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寒夜临夏强震举国军民速救援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综合新华社12月19~20日凌晨消息: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柳沟乡距离县城约8公里。截至12月19日12时00分,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共记录到余震306次。据报道,此次地震发生于当地摄氏-15℃左右、居民正在熟睡的严寒子夜。突如期来惊天动地强震造成当地部分山体移位、坍塌、滑坡,造成许多民房裂缝、倒塌。截至2023年12月19日16时50分,地震已致127人遇难,造成甘肃甘东南113人遇难、青海东北14人遇难。
鉴于地震灾情严重,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管理部迅速将国家地震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应急管理部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时间对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开展搜救,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务院总理同时作出救援批示。
12月18日23时59分,一场突如其来的6.2级地震袭击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及其周边地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房屋毁坏,部分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受损。加上近日寒潮来袭,救人、保障刻不容缓。
地震无情,人有情!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紧急指示,中央多部门迅速行动,甘肃省和青海省快速响应,当地解放军与武警官兵第一时间空投灾区现场救援灾民……中央和地方、军警与地方应急部门投入全部力量,社会各界积极响应,救灾机制第一时间,高效联合运转。一场与灾情交火的战斗于子夜瞬时打响……。
据报道,12月19日0时30分许,新华社记者从甘肃省会兰州市出发,兵分两路赶赴灾区。在前往灾区的路上,记者看到天上,一架架军用飞机轰鸣着在夜空疾飞灾区中心……。地面高速公路上,一辆辆红色应急救援、医疗救护的车辆从甘肃多地驶出……。在临夏州州府所在地通往积石山县大河家镇的高速公路上,记者但见,警灯闪烁,警笛呼啸,一场守护生命的接力赛正在急速进行。
经过3个多小时的“夜行军”和“急行军”,记者抵达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家镇坐落在黄河岸边,是甘青两省交界处的一个小镇。记者19日凌晨在大河家镇陈家村看到,地震造成电力中断,整个小镇漆黑一片。在部分路段,电线因强震而垂落在地上,部分房屋倒塌,碎玻璃、砖头、石块散落到街道上。饥寒交迫的村民们被救援队披上各色棉大衣,迅速疏散到相对开阔的地方,数十辆应急救援车辆和救护车正在救援。
震中临夏州积石山县灾区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2793米。加上近期北方大幅降温,大多为零下10~15℃,为救灾工作增添了难度。
12月19日凌晨4时许,有记者报道,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陈家村一名埋压在废墟下的人员被甘肃消防救出。接着,多个村子传来被困人员及时得到救援脱困的消息。截至19日15时,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现场消防救援力量累计营救被困人员67人,转移疏散685人。截至12月19日19点30分,甘肃及青海震区已全部恢复供电。
笔者今天(12月20日)凌晨获悉,目前,甘肃东南/青海东北交界的震中匹临夏州积石山县,及周边地震灾区的抢险、救援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震区隐患排查、群众避险安置、受损设施修复工作已全面展开,一场人与生命的救援拼抢决|战正在进行……。为此,特赋《忆秦娥》为评为纪。
寒风烈。
甘东临夏惊天月。
惊天月。
强震六级,
灾民伤别。
神州连夜救生协。
军兵空降挥师捷。
挥师捷。
争分夺秒,
人命关切。
一一2023年12月20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