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回家》
作者:高新文
吉林省洮南市东升乡兴泉村是我岀生地,生我养我的地方,老家。
我1953年出生,读小学在村里,读初中在乡所在地。1971年我到省农机校读书,1973年8月毕业被分配到白城地区农机局工作。
老家距离白城往返200公里。1999年,我父母搬迁到白城市近郊…洮北区东风乡工农村。打那以后,我就很少回老家了。
近日,应我妻侄之约,我女儿开车,拉着我和老伴回去吃杀猪烩菜。

从东升乡政府所在地下公路,再行车不足3公里就到我妻侄家了。进村后,我万万没想到,村容村貌变化太大了!过去的土路全部修成水泥路,道路两旁有树、有排水沟、有路灯、有垃圾箱,家乡的父老乡亲都住上了砖瓦房,吃上了自来水。各家各户院子里有的停放电瓶车,有的停放摩托车,有的停放小轿车,有的停放大马力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

可是村里人少了,我问妻侄,他告诉我:现在,党的惠民政策好,村民可神气了,不愁吃、不愁喝、不愁穿,孩子有书读,看病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出义务工、建勤工和劳动积累工,免交农业税,还给粮食直补。而且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承包地从种到收全部机械化。
种地用“铁牛”①,劳力往哪投?多数人进城了,有的打工,有的开饭店,有的经商办企业,成为小老板、民营企业家…。

吃饭时,饭桌上摆满了杀猪菜,还有各种青菜,不吃白饭②吃粗粮,白酒、啤酒和饮料样样有,讲营养、讲保健。千好万好还是党的政策好!感恩新时代!感恩共产党!
注①现代化农业机械;②大米和白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