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罗颂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热爱诗词,诸多诗歌发于网络平台。
◎《驱贼灭寇》(原创)
◆罗颂华(内蒙古)
驱逐列强,消灭贼寇。
保我大好河山。
强军强国为根基。
炎黄华夏,团结一心。
御强敌保家园。
视列强如同蝼蚁。
中华神兵,战胜强立。
横刀列阵拒敌。
力歼来犯侵略者。
■无 题
老夫少小便自狂,
一手托日,一手拎月。
天下无暗逞光明,
地上万物复兴。
■听 雪
亭上听雪飘校园,纷纷扬扬蒙胧。
白日遍地白茫茫,
雪厚云低,鸿雁叫小湖。
夜暮听雪窗外飘,学院楼灯光。
图书馆灯明瓦亮,
一宿通亮,夜读靠拼博。
◎《往事回眸(原创)
一九六六年初冬,
正是文革期间。
海拉尔市第一派出所,
从海四中抽调几名学生,
协助派出所搞外调。
任务幸运地落到,
我们七位学生头上。
五位男生,两位女生。
寒冬十一月,风雪大草原。
即使是海拉尔的初冬,
亦是零下十几度的天气。
七位学生,从海拉尔出发,
执行从东北,到山东的一次外调工作。
首站是途经齐齐哈尔,
直奔莫力达斡尔族旗依安镇。
莫旗公安局某派出所,
找来三匹马拉车,送我们去依安镇。
三、四十多里路程,一车十人。
赶车车老板,外加两位被调查人。
这在当时,并不明白搞外调,
为什么要带领受调查的人同行?
后来才明白,
这是识别真假的最佳方法。
被调查者通过面试,一目了然。
避免造假,产生冤假错案。
在白雪皑皑的土公路上颠簸,
坐久了冻手冻脚。
只好下车,走一段路,再坐一程车。
道路曲折,途经十几个乡村。
莫力达斡尔旗的庄稼地,
尽处是站立的包米杆桔,谷草垛。
地势平坦,间隔茂密小山林。
好一派富裕农村好景况。
外调任务很简单,
到被调查人员的原籍;
合实是否是当地人,有无亲属。
由当地乡村大队,
公社出具手续证实。
这家两口子,女方是依安某村人。
男方是山东维坊人,
自然是先东北,后山东依次查实。
乘坐大半天马车,
直到下午晚霞低沉,才到达某村。
调查组女组长,首先向村支书,
递交了介绍信,说明来意。
之后村支书安排我们的食宿问题。
村里没有旅店,宿舍,
只好在村委会食堂就餐。
支书带我们走进村委食堂,
食堂简陋,两口大铁锅。
食物简单,大半锅土豆炖白菜,
大半锅焖小米饭。
许是长途跋涉,从未经历过这般长途路程。
大家好生饥饿,于是大碗菜,
大碗饭吃了起来。
好象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饭菜。
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又香又饱。
这不免让我想起中学学校的食堂。
学校是定量,菜饭吃饱是饭量小的学生。
这村委会的饭菜,既不定量,
任你往饱了吃,很是自由随意。
女组长掏出钱,欲交伙食费,
村支书说道:村里招待公差,不收费。
况且你们都是学生,这是村规。
我们走出村委会小食堂,
随村支书去村民家住宿。
门口不远处的几株山梨树上,
依旧挂着几十颗冻山梨,两只花喜鹊,
朝着我们喳喳喳,喳喳喳,
似乎唱着晚霞欢乐曲。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