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墨书香原创《诗書画专辑》【大中华国学总院(总第33期)】弘扬国学
(本辑书画为《笔墨书香(兰儿)手绘书画真迹》)
【作者简介】
笔墨书香: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音乐,文学,摄影爱好者。
【冬日漫步,抒发情怀】
文★笔墨书香(兰儿原创)
冬,踏着霜浸的红枫,昂首挺胸,迈着气定神闲的脚步从从容容的,悠然自得而来,没有看出一点犹豫的样子,虽然好多人还沉醉在享受秋的硕果累累和五彩斑斓中。流年暗转,光阴偷换,不知不觉中,秋的美好,秋的五彩斑斓已成昨日的追忆,留给我们的只剩下一个淡淡美丽的背影。

过往的时光总是在清瘦的指尖滑过,而记忆的长河也总是在岁月的绵延中,淡去了一笼昔日的年华。走在浅冬的街道上,萧瑟的风,撩拨着忧伤的弦韵,吹来阵阵寒意。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有多少的芳年华月,都悄无声息地遗落在了昔日如烟的往事里。

冬日漫步,最美便是,江南遇雪,一枝红梅,开作半阕词,一把骨伞,撑开一行诗。我想做一个韵脚,滴滴答答,与你眷恋,并肩而行。日子,走在平平仄仄的时光里,坐在声声慢慢的老翠色处,依在层层叠叠的花影里,攒在清清凉凉的往事里。

站在季节的转角处,回首凝望,那些曾经珍藏的往事,如山间清爽的风渐渐消逝,那一埂埂的笼上年华早已谢了芳年华月。而那清瘦的指尖,至今仍还留有那一剪刻苦铭心的温柔。人们都说:流年似水,一晃就老了染指流年,可你的倩影至今仍然温存在我那清浅依稀的时光里。

都说烟雨里的江南,是带着诗情,带着情歌,带着秀气的。在诗人的笔下,就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儿。画里,那一弯秀丽的山水,透着江南的风骨,给人一种素淡的美。是梦的故事,让我在春天的江南里徒步行走。沿着老街的青石板路,眼前那高低不一样的楼房,在阳光下静静地矗立着。小巷里,有着风轻轻吹过的印记。墙边的草,经过了冬天落雪,在柔和的春风里露出了芽儿 ,长出了嫩嫩的叶。墙边的青苔 ,也渐渐变绿了,一片片,就像是画布上的墨印。

江南的小桥下,溪水轻轻地流淌着,就像是唱着春天的歌。 庭院深,杨柳堆烟几许;夜静深,无风莲叶响;山空深,清泉石上流;冬意深,冷月瘦黄昏。而人一生,走在一份深意里,喜乐与哀愁,都在这一份深里,淡成云影,一墨托于远山尖,挂着,然后被岁月的某一场风,吹尽。

日子,是绝口不提的心事,秋风起时,明净如初,寒冬来时,晴雪如诗。如青瓦落霜,有白露待嫁;如秋风绝响的碑铭,在雁阵里相送,又在故纸堆里泛黄。像清风带来一片花影,像烟雨带来一个江南,光阴带来一位诗人,提笔,写下季节苍白的韵脚,写下年华无声的苍老。撕下一页旧历,时间不知不觉到了年末,心上一瞬袭上一层凉意,仿佛是一场雪落,一地白,一切都静了。花,静在画中,你静在往事里,我静在回忆里。

这个冬天,人们其实已经差点忘记了它的来或不来。往日川流不息的马路上,行人匆匆;少了许多拥挤,倒也清静。公园里树上的落叶纷飞,人也很少。只是秋潮换冬潮,潮水依然,人群面孔不同而异。愿在一个午后,有冬阳盈窗,有婆娑的影,一枝梅,一段摇曳的前尘,一盏茶,一怀曼妙的禅意。
路过春之明媚,夏之繁华,秋之静美。一回眸,一驻足,已是清浅的冬。四季流转,岁月更迭。只觉时间真的好不经用,一眨眼便是一天,一回头便是一年,一转身便是一辈子。时光匆匆,究竟去了哪里?在泛黄的叶子上,清晰的脉络记录着悠悠往事。在石板的青苔上,点点青绿,晕染着苍凉的心事。

陈继儒 《小窗幽记》:时光,浓淡相宜,人心,远近相安。流年,长短皆逝。浮生,往来皆客。我在流年外,青春湿了鞋袜;我在流年里,少年荒芜墨发。我和我并行,在流年里,在流年外。春三月红妆,夏三月翠袖,秋三月松风,冬三月雪衣。每个寻常日子,荆钗布裙,素而妖娆;每段平凡的岁月,烟视媚行,淡而倾城。

曾经年少,觉得桃花是信笺,春风吹送,三月四月开重葩,五月满纸最情浓,一轮月,一阵风,一个自己的朝代。待之后年岁渐深,才觉得那一树一山的桃夭,零落骤如雨,去意定,狂风一样的,如堆砌的诗篇,丰腻,甜美,但不容余地地离开。时光走过,墙就有了心事,就像一页纸上的江南,默默在心,便有诗意,也透着一点旧;就像一个人的名字,念念在唇,便有暗香,也透着一点凉。

