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因为当了将近四十年记者的缘故,我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采访过上万多名各个行业先进人物,陈光标尽管不是最有钱的,也绝对不是中国捐款最多的民营企业家,但在我的眼中,他却是我最感动的公益慈善模范人物。为什么呢?
第一,二十多年以来,在我国每次发生的大灾又难面前,他是第一个不怕苦不怕累甚至死都不怕的民营企业家,每次都是冲锋在第一线,从这一点来讲他是最责无旁贷的公益慈善先锋官。










今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积石山县与相邻的青海省海东市三个县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受灾。为了帮助地震灾区民众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全国道德模范、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陈光标发起抗震救灾爱心行动驰援地震灾区。他不仅连夜组织物资采买、装车和发车,并将棉被棉衣6万件、手电筒5000个、方便面1000箱、卫生纸与卫生巾1000箱、日用药品100箱、发电机100台、20台大型设备等共计1300万元物资,装满了73辆大卡车,亲自检查安全无误,他就亲自带队驰援甘肃和青海地震灾区,用于受灾地区紧急救援,受灾群众生活救助、救援队伍支持等相关工作。这让我十分感动。







第二,从最开始时的捐款几千万几亿用真金白银到如今的捐赠物资,陈光标是最高调的一位也是最较真的这一个,要求把捐款捐物亲自缴到灾民手中的民营企业家。
两年前,我曾从古城西安飞到江苏南京,到陈光标的家中亲自考察了一番,发现6000多个(张)奖牌奖状证书被他整整齐齐摆在1000多平方米的房间中,另有5000多面锦旗,20000多条哈达,代表了他对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不懈追求,灾区政府和人民对他的褒奖和敬意。






“为什么不到银行直接汇出去就完事,干嘛非要送到受灾现场,你不怕死还是不放心?”面对记者的质疑,陈光标说,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各种公益慈善机构都有,但是,“与时间赛跑就是与死神比赛,我必须跑在它的前面!”他说,2008年汶川地震时,他在随时被山上滚下来的石头砸中、被泥石流卷走的瞬间,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做公益慈善事业必须争分夺秒!”他不愿意把自己公司辛辛苦苦捐出的善款因为拖延时间,让同胞们丧失了抢救的机会,更不需要被个别发国难财的贪官钻了空子去截留,所以他必须亲手把这些现钞分发到灾民手中,把购买的物资送到现场,只有灾民们感受到了真金白银带来的温暖,他才能与受灾的同胞心连心同呼吸共患难。因此,他每捐出的一笔款,一批物资,送出去时既要逐笔登记,落地时更要落实捐赠去处,究竟是那个县那个乡村某个灾民手中,他希望心中有数。这种“较真”也许在某些人的眼中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但陈光标就是一个标哥,他捐赠的任何善款包括物资,他需要的是落实到人,久而久之,他的这种较真给他带来了扑天盖地的麻烦,但他并不在乎,因为他说心中永远无私奉献就没有了任何愧疚,坦荡千秋。
第三,“凡我捐款捐物资的地方,我从不去那里做生意,要项目!”陈光标讲,做公益做慈善关键是真诚,不能做表面文章,更不能把公益慈善事业当成一种诱饵!所以凡他捐款捐物资的地方,他从不去那里做生意,更不可能伸手要项目,即使当地政府和一些被救挤的人找上门来,他也是一口回绝。
十多年前,当陈光标看到革命老区延安旱灾和贫困时,他先后六次共计捐款两亿元。十多年后,延安搞乡村振兴,江浙一批又一批民企到延安投资项目,陈光标知道后,却只帮助当地农民直播卖货,但卖出去的货款他一分不要全部给了果农,往返一趟一分钱不赚还自个赔上路费,当有人说他太傻,他却说傻了好,只要果农们发财就行。同样的道理,10年前,陈光标就向甘肃省献爱心,受到了当时的省委书记陆昊、省长刘伟平的颁奖和宴请,但他就是傻,不但没要项目,十年后他又捐了1300多万元的物资,有人讲,“他图什么呢?”



第四,陈光标自己在生活上十分俭朴,他帮助过的朋友包括灾民,99%都不认识。我记得我在南京见他之前,既不认识也没有任何业务往来。在他家中和公司见面时,他请我吃饭时就几个菜,十分简单,他的早餐甚至都没有两百元,有一次我粗略算了一下也就几十块。无论是办公环境还是家庭住宅,与现代的中国普通城市居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就连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叫“陈环保”,一个叫“陈光盘”,也是他给改名的,干的也是普通人的工作,并不像许多大佬,子女不是公司高官就是生活特别高大上,一年四季出入特殊场合。最有意思的是陈光标在响应国家环保节能减排和光盘行动时,首先从自己做起!而做乡村振兴帮百姓直播卖货时,他就成了抖音里的网红,别人卖货疯狂的赚钱,他帮延安果农卖货自己贴上食宿和往返路费。就连我儿子在北京工作时,因为工作压力大、脸上长痘、不会照料自己的一日三餐,他也要借出差到北京时,带他到美容店“收拾”一下。儿子因为与他不认识,刚接到他的电话时居然问我,“你就一个小小的老百姓,我是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小职员,他会来见我?不会是骗子吧?”我反复强调一下,他这个人同普通人并无二样,儿子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一个全国叫得响的大佬会见一个陌生的刚刚毕业工作的学生。其实过了之后,儿子对我笑着讲,“陈光标就是一个农民的孩子,有时候真好玩!”虽说见了一面,但陈光标却成了他们九零后、零零后这代人的偶像。儿子讲,他们单位的许多人总是好奇的讲,别人赚钱后不是大吃大喝就是周游世界去潇潇洒洒,而陈光标赚钱后仍然是一个很穷的小老板、普通市民,“因为他赚的钱也不留给子女,而且公开讲,百年后百分之九十九的资产要捐给国家,这世上真很难见到这么傻的傻子!”于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中国成千上万的民营企业家,为什么不能涌现出一千个、一万个、十万百万个这种“傻子”呢?
其实,像学雷锋做好事一样,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同样的道理,一个民营企业家做一年两年公益慈善事业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下去。不论陈光标是高调还是低调,他已做了三十多年,希望全国所有的民营企业家如果都能坚持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我想,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一定会让国人刮目相看翘起大拇指的!从这一点来讲,标哥,你最棒!(李长征 陈永利 王贝贝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