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蓝集明
断云残雪春无迹,流水空山梦有痕。
——题记
陶开永的诗作,有好几篇是为家中一位婢女而写。
这个婢女,小名红红,纳溪人,姓李。来时十岁,是陶仲渊的弟弟寿宣送来石园作丫头的。
红红来那天,陶仲渊正巧在石园种了一株梅树。于是陶家人就称姑娘为“小梅”。
小梅聪明、乖巧、能干。“扫雪宅橱,勤能煮茗”,朝夕服侍仲渊笔砚。仲渊教其认字读书,给她取名“友梅”。仲渊夫妇视之如女,子女、家人均喜欢她。
光阴荏苒,不觉八年。梅姑娘十八岁那年不幸罹患重疾,医治无效,甲子岁八月庚午卒于石园。八年前园里种下的那株梅树,竟亦同年枯萎。香魂不应,似隔云天。
陶仲渊不胜伤感,写下《哀侍婢友梅四首》:
一
彩云易散玉非坚,
肠断蛾眉二九年。
早死讵能消鬼妒,
一生偏是受人怜。
春随樊素①归无迹,
命比朝云②殒更先。
不是飞龙真无药,
绿章难乞护花天。
二
扁舟几度厄风尘,
端赖樵青理钓纶。
八载亲承风雅教,
一棺竟了女儿身。
人间何处求如愿,
画里伤心唤阿真。
红杏从今休结子,
调羹无复旧时人。
三
韶华瞥眼等烟云,
月过中秋镜影分。
神女何年归暮雨,
新诗付汝唱秋坟。
小名乐府双声谱,
妙手针伸五色文。
自是命宫奴婢少,
莫将修短问神君。
四
咫尺香魂唤不应,
云天似隔几千层。
梅花合证前生业,
兰佩宁辞众犬欺。
金谷高楼停凤管③,
夜台新鬼泣鱼灯。
小红未嫁先黄土,
他日凭谁送马塍④?
九月,葬小梅于纳溪纸漕沟。陶仲渊撰碣文志墓:
友梅,姓李氏,纳溪人,其家世微矣。尔其根蟠天上,溷堕人间。失荫伶仃依人。婉娩焚香,丈室慧解参禅。扫雪宅橱,勤能煮茗。生含莲性,出污浊而弥清,修致梅花,洗铅华而自韵。岂徒芳姿绮岁。团扇工吟,刘琰⑤后庭灵光解诵:无何黄巾豕突,赤具土崩。杜子北征,遑问家室?兰舟⑥西去,远阻江关,友梅以待年。桃叶之身,踵泛宅樵青之躅。药炉活计不为行雨之仙。补屋生涯宁辞买珠之役及草堂。寇退栗里,人归而过嶺。朝云绿榕,掩墓反闺樊素。黄土埋香以甲子岁八月庚午卒于泸之石园,年十有八岁。以其年九月葬纳溪之纸漕沟。带荔山阿,依然宜笑,采兰江上,何处招魂?岁月不居,星霜再易。彩云易散⑦,徒歌破茬⑧之辞。芳草犹新,聊志寒花⑨之墓。
第二年清明寒食节,草含新阡,花落莺啼。仲渊又恸祭梅塚,撰《哀清明文》:
春蚕就镬,茧丝抽而靡穷;芳麝投崖,脐香捣而难灭。惟灵淑姿婉嫕,惠质嫭姱。书捡牙签袖底之芸香,不歇砚磨,鸜眼裙边之墨瀋常新。八载相依,一朝永逝。返归樊素,添洛下之新塍;待年小青,賸西陵之片土。日月于迈,星气荐徂。楼空而燕子不来,花落而莺啼欲绝。桃开旧陇,犹分人面之红;草含新阡,误认裙腰之色。像刻潜英之石,闇诲魂迷;歌成破茬之辞,钟陵泪湿。值兹寒食,遥致薄浆。幽显乍殊,精诚未沬。所愿光祿锦屏之上,佇接芳魂;韦家玉箫⑩之缘,仍谐异世!
