“心思 ”。)试想“斯人”若是值得她的期待,懂得她的心事,该是多么幸福美满。武亭兄是否也期待读者能够懂得他的心事呢?

5.王贵东
步诸友题立萍园晚丝菊
幸有一丛存,频邀梦里人。
孤芳犹执拗,大雪益坚贞。
紫袖藏锋利,冰心贮玉纯。
回眸相待久,若个为传神?
贵东常说诗贵有自家心肠,即“有我之境”。所以他一贯不喜欢那些“唯唱和”的诗词。好在这次他参加了,也说明这次他是看到了许多真诗的,也促使他写了三首,皆是脚踏实地反应实际生活和真实想法的“真品”。这是第一首,也是最反应他的现状和心境的一首,所以我选来做点评。首句自然是从晚丝菊落笔,幸有一丛存,说明曾有小劫,但不是灭顶之灾,扛过来了。于是生活还得继续,诗会还得搞下去,于是就频邀梦里人。这是我这边的实际情况。颔联上句便语带双关,晚丝菊是最后开放的,自然是“孤芳”,说其“执拗”,一是因为就不群众芳,既不媚春也不媚友,清清白白做自己,哪怕常遭误会。二是耐得人间之寒,非但寒不移志,寒却更加使其坚毅,就是下句的“大雪益坚贞”。说这里双关,是因为贵东自己就是如此执拗的。颈联大意是说,你嫉恶如仇,总会剑锋准备;你坚守初衷,恰似冰心在玉壶。贵东也爱好舞剑,对于不喜欢的物事,确会剑锋所指的。“回眸相待久,若个为传神?”,菊之回首相待久,是要看谁在写她的天然真性;贵东之回首相待久,是要看谁能懂他的内心真实。这里也是双关。华立曾说“吟诗宜一切,咏物必双关。”
6.柳基萍
念奴娇•晚菊
晚秋时候,但凄凄枯草,寂寥无适。华苑唤回东岭梦,一派云烟清逸。 玉凤瑶台,紫龙卧雪,玄墨胭脂出。秋波如水,浅红肥瘦若画。
昨日邀我闲吟,旧愁堆漏,宛转花青笔。暮重轻寒携手处,举酒忘情三击。犹自沉酣,不知归去,一二东篱客。掇英遗世,南山犹记心迹。
长调善赋,似有故事,尝试一解,未必贴切,愿博一粲,何言评哉?
已是晚秋时候,天涯芳草,渐渐枯黄,郊野一片苍凉,放眼望去,无奈惆怅… …
忽觉风清云逸,烟光缭绕,恰似到了仙苑,看见许多美丽的菊花,玉凤瑶台,紫龙卧雪,玄墨,胭脂,等等各色名品,应有尽有。个个都似画中人,目似秋波,红颜姣好,肥瘦得体,风姿绰约… …醒来却是一场梦。
昨日友人相约把酒闲吟,算是个机会吧,可是心中旧愁新绪堆积,纵有婉转画笔,终难描绘… …
蓦霭沉沉,轻寒漠漠,即将归去,执手话别之际,“欲行不行各尽觞”,一时不禁忘情,又几次拍栏叹息。说到当时你我,一起东篱看花,绕遍篱笆,醉了似的,不肯回家… …
手机里拍了好多照片,回去慢慢看吧,也可以分享,毕竟“南山”一游,与菊结缘,留存记忆,人之常情呀… …

7.戴浩
步华立兄再题立萍菊圃晚丝菊
凌霜气自存,不作媚春人。
傲骨千年范,香心一念贞。
途穷留可爱,世浊见真纯。
雪久期之矣,晶莹好入神。
“凌霜气自存,不作媚春人。”菊不与桃李争春,是不争之徳。春暖芳林,群艳妖娆,应不缺我一个角色,何事争之?不如众花灿灿,我自默默,为世界多增添一抹嫩绿也好。且待物华有衰,秋意渐凉,我必自奉金蕾以献幽香。可以梅兰作伴,松竹为友,多存凌寒气骨,自信风霜不奈我何。因时而生,为世而作,去到需要的地方,为人间秋冬增加温馨之光。此等 “不媚春”,非是无奈的退缩,而是一种积极的选择,是不生怨妒的。至于“傲骨千年范,香心一念贞” 是对以上选择的一种认可与执着。难么?于万物萧杀之季,营造出另一番万紫千红,真的不易,但做到了,并成为一种典范,是可以自豪一下的。然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偌大世界,此番寒遍,几点星光,何信点亮所有希望?不许感叹末路穷途,要多给向上之力,更举薪火,世界需要更多温暖和希望。如果说“浊世未央,难得清流。” 那么“浊世见真纯”便尤显珍贵而令人惊喜。尾联照应首句,赞其寒来无惧,只为存有凌霜气骨。不仅无惧,早就期待下一场风雪了。且以拙句 “雪来飞似蝶,相看更精神。”以助理解 “晶莹好入神”,未知可否?
