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政者善用人
【原文14·19】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卫灵公,是春秋史上颇有争议的一位国君,孔子与其关系也相当微妙。卫灵公对孔子的态度也很暧昧,在孔子周游列国到卫国后,他一方面对其表示出很尊重的姿态,所给的待遇也很高,所以,孔子在卫国呆的时间也最长,但另一方面,卫灵公却不重用孔子,甚至只是把孔子当成摆设,使孔子徒有虚名,难有作为,这让孔子很失望。同时,其私生活很不检点,不但好色,还允许其宠幸的夫人南子参政,使孔子为了获得重用不得不去“走南子的后门”拜见南子而引出了一段叫孔子难以辩清的绯闻,这就导致孔子对其看法和评价比较矛盾。一方面认为其还勉强算得上是一位贤君。《孔子家语》记载,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当今诸侯国君谁最贤?孔子回答说,最贤的国君他还没有遇见,但卫灵公似乎还能勉强算得上是一位贤君。鲁哀公不服气,就反驳说,听说卫灵公内务外政不分,还让宠幸的南子参政,这样的人,你怎么能说他是贤君呢?孔子回答说,我说他贤,指的是他在朝堂上行事(为君之贤),不是指他的家务事,并给鲁哀公讲了几件卫灵公选贤任能的故事,以证明其“为君之贤”。
另一方面,孔子又说“卫灵公之无道也”。季康子就提出质疑,说:既然卫灵公昏庸无道,那为什么卫国还不败亡呢?孔子就说,卫灵公会用人啊!他任用仲叔圉负责外交事务,祝鮀负责管理宗庙祭祀等内政,王孙贾统领军队,负责国防,而且人尽其才,这么一来,卫国怎么会在他手中败亡呢?!
其实,孔子说“卫灵公之无道也”,并不一定是说其是一个昏庸无道的国君,这里的“无道”应该是就其私生活而言,并不代表其作为国君的总体评价。至于卫灵公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历史众说纷纭,我们难以评说。《论语》将此章放在这里,其实也就是作为一个例证来说明人无完人,善政者善用人的道理。所以,下一章,就对以上围绕“看人看本质”的讨论来了一个小结:
【原文14·20】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孔子说:说话大言不惭的人,他要能说到做到是很难的!这就告诉我们,为人处事一定要慎言。大话好说,关键要考虑说出去后能不能做到?要是做不到,就成了大言不惭,必失信用。本篇到这里作了一个小结,同时也给弟子们一个忠告,接下来,就又回到“从政节操”的主题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