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邹新社
●李拴文(陕西宝鸡)
来源公号:甘棠遗爱

邹新社老师最近撞了大运,居然好事连连:先是宝鸡市作协主席团常务会议上一致通过,吸收18名作家为宝鸡市作家协会会员,邹新社老师便是其一;前几天,又传来好消息——邹老师的新书《闲谝宝鸡》又要付梓。这等好事连连光顾一位作家,他不欣喜欲狂才怪!
邹老师于我亦师亦友,他的作品我间间断断地在他的微信朋友圈及公众号“甘棠遗爱”上读过。在送上热烈祝贺的同时,将我记录在微信朋友圈与邹老师几次交集的4篇短文每篇加个了小标题,略作修改,整理成文。希翼在您翘首期盼《闲谝宝鸡》的过程中,对书的作者有点滴了解,您或许会因此而更喜欢《闲谝宝鸡》。


一、初遇
人常说寒冬腊月,2022年的腊月并不怎么寒冷。过了腊月十五,旧历年的气氛被渐渐唤醒。首先是商家挂上了红色的招牌,发起了各种促销攻势,年的脚步真的近了。毕竟是冬天,冷风吹起,依然凛冽,疫情渐消,仍觉时光漫卷着苍桑。
城市依旧,却少了几分吵年锣鼓的热闹。
仅有一面之缘的微信朋友邹新社得到了一本宝鸡扶风籍作家汪润琳的长篇小说《红腰带》,匆匆读完,在一个西风凛冽的下午,给我送到小区东门,令我感动之至。那几天,我一直沉浸在《红腰带》的世界里。日子也这样匆匆而过,习惯了从文字里观察世界,了悟人生。
扶风籍作家汪润林老师将所见,所遇,所思,所想,所悟,所得,诉诸于笔端,流淌于他的作品中,蘸着作者的心血,染成了一条血色的《红腰带》。我没有那种读书一目十行,只在故事中揪心或憨笑的本领。读一段后总要掩卷沉思半晌,故而读得很慢。多年来养成了这种习惯,只有在这时候才觉得,惟有静下来,用文字梳理日子和人生的迷茫,才能更清澈,更理性,更深层次地梳理情绪和思想。才能洞照自身和岁月的暗淡,轻寒,澄澈,或者明亮,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葳蕤和意趣。
我且在这冬日暖阳下,掩卷,背手,漫步,思索,依然觉得这日子过的还是浑浑噩噩,又想不岀一种别样的活法。
人们像醉酒一般,抢完布洛芬,连花清瘟胶囊,又抢蒙脱石散、氟哌酸……这世界怎么啦?不能一味的归罪于奥密克戎吧!
暖融融的太阳晒得我有些昏昏欲睡……

二、共享
心的散乱常常导致目光迷离、神情涣散,我知道这是失去了自己的神明。无奈了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凝神度日。终于有一天,我发现有的书会让我的心更加散乱,犹如李白所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书还是要有选择的读。
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吃惯了面皮、臊子面的肠胃,是不能长时间接受海鲜和洋餐的。我选择了读本省作家的书,柳青的《创业史》、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让我爱不释手,一遍又一遍地读。我还专程去了柳青的皇甫村、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清涧县,当然也去了贾平凹的棣花镇。“刘高兴”嫌我没买他的书,居然很不高兴。
本市作家赵韬老师我是先闻其名,后读其书的。其大作《荒岛》使我读、圈、点、划、抄了许多,特别是记录展现近代部分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常常把读书比作吃饭,也有不知道该吃点什么的时候。汪润林老师的长篇小说《红腰带》读完后,很想和这位送书的邹新社朋友坐坐,便试着约他。因为他还在上班,能赴一位籍籍无名的老人的约吗?我很没自信。便小心地提议让他选择时间,选择地方一起坐坐,顺便还上《红腰带》。
孰料他回答的很痛快:“择日不如撞日。今天,下午下班后,你小区旁边的‘老孙家羊肉泡馍’二楼,我带一瓶酒,咱俩小酌几杯。”我赶紧告诉他:“我从不喝酒,酒就不带了。”
那天下午六点的时候,我提前到了“老孙家”,找了一个临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两盘凉菜,留下菜谱准备让他点热菜。很快他就到了,没有多少寒暄。也不点热菜,要了一碗羊肉泡馍,叮嘱服务员分两碗盛,很显然他准备和我分吃一碗羊肉泡馍。他自己去吧台要了二两一瓶的白酒,自斟自饮,我以茶水相陪。
凉菜和羊肉泡馍的优劣,我不知道,估计他也不知其味,两人倒是相谈甚欢。
从他曾经是一个数学尖子生,军校理工男,怎样一步步被逼上写作之路谈起,谈得坦率,畅快。我更是听得入醉如迷,仿佛在听一部励志小说。
言谈中得知,他在转业前曾把在部队期间公开发表的军事学术论文汇集成一本书,有23万余字,他却只字不做推介和炫耀。他的“闲谝宝鸡”系列作品集结成书的事在我的一再催问下,他才略作剧透,正在逐篇修改中,准备集结成册,年底前印刷。我则真心期待中!
后来,他又给我推荐本省扶风籍,现旅居扶桑的作家亦夫的作品。回家后,我便绊倒在亦夫作品的世界里。虽手头没有亦夫的书本,好在他的短篇小说集,散文随笔集都在“喜玛拉雅”上有播讲,我便连岀门散步都戴上耳机,透过亦夫的视觉,看这个迷离的世界。
更让我迷离的是这位给我送书,又俩人分食一碗羊肉泡馍的朋友身份。从他当晩言谈的广博,见识的深度,我预感,此君绝非一般“码字工”!百度一下,才知他从21军正团转业至宝鸡市政府机关工作。这二两白酒两盘凉拌菜,两个人分吃一碗羊肉泡馍的待遇,可见他是一位务实、没有官架子的领导。
想起了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一句话:“人生像群羊,哲学家是牧羊人,而文学家至多算牧羊犬。”我深为此言的精辟而钦佩!
给我荐书的这位朋友,属牧羊犬,也是牧羊人。用他的言行,作品,时不时的把离群迷茫的羔羊驱赶和带领到那水草丰茂的草原。使人生不再迷茫,眼光不再迷离,心不再散乱。