8.檀正平
菊
喜伴东篱月,孤标孰可量?
恋秋凝晓露,戴甲入重阳。
未许初心改,偏臻晚节香。
每牵人折节,风动韵千行。
乍读此律,只觉工畅,未识微妙。“喜伴东篱月,” 破题见菊,且是东篱之菊,高雅隐逸的化身,故曰“孤标孰可量?”
重阳赏菊话题太陈,但是说“戴甲入重阳”造语够新,且与上句成就流水对仗,漂亮。这两联,从 “喜” “恋”二字看,人家是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心情自然不错。好像生存环境也不咋恶劣,无霜无雪的,甚至是常常阳光灿烂。这样子,自然是改不改初心都照,有没有晚节香也无所谓。好好的改它干啥呢。不改未见得多么伟大,改了未见得多么渺小。只有面对重大挫折或强烈诱惑时,能不改初心,方显本色,算有气节。那么如此平淡平凡甚至平庸,怎会引得关注崇拜甚至吟咏无数 ,韵动千古呢?原来,个中自有妙理。我们不是经常说时间是把杀猪刀,还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嘛,的确,很多人事业伊始每是斗志昂扬,然后平安日子过久了,反倒慢慢没了斗志,好像不那么努力也好好的,没看见有啥危机,努力干啥呢?所以没有危机感的平安日子最容易让人丧失斗志,丢掉初心,变得平庸。而那些能够居安思危,时刻自我警醒的人,才会不忘初心,不改本色,坚持奋斗,默默耕耘,直到成功实现既定目标。可见平凡中走出的伟大也是真的伟大,值得景仰和学习的。另外,细品后两联,有没有发现,好像还与谁有关?癸卯重阳节前几日,他离开了我们,为了缅怀,人们曾经买断天下菊花… …
9.史国闻
清波引•癸卯菊花诗会
暖风萍圃。众芳会,玉人楚楚。啖霜噙露,绮筵竞争舞。绿锦共朱羽,绣袂何分花主。未管谁遣蜂郎,短屏里、且留取。
秋光一度。弄风色,浓到极处。野云闲渡,更林鸟同顾。东篱践花约,却羡花前尘侣。定是花匠殷勤,种花无数。
三秋尽处,趁天晴风暖,一群“玉人儿”应约来立萍菊圃参加菊花诗会。花似人美,人见花喜,两厢动情。而玉露有痕,银霜无迹,想是早被这些花仙子们当作早点含着吃了吧。啖霜噙露,作为菊花的生活常态,生动展现了菊花不畏寒露冷霜的乐观精神。不仅无畏,还含着吃呢,此种情貌,自是一种风流。 看棚中“绮筵”,仙殊罗列,红巾翠袖,衣袂飘舞,美不胜收,目不暇接。一时竟分不清其中谁是“当家花旦”。更不管那些穿飞其间的蜜蜂儿是谁从哪里派来的,只管同花儿们一起拍进手机里去好生存下… …秋光虽好,却只能一年一度,来赏这满园的秋菊佳色。怜她不胜妆浓,枝枝有意,爱她开到极处,朵朵含情。莫说是来赏之人,就连那空中停云,林际飞鸟,也不免偷眼顾盼,可见其间姿色美好无限。可惜,花好无限,时光有限,临行之际,与园主话别,羡之,怜之,竟一如与花辞别。试想若非这花前尘侣殷勤劳作,哪得年年幽芳丽影无数,供渠来践花约?

