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笔者志清12月6日凌晨,综合新华社上海连日消息 ,党和国家中央核心领导同志近日(11月底~12月初)专程来到中国长三角世界超大城市上海考察。这次来,他心里装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个事关中国发展全局的大战略;装着加快建设“五个中心”,这项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同时牵挂着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大事小情。
笔者在之前关注了“长三角筑大格局”、上海承建国际“五个中心”龙头之后,今天注意11月28日至29日,党和国家中央核心领导同志在上海市考察调研。此行的考察点之一是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
据报道,上海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着眼到沪工作人员租房“远、贵、难”痛点,重点向建筑施工及环卫、绿化、快递等行业一线职工定向供应“价格公道、服务到位”的租赁住房和床位,为城市一线工作者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提供多元化的配套服务。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彰显着“城市温度”,也是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探索与践行。
笔者记得4年前,2019年11月2日,中央核心领导同志在上海市杨浦区考察时,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那天,站在杨浦区滨江公共空间滨江栈桥上,他感叹“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了如今的‘生活秀带’”,并语重心长地说:“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笔者还记得2020年11月12日,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中央核心领导同志再提“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指出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笔者想起《说文解字》中说:“城,所以盛民也。”“人民性”正是人民城市的根本属性。一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在城市里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
笔者还记得这些年来,中央核心领导在全国各地考察工作,不忘深入平民百姓中间细心体察民意,共商民生的点点滴滴……。
笔者注意到,此次上海考察,中央核心领导同志在擘画“长三角”重大战略布局、委托大上海承建国际“五个中心”使命时,始终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
笔者志清深感,推进中华民族百年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全军、全国人民同心向望的宏伟大蓝图、矢志不渝的大文章。上海,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领中国改革开放风气之先,见证无数浪奔浪涌。必须把上海未来发展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上海要不辱使命,始终坚持践行、实施、推进党中央赋于的承建国际“五个中心”任务!有大视野才有大格局,有大格局才有大作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把上海这样一个超大城市建设好、治理好,既要有大格局、大思路,也要有精细化思维和‘绣花针’功夫。为此,特赋《人月圆》为评为纪。
长江万里龙头跃,
江浙沪皖依。
筑强三角,
中心上海,
华梦圆时。
蓝图绘就,
大藏格局,
小锈针携。
衣餐住行,
民生安逸,
初愿和颐。
一一2023年12月6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