岁月多少心事,年少说愁的孤独,独倚高楼的惆怅,无语东风的闲愁,白发看花的散淡。回首望流年,季节的风,散作轻烟,岁月的雨,凝为光影,夜色阑珊,凭谁问,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所有的尘烟,留在尘世,所有的热闹,留在人群,记忆被风干的地方,是不为人看见的忧伤,是不语深情的往事。历经风雨,人也应该变得不再浮躁,呈现给别人的应该是一个厚重,踏实,值得信赖,交往的人。

生活中难免出现逆境,人生道路虽很曲折,却很美丽。只要你细心观看,就能饱尝沿途美景。在人生道路上,走上坡路要昂首阔步,走下坡路要谨小慎微,走阳关道要目视前方,走羊肠路要俯视脚下……人生是一场体验,四季是一场轮回,就像眼前的景色,一切从浅,到深,再从深,到浅……

生活随简,日常随喜岁月,与光阴相安无事似的,不惊扰一个人,不忧烦自己一个人的孤独,那么从容。桃花流水,不出人间。云影苔痕,自成岁月。把书架上的书,抚摸一遍,把走过的路,轻轻踩过,把那些开着的花,皎洁着的月,那些几程的山,几程的水,那些草香木香,都一一怀想过,然后于自己的日常中,自成篇章。流年,长短皆逝。浮生,往来皆客。浮在花光里,如画旖旎;坐在书页上,如诗行婵娟。

讲些旖旎的往事,六十年间诗万首,谁是你写不出,也吟不下的最后一首无题的诗。此间人生,佛事,不过是你我相顾无言的情分,却是一行白鹭,一行“思无邪”。一朵云,任它老,老了就掉在墨客画卷里,流成溪;掉在老僧睡石上,落成枕。一片月色,任它老,老了就住进春江花月夜,青丝为弦,等人弹唱;住进李白的酒杯里,清心为歌,等人伴舞。

初冬静美,美得如诗,如画。我在画里看四季,看山水,看到白雪皑皑,大雪纷飞。冬日初浅,我盼望雪花早日来临。雪花是一朵清芬的花,无论是开在高山还是开在平原,它都能使大地洁白,它都能把尘埃掩盖。雪花,它是一朵淡雅的花,无声却有情,无果却芬芳。而我是最热爱它的那个人。

冬天的静,不是耳边无声,而是无争;冬天的净,不是身上无尘,而是无染;冬天的清,不是人生无念,而是无贪。随一条山径,花迎鸟语,云送风清,走得优游自若;随一首诗词,温软细腻,婉转流丽,美得怡然自若;随一颗喜悦心,优游自在,清净明了,活得晏然自若。

岁月如织,辗转过多少千山万水,记忆深深,又有多少个梦走过跋山涉水。那清晰的足迹仍然留有你那一行深浅不一的行迹。长路漫漫,你的风韵依然犹存在我那深深的岁月里,只是在我的岁月里淡去了一抹绿茵苍蔓的芳香。风,轻轻的掠过,掠过这曾经风花雪月的浪漫。我总是倚在岁月的路口,聆听过往的红尘在耳畔轻轻的呢喃,或许,你也会和我一样,也在另一个岁月的路口,也在聆听红尘在耳畔轻轻过往的呢喃……

当雪花纷纷扬扬来到大地,我会激动,如顽童一般,在雪地里潇洒走一回。一季雪落,一朝花开,雪映红梅,红梅傲雪,这样的情景,只有在冬日里才能展现。眼下初冬,冰雪还未来临,我倚着柳树,向大地诉说着我的纯洁和澄澈,用豁达的心,向大地吐露我的情感。

时光,留不住昨天,缘份,停不在初见。有时,一别便是一生,该遇见的,终会遇见,该离开的,亦会离开。命定的因缘际遇里,我们真的别无他法,时间过滤下来的,都是最真切的深情,岁月沉淀下来的,都是最温暖的感动……愿你不念过往,只慕余生,在时光里享受温暖,在流年里记住花开。愿远行人,都能看见最美的风景,愿归来者,最终等到最美的风景。愿往后余生,且共从容,春折一枝牡丹,夏饮一盏清茶,秋寻一山红叶,冬候一窗风雪!

《大中华国学总院》简介
《大中华国学总院》(以下简称《国学总院》)成立于2023年10月8日,目前已组建7个直属分院,即《国学总院1分院》(绝律分院)、《国学总院2分院》(词曲分院)、《国学总院3分院》(散文自由诗分院)、《国学总院4分院》(楹联分院)、《国学总院5分院》(红楼分院)、《国学总院6分院》(书画分院)、《国学总院7分院》(小说),7个分院先后都创建了自己的微信群,并分别引进了当代网络优秀、活跃且有一定成就与影响力的人才。
诚邀天下有识之士加盟!
《大中华国学总院》机构设置及其组成人员名单
总院长:杨忠科,墨香佳人(兰儿)
副总院长: 张妙竹,夏森然,林国明
副院长:墨语飘香,杨长荣
直属1分院(绝律含古风)院长:渴望
直属2分院(词曲)院长:张妙竹
直属3分院(散文、自由诗微诗)院长:李天祥,副院长:陈忟怡,邢子墨
直属4分院(楹联)院长:谢英俊,林国明
直属5分院(红楼诗社)院长:兰儿
直属6分院(书画)院长:李建春
直属7分院(小说)院长:陈忟怡(暂代)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