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的生日
作者/孙亚玲

我的父亲孙兴盛,生于1940年1月11日,逝于2021年11月18日,享年八十有二。在我的印象中,穷苦了大半辈子的父亲很少过过生日,至少在我们姊妹五个未成家立业前没有。用父亲的话说,他从小就没有过生日的习惯。在那个年代出生的农村人,大集体的生产劳动任务繁重,即使分田到户后,物质仍然及其匮乏,省吃俭用是父母最大的美德,养儿育女是父母最大的责任。父亲一生勤劳能干,在困难年月里,不但要赡养父母,照顾比他小22岁的弟弟,还要养育我们姊妹五人,的确是生活的苦涩有三分,父亲却吃了十二分。尽管如此,父亲对生活总是乐观积极的。今天是父亲的生日,我的心却被撕裂得很疼很疼。因为父亲在55天前离我们而去了。作为儿女,我们再也不能像往年那样,兄弟姊妹们欢聚在父母七十多平米的房子,一大家人开开心心的尽情说笑,尽情打闹,给父亲唱生日歌,陪父亲吃饭聊天了。父亲每年生日,都会提前给我们打电话,让我们不要来的。他怕他的儿女孙子们从各地,开车的坐车的过来,太辛苦太麻烦了。父亲,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您总是用宽厚仁慈的胸怀,无微不至的呵护着我们。
去年,2021年父亲生日的前两天,也是新冠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他是我们家的群主,在群里爱特大家:今年疫情蔓延,情况有点紧张,气氛中笼罩着新冠病毒的传播,望各位坚守岗位,不远离,不外出。特别是我的生日即将来临,大家不要来我这里,不聚会,就是防疫抗疫的好办法。那年父亲的生日,我们只能在微信群里给他说些祝福的话,祝愿他身体健康,生日快乐。前年,也就是2020年父亲生日的那天,父亲为了阻止我们,在家庭微信群里,两天前就发了信息,骗我们说他和我妈两人出去旅游了。我们姊妹们信以为真,也就商量着等过年的时候给父亲补上就是了。可偏偏就是这个善意的谎言,被父亲自己给戳破了。那天,父亲为了《作家摇篮》杂志能提前出版,亲自坐在电脑前排版时,一位签约作者的一篇文章需要我改正后的文件,父亲忘了自己说过的话,很自然的打电话给我,催我给他赶快发过去。我当时没在家,手机里没有储存新的文件,顺嘴说了句:急啥啊,等过两天再发不迟。父亲也是真着急了,说:我正在排版,急着用呢。当时我还没反应过来,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女儿就问我:“姥爷不是说他们出去旅游了吗,咋还能排版呢?”这句话提醒了我,立刻给父亲用微信视频通话打过去,才知道他把我们所有人都哄了,他根本就没有出去旅游,只是不愿意因为他的生日打扰我们罢了。
“但是今年的生日,我要用另一种方式来庆祝,把你们给我过生日的钱,用来给作家摇篮杂志的获奖作者们颁奖,然后再请参会的文友们一起吃个便饭,借这个机会,大家既可以相互交流,又可以鼓励他们继续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来。你们说,这样的八十岁生日,是不是很开心,更有意义呢。”
那天,参加颁奖典礼的文友们,有200多人。席间,父亲那饱经沧桑的面孔,在酒精的烘托下,如跳动的火焰一般,特别明亮光泽,面孔也变得年轻了许多。父亲在这一刻,是笑得特别开心灿烂的,似孩童一般,像花儿一样。这天,我特意的敬了父亲一杯红酒,这甜蜜的镜头,那美好的瞬间,永远的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成为了我记忆中的永恒!爸爸,因为我们的城市病了,您的两个儿子和孙子孙女们都被隔离在西安,不能来您的坟前给您磕头拜寿了,就由大哥带着我和三哥,给您献上您生前爱吃的水晶饼和蛋糕,还有母亲给您擀的长寿面。爸爸:我们阴阳相隔,您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我们永远都记着您,想着您,思念着您。
作者简介:孙亚玲:女,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陕西省散文学会创联部主任。曾先后在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和西北大学作家高研班学习。《作家摇篮》杂志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