三、岀汗
传统文化中,中医学是一门绕不开的分支。任何想以现代“科学”否定中医学的喧嚣都是徒劳的。天人合一,与自然同步的中医学理论是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方医学永远都无法参透的。中医是医学,也是哲学。西方的“扬汤止沸”与中医的“釜底抽薪”,不可同日而语。“冬病夏治”“脾胃不和,问责于肝”“伏天吃羊肉,喝羊汤”的中医理论“金发碧眼”是看不懂的。
而邹新社的“闲谝宝鸡”系列文章,把宝鸡三区九县谝了个遍。清姜路、群众路早己通向了他的“闲谝”系列,之后,他的笔触又伸进了宝鸡峡和冯家山水库,伸进了我们同岭人记忆深处的供销社。他亦文亦仕,勤奋朴实而严谨。在这赤日炎炎似火烧的伏天里,适逢周末,约我和他的一位凤翔籍战友继续去老孙家吃羊肉泡馍。他俩吃泡馍,喝烧酒,我掰馍。说写作,谝文学,透出一身汗,快哉,舒坦!时光竟偷偷溜走了两小时半。
若想更多了解这位朋友,请去百度一看。

四、书名
昨日,陪邹新社老师作客“远山书屋”,喝茶,闲谝,议岀书。他恭请我市书法大家何俊峰老师为其新书题写书名。
整个下午都在谈论邹老师即将岀版的新书《闲谝宝鸡》的装帧和封面设计。邹新社老师行伍岀身,军校学的是弹药工程专业,虽军旅多年却始终从事文字写作工作。近二十年的俯案笔耕,生生把一名“理工男”嬗变为一名“码字工”。他转业家乡后,走一处,写一处,说是闲谝,却有粉丝数万。有粉丝说:“闲谝不是空谈,咱谈的是正事。闲谝绝非乱谝,咱谝的是正史。那山那水那群人,乡愁城愁古今愁。”
正事闲谝光阴易过,不觉已是晚霞如火,已到下班时分。邹老师约来战友霍繁贵,此人半世戎马倥偬,驾机蓝天翱翔十多年,也转业宝鸡市政府机关工作,现任宝鸡市传统文化促进会讲习团团长。他又约来宝鸡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同是军人岀身的万邦书城毛智英总经理,这位文坛绅士深谙岀版界的规则,为其指点了诸多过关冲卡之秘笈。
我们一行在金色夕阳下,带着一抹优雅的议题,议论着,闲谝着,轻轻地上了北塬。
闲谝宝鸡,夜游西府老街,别有一番清幽中的儒雅。
人常说:“相约不如遇见。”走岀“西府书院”,居然遇见了《宝鸡日报》文艺部主任,当红诗人白麟,这位阳光的现代派诗人,身上没有一点古典派诗人的忧郁。一番寒暄交谈,有如春风拂面。
昨天的所有遇见,我已视做岁月的珍宝——务必记录在圈。
这些记忆如同璀璨的宝石,在我自惭形秽的岁月里,在我日渐沧桑的记忆里,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时刻铭记这些美好而愉快的瞬间,让那些温馨的回忆如同繁星,永远点缀在岁月的夜空。

作者简介:李拴文,别号山城拙夫。男,宝鸡市人,退休闲人。曾读书,教书,进工厂,办工厂,皆浅尝辄止,终一事无成,羞于提及过往。一生好读书,诸事皆废。喜读《红楼梦》,亦喜读本土文学。热衷于和本市作家们厮混,听其聊创作,说掌故,谈文学,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已至,仍嘻嘻哈哈度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