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悼美国百岁传奇外交家基辛格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11月30日早上,新华网、央视网援引路透社最新消息,美国当地时间11月29日基辛格联合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当天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与世长辞,享年 100 岁。至此,这位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外交家,终于为他的百岁传奇人生划上了句号。
资料显示,基辛格1923年5月27日生于德国菲尔特的一个犹太家庭,1938年因逃避纳 粹对犹太人的迫害,随父母迁居纽约。1943年他加入美国籍,不久应征入伍,在美国陆军服役。在军队中,他有幸遇到了同是德国裔的列兵克雷默尔,后者成为发现基辛格的第一个伯乐。在他与基辛格的初次交谈中,克雷默尔就认定基辛格是一个天生的奇才。
在1968年的美国总统竞选中,基辛格被纳尔逊·洛克菲勒看中,并担任其竞选的外交政策顾问。但是后来尼克松却战胜了洛克菲勒,获得了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并最终赢得了大选。在竞选中,基辛格曾经把尼克松骂得狗血喷头,但是尼克松却不计前嫌,他看中了基辛格的外交才能,他决定聘请基辛格担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并成为发现基辛格的第三个伯乐。1969年1月,基辛格离开了哈佛校园,到华盛顿走马上任,实现了由文人战略家到政策制定人的转变。1969-1973年,基辛格任尼克松政府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并兼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主任到1975年。1973-1977年,他兼任美国国务卿,获得了第一个外来移民所能得到的最高政治职务。
1982年,基辛格创建了基辛格联合咨询公司,他本人担任董事长,他的好友和前助手斯考克罗夫特担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离开政界以后,基辛格仍在不断地撰写论文,发表演讲和出版著作,他对里根政府和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均发生过重要影响。1983年任美国广播公司新闻分析员。1983年7月,里根总统曾任命他为中美洲政策两党委员会主席。1986年,基辛格荣获自由奖章。1986年9月任美印委员会主席。直至2023年11月29日百岁高龄逝世。
在普通中国民众当中,提起美国政治人物,基辛格是一个具有高认知度的名字。这位与中国打了50多年交道的“中国通”,历来被誉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1971年7月9日,作为美国总统尼克松特使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执行代号为“波罗一号”的秘密访问。当时,由于此次访问全程保密,基辛格悄悄从巴基斯坦伊斯兰堡转道北京。在北京,停留了不到48小时的基辛格与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等展开会谈。这次秘密会谈,奠定了中美两国进一步交流沟通的基础。
1972年2月21日,基辛格陪同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迎来标志性的重大时刻。基辛格曾表示,第一次访问中国后,他此后已有100多次踏上这片土地,“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
多年来,基辛格关注中国,自称专长是“认识中国的每一代领导人”,并对“中国思想和中国人民有浓厚的兴趣”。正是基于这种了解,他重视美中经贸关系的积极作用。
熟悉中国的基辛格,在88岁高龄时出版了《论中国》一书,试图从历史的角度理解中国,包括理解美中经贸交往的漫长历史。
基辛格不止一次强调,美中合作对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至关重要。他表示,“期待美中两国都确认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和平与繁荣的世界秩序”,双方应把友好与合作作为共同目标,并为此做出不懈努力。
今年一一2023年7月20日,年愈百岁的基辛格老先生,不远万里,风尘仆仆最后一次到访中国,并受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亲切款待。
笔者认为,从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与中方携手促成了1972年尼克松总统对中国进行“破冰之旅”,实现了震撼世界的“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到2023年7月基辛格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与中国最高领导最后一次握手。至此,年已百岁的基辛格访问中国已有逾百次。基辛格以这空前绝后“双百”,成为见证中美这段长达半个世纪历史的“常青树”、中美关系大门打开的推动者。可见,享利.基辛格在中美关系半个世纪的“破冰”和“稳定”中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中国人民不会忘记美国老朋友享利.基辛格!值此,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百岁外交家享利.基辛格博士逝世之际,笔者特赋《阮郎归》为其送行。
传奇百岁亥归山。
环球游鹤闲。
破冰中美拆篱藩。
功歌留世间。
基辛格,
善周旋。
常青鹰政坛。
外交睿智戏棋盘。
西方独倚阑。
一一2023年12月1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