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自在
文/楚旺群
不要续上一个“心中”。且听下文。
把许多复杂的事物归结为一个简单的时代已经过去。
但浮华的人际关系总教人想看破红尘,归结一些窥探人性的途径。其实人心从来都复杂,难道良知在人心中就简单吗?也许从前那些圣人与哲人早在人类历史长河里洗练分析得透彻了。然而细想之,领悟从来都复杂。
王阳明倍受奸臣凌辱那阵儿,演绎了那么多悲剧,毋庸置疑,并非我在这里开诚布公探讨先贤,黑白忠奸看得鼻清,尽管谁都知道良知自在人心!
我曾到万国书籍里徜徉。其实生活本不是一种书可以涵盖,只有边看边悟,甚觉无奇不有。因此博览群书必须把心门打开,引无数异彩纷呈进来,任由各种理由出彩,才不至于胸襟狭窄;见怪不怪,胸意方不窒息。读书是与学界大家畅快地交流,交流得越畅快越达到了释放的目的。至少在这方面我是这样想的,人的心灵是一个很大的神殿,是能容纳许多话语在里边。这里说话不用压低嗓门眼波的流动中也可以释放许多情理。自从认识到心灵比房屋大二十、三十倍的房间,门紧闭着,窗半开着,硬件好,软件更棒。人却不去迈进那门槛。不与书交流,书也不来敞开门槛请人进来,只好听任庸俗人等想要问天问地却在心门口打转转。假如积累力量打开心门,良知自在心中。错过心门,该悟出的淡了,薄了,甚至弥散。
据说天良自在心中是上天赋予人不学自明的道理,圣人更加肯定天道即人道,道在心中。人的本位良知却在向金本位转化,于人本位相去甚远,因而社会的物质繁荣付出了精神沦丧的代价!又据说落伍者看来是精神沦丧,而先锋眼中却是可喜的精神瓦解。但先锋们未能指出精神瓦解后应该诞生的新精神究竟是什么?有的先锋中的先锋则说,只需瓦解无需重构,凤凰涅槃是可笑的,凤凰只应焚毁,何必重生?(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