陶仲渊本来体弱,一生曾遭罗太宜人去世,二女儿淑芬早夭,感慨深沉且痛苦。友梅去世后两年间,郁积的不平之气实在难以放下。面对石园枯萎的梅树,常吁叹,时寄之以诗文。有《无题》:
石园梅花一株,萎化经岁矣!枯痕宛在,对之每为怅然。嗟夫,草木无情,而予怀莫释。岂哀乐所至,有时不能自主耶?抑心为物役,犹未能齐。得丧等为亏与?空山岁暮,美人不来。倚杖微吟,率成四韵,惜未得素心人一共欣赏也:
松竹荒凉几树存,
罗浮仙去剩枯根。
断云残雪春无迹,
流水空山梦有痕。
在昔巡檐频索笑,
只今和月与招魂。
凭君悟得南华旨,
酒冷香消独掩门。
自此,陶仲渊病益加重。咯血,终至不起。自知病好不了,叫子女帮助自己开始整理文稿。弥留前数日,陶仲渊将文稿,交儿子道基托转师友陈铸。哽咽说:“我已经委托铁荪先生,编选……拿笔来!”
儿子道基跪下,奉笔。
陶仲渊书一联:平生愿学陶元亮,后世谁知扬子云!
笔陨于地,遂不复言。
陶仲渊殁于民国戊辰十七年(1928年)正月十二日未时。享年四十有六。
己巳年十月十八日葬于纳溪县近城乡斑竹林附近倒流河大桥头牛马场。
民国十九年秋七月吉日,由其子道基、桢基立墓坊。石质墓坊重檐、四柱三开,高约四米,面宽约四点六米。
中门柱联:
虎距龙盘江山丽藻藏诗魂
风清月白古今凭吊属词人
两侧柱镌陶仲渊绝笔联:
平生愿学陶元亮
后世谁知扬子云
陶仲渊墓
图片来源:陈鑫明《立体史书泸州牌坊》
注解:
①樊素 唐白居易家中歌妓。白居易有诗赞“樱桃樊素口”赞其歌喉。
②朝云 字子霞。苏轼的红颜知己和侍妾。朝云早年家境清寒,沦落歌舞班中,成为西湖歌女。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苏轼因而喜爱,纳为侍妾。跟随苏轼谪居惠州。因水土不服卒于惠州,时年三十四岁,葬于栖禅寺东南。苏轼不胜哀伤,亲撰墓志铭,并写下《西江月·梅花》《雨中花慢》和《悼朝云》等诗词,以寄托对朝云的深情和哀思。栖禅寺的和尚兴建“六如亭”作为纪念。
③金谷 仕宦文人游宴饯别的场所。 南朝梁 何逊《车中见新林分别甚盛》诗:“ 金谷宾游盛, 青门冠盖多。” 宋沈遘 《使还雄州曹使君夜会戏赠》诗之三:“它时金谷重相遇,还许尊前问故人?”清姚鼐 《答客》诗:“春深文讌盈金谷 ,日宴儒林论石渠 。”
④马塍 马杭州塍路是一条千年古道,从吴越时代起便是皇家养马的场所,塍的意思是田间小路。南宋时,马塍路附近一带成为杭城花木的种植基地,繁花似锦。使得这条路出了许多诗词名句,也留下了各种古迹碑文。“马塍”又是合欢花别名。
⑤刘琰 字公琬,号介庵,又名黄山先生,阳谷城东八里营人,生活于清顺治、康熙年间,曾任翰林院检讨、江宁知府、江西学政等职。
刘琰幼时家贫,但他即使天寒地冻、手脚皴裂也要坚持勤学苦读,铸就了严格自律的品性,为官清廉。刘琰历任翰林院检讨、江宁知府、江西学政等职,居官清廉,义不苟取,贫困终生。
文学造诣。刘琰因与刘备同姓,又善谈吐,得刘备厚遇,常为乘客。刘琰有“清代李白”的美誉。
⑥兰舟 有多重寓意和深层的文化内涵。代表美好、大雅君子、高贵之义;舟'则表示飞舟、兰舟、方舟、扁舟,其寓意为坚定、专一、决心。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兰舟'被用作对船的美称,暗示着爱情的圣洁和高尚,如友情或爱情的纯洁无暇。'兰舟'还可以理解为船夫或者指代乘船的人,这使得它与水上旅行、离别和思念的情感紧密相关。“兰舟”也是“床”的雅称。
⑦彩云易散 喻美满的姻缘被拆散。唐.白居易《简简吟》:“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红楼梦》第五回:“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⑧破茬 雅指女子成婚。
⑨寒花 寒花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夫人魏氏的陪嫁婢女。初入归家时年仅10岁,5年后魏氏去世,又过了4年寒花去世,归有光为她写下《寒花葬志》。
⑩韦家玉箫 传说唐韦皋未仕时,寓江夏姜使君门馆,与侍婢玉箫有情,约为夫妇。韦归省,愆期不至,箫绝食而卒。后玉箫转世,终为韦侍妾。事见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三。后多借指姬妾。
(全文未完待续)
连载待续:
五、陶仲渊《仪顾堂集》编撰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