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2023年太极拳传承发展大会在太极文化的重要传承区、太极拳发源地——温县陈家沟正式启动。本次大会重点打造“太极+”的概念,通过依托于“太极”思想的跨界融合,彰显太极包揽万象的文化精髓。未来,太极拳将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太极拳的破圈传播。

摄影 徐宏星 黄福兴
此次活动是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下,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焦作市人民政府主办,焦作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温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焦作市政协副主席、温县县委书记杨磊在致辞中提到,2023年太极拳传承发展大会的举办,既是助力省委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品牌,也是助力市委打造“世界太极城·中国养生地”的具体行动。

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太极文化研究室主任、《世界太极拳蓝皮书》执行副主编苏敬斌在致辞中提到,太极拳是中国人和谐生活方式、中华文化的具体体现,在国际上有着很高的认同度和群众基础。它契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自信自强。“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这是中国武术界脍炙人口的响亮口号,太极拳一直被业界推崇和公认的功能是可以修身养性、增强免疫力、提升生命力。

焦作市政府副市长程宝成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焦作市大力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积极打造高能级文旅,以国际化、高端化为方向,致力于打造“世界太极城·中国养生地”,推动太极拳文化事业繁荣和产业发展,持续擦亮太极圣地的城市名片。
随后,河南省文旅厅二级巡视员吕承俊等共同启动2023年太极拳传承发展大会暨申遗成功三周年庆典系列活动。

当天活动中,庆祝太极拳申遗成功三周年全球快闪视频正式发布,《焦作市太极拳保护和发展条例》即日正式施行。据介绍,这是焦作市制订的首部涉及历史文化保护领域的法规,也是我国首部关于太极拳保护的法规,必将为太极拳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其中第八条明确将每年12月17日所在周定为焦作市太极拳保护宣传周。
此外,大会还进行了太极拳实验室有关视频发布、《陈王廷创拳》咿啦绘本故事展示及keep太极拳课程发布等。据介绍,太极拳实验室是在2022年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温县人民政府、河南理工大学为推动太极拳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自主创新等而联合组建,于2023年建成投用,为太极拳发展、保护和传承提供有力保障。“咿啦看书”借助动画书,用更新颖、更直观、更有趣的方式使太极拳走进万千家庭。时下最热运动APP“KEEP”则打造了一系列年轻、潮流的新太极系列课程,让大家足不出户、轻松入门、领悟太极魅力。

活动期间,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太极拳展演、非遗舞蹈耍老虎和太极拳大胆融合的《太极耍虎》、沉浸式情景歌舞表演《美丽的陈家沟》等节目精彩上演,现场以广博的视角、绚丽的色彩、动人的演绎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据了解,与启动仪式同步开展的系列活动包括“我跟大师学太极”公益培训活动,由太极拳七大社区组织国家级传承人8人、省级传承人20人、市级传承人50人,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公益教学活动,传授太极拳套路、拳理拳法,举办以健康养生为主题的系列公益讲座;太极拳保护和发展成果展,组织开展包括太极拳“六进”成果展、非遗工作培训、非遗主题展览展示、主题摄影图展、特色短视频展播等宣传周活动。

明末清初,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创编的太极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至今已传播到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习练者达数亿人。自2020年太极拳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温县坚持高标谋划、高位推动,改造提升了太极拳祖祠、太极拳博物馆、杨露禅学拳处、东沟等人文景点,精心打造了“印象·太极”沉浸式精品演艺,陈家沟景区入选2022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今年8月份太极拳荣登国家名片、特种邮票正式发行。特别是今年9月份在焦作市“一赛一节”期间组织了太极·说唱对决赛,吸引游客2.4万人次,进一步提升太极拳、陈家沟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共享太极,共享健康’,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太极拳及太极文化,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温县将持续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持续加强‘太极文化’品牌推广,高标准规划、综合性提升以陈家沟为核心的国家级康养旅游度假区,让太极拳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动人的魅力和光彩,为坚定文化自信、赓续历史文脉贡献太极智慧和温县力量。”焦作市政协副主席、温县县委书记杨磊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