10.王树红
好事近•赏菊
独艳在青霜,未怨槛栏风冷。一种玉人模样,便然成景。
寒香清丽共朝朝,赢得几番咏。更念夕晖相照,最陶家娴静。
小令清绝,亦凝练极矣。“独艳在青霜”,独,说明秋霜已下,众芳凋残,唯有菊花能够不畏风寒,傲霜开放。艳,说明开得好看,是个理想状态,没有辜负种花人的付出,或者说没有辜负自己的积累与努力。在这个世界里,每一人,每一生命,都应该用力活着,活出样儿。虽然没有赶上春天的班车,但是经过夏日的炼狱,秋凉之际,菊花终于涅槃绽放,活出了自己的样儿,成就了自我,可以骄傲“万紫千红总是秋”了。“未怨槛栏风冷”,生活本就多苦难,你抱怨是一点用也没有的,只有直面困难干过去,才会有希望。对于强者来说,苦难不是阻碍,苦难只会使他变得更坚强。海燕高叫,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我认为,海燕和这秋菊都是强者的形象。“一种玉人模样”,能历劫犹存,倔强而生,长成清香美丽的俏佳人,自爱而为人爱,不畏寒,不猥琐,自强不息,,自成风景,又品性高洁,有谦谨不争之徳,集善一身,成就一种文化,所以流传千古,被称为花中君子,你说她不是玉人是什么?因为是玉人,是君子,她住哪里,哪里便是陶家,不仅能随之“赢得几番咏”,也因此成为福地,所以作者祝福道,“最陶家娴静。”
11. 巩思硕
〔正宫•醉太平〕观菊展
人潮浪倾,花海香凝,秋光同样醉娉婷,纷留倩影。你抚一朵桃红羞怯琼苞赠,我吻一朵鹅黄怒放长丝应,她寻一朵雪白笑抱绣球擎,处处欢声溢屏。
好久没有因为热闹而开心的感觉了,所以这个小曲我是真的读了好几遍。只了了数语,它以整体长焦镜头加一个个特写镜头,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精彩纷呈,人流如织,热闹非凡的菊展画卷,反映了太平盛世的繁华图景。只有太平,人们才会想到办个菊花展览。菊花展览活动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菊花的用途。观之赏之,可吟诗作画,带来艺术享受,同时提高创作和鉴赏水平。泡酒制茶,可以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品质。装点门庭,美化生活环境。布置活动现场,产生社会效益。而对于菊花的种植户来说,自然少不了增加经济收益,等等。哦,扯远了,回来再看,醉太平,这个曲牌选得好,恰如其分,正好符合表达的内容和主题。这样的太平生活,多美好,怎不令人陶醉?
另外,曲的语言特色是诙谐,活泼,也适合于表现这样的场景。说明作者用心了。还注意到几个长句的动词变化,因为准确所以生动,表现了观展者的愉快心情。

安徽省诗词学会企业家诗词工作委员会
主 任:李 青
副主任:李德新 许明球 宋伟 张银辉
秘书长:李朝晖
《徽商诗韵》企工委编辑部
主 编:张银辉
副主编:孟国田
编 委:
朱 祥 宋 伟 唐 涛
赵元席 陈新潮 尚明远
孟国田 韩彩娥 周占华
李军君 洪祖美
本期主持:王华立
本期审核:张银辉
本期收录:韩彩娥
本期制作:洪祖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