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海军
都说时光如梭,岁月无痕。
难道时光真的如梭吗?其实,时光还是那个老旧的时光。我们度过的这一段时光,与古人的几乎毫无二致。某个寂静的黄昏,百无聊赖的荒野上陈列着盛宴过后留下来的狼藉。这恰如万年前一场战马嘶鸣的杀戮后的片刻景象。还有一度繁华落尽的故道,也如原始的驿站无人问津,堆满尘埃一样。
那么岁月真的无痕吗?那倒不一定是了。如果仔细观察和体验,岁月可不会如此的蹉跎。在自然界里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宇宙的膨胀永远不会停止。我们生命里的每一秒都会刻上一圈又一圈的年轮,收获其独有的那份沧桑与衰微!
我想说时间是人类特有的虚幻感觉。宇宙中并不存在时间这个标尺,它只是人类这种智慧的动物,人为地给时空做了一个测量的标记而已。自从人类社会有了无限递增的数字运算,必然会应运而生地创造出丈量各种事物的工具。这就像我们生活里一旦有了汽车,必然会修出许多宽阔的道路一样。
一旦制造出来钟表这个测量时间的工具,人类似乎就给生命附加了更丰富的意义。自从我们心灵上有了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概念,人生不知不觉地就多了一份美好的期待。有期待的人生无疑是幸福的,就像童话里的知更鸟又长上了一双美丽的翅膀。
可是从绝对的宇宙观来说,这都是虚幻的感觉而已,与客观的存在大相径庭!
我在生命历程中曾经熬过某一段最最漫长的时间!
你也有类似的经历,和同事坐在乱哄哄的礼堂里开大会,听主席台上一位领导干巴巴的讲话。他对着麦克风说的什么一点都装不进心里去。其实,参会者早想提前溜号,只是有碍于单位小领导的临场监督。每个人都不耐烦地看腕上的手表。我也如此,总嫌手腕上那块表的指针转动缓慢。那会儿大家总想让时光跳跃着前行,一下子就迈到了中午,让会议马上结束。几个人好走出这个场地,去提前订好的饭店聚餐啊!
同样,我也经历过时光的稍纵即逝。谁能没有呢?第一次和心爱的人约会,度过那段心跳的浪漫之旅。呼吸的空气似乎都是甜蜜的,我们看到的世界一派温馨。我们在电影院里不经意间就到了清场的时刻。走出影院,一双手握着另一双温暖的手,我们徘徊在大门口。不得不送别的时候,惋惜之情可想而知。明月正撒着一地清辉,天边的星辰眨着疲倦的眼睛。时间过得再慢一些多好啊!我们还能再说一说话!……
唉!时间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它有时候长?有时候短?当你充满期待的时候,无疑时间总是漫长的;当你身处愉悦之中的时候,时间又是短暂的。其实,人无聊的时候,时间也是漫长的;当执着于某一项感兴趣的事物时,时间又会短暂起来。所以说人可以无知,却万万不可无趣。时间本身并没有改变,还是虚无的不存在。在不同的境遇下,只是我们的感觉发生了变化而已。
而今,时光如流,节奏加快。一忽晃就是一天,不经意间就到了月末,稍不留心就又是一年过去。现在,我走到哪个人流中,都能听到这样的感慨。这样的感慨又常常是从上了岁数的群体中发出的。我指的上了岁数,也肯定是从属于时间观念的。作为人类一分子,我也被时间刻上了六十这个特殊的年轮。当步入其境,你能感同身受啊!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逝者如斯夫!
究其原因,对时间的恐惧是人们的经历在作祟,也是人们对生活的兴趣变得漠然的缘故。紧接着,更会有人大发感慨说,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这句话经常被历史总结到了“富有哲理”的高度,也是“羊群效应”的体现。
我想套用鲁迅先生说某一段话的模式,做一下翻版:世上时间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使用的人多了,就形成了时间观。对于时间本身而言,永恒就是一瞬间,而每一个当下也是一段永恒。
一个人丰厚的阅历和内心的淡定也是时间变短的因素之一。每一个日子里,我们生命的叠加,早就结上忍辱负重的老茧。对于饱尝的酸甜苦辣,我们都失去了新鲜的味觉。领教过无数次的“黑云压城”后,再赏城外“云淡风清”,时间就绵软起来……。
我也同样喜欢十八世纪英国诗人兰德的诗句:
I strove with none,for none was worth my strife.Nature,I loved,and next to Nature,Art.
I warmed both hands before the fire.It sinks,and I am ready to depart.
杨绛先生将这首小诗翻译为《生与死》十分贴切,极富诗情画意。她带着自己对生命的感悟说:当火炉里的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翻译诗句中的“萎”字,真称得上信达雅!
小时候老家的人,冬天里都要生一桶火炉取暖,还在上做饭吃。我记事起,上火的燃料都是灰灰的煤炭。家人经常把煤炭和少量的土混合在一起掺水和成煤泥,填进炉仓里。煤泥进了炉子后,在高温下燃烧非常耐。煤炭即将燃乏的时候,就变颜色,成了灰黑的一团炭渣。如果不接着往里添加煤泥,炉子就会熄灭。这老家的人却不叫“萎”,而叫“烊”,即火炉将要熄灭的意思。
人生短短几十年,充其量不过是一场短暂的旅途。大树与小草互不羡慕,山川与河流也不互相嫉恨。大千世界,万物竞秀,各显姿态。都说时间是最伟大的造物主,也是最公平的裁判员。我认为时间是成就人生的利器,同样也是生命消亡的杀手。生命里有时间也好,无时间也罢,我们应该像诗人兰德说得那样,淡泊名利,不与任何人争,活出独有的一份本色来。
热爱大自然和一门艺术,这就足够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生命的道场来去匆匆,最好做到了无挂碍。当生命的火炉萎了的时候,我们就准备离开吧。
这一点并非我无畏无知,也不是消极悲观。我依然每天期待太阳的升起,看夕阳慢慢地落下。意大利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在他的《时间的秩序》一书中说,时间即无知。不要问你我的时日,大金斑蝶这是个秘密,我们无法理解,不要尝试深奥的计算。到底我们还是抛开这个虚无的存在吧。
原来根本就不是时间短了的问题!而是时间一如既往的虚无着。
虚无的时间还是那个时间,宇宙自形成以来它就不存在。持有这样的观念,或许你和我方可得到自己永恒的快乐啊! 【作者简介】杜海军,大学文化,教育工作者,邢台市文学学会会员,邢台市诗人协会会员,河北名人名企文学院院士,中国远方诗人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自幼喜爱文学,中学起尝试写作,大学期间开始发表小说、诗歌和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