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记者陈永利 王贝贝 报道)】11月26日,由西北大学中国节庆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共淳化县委、淳化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元宵节发源地——甘泉宫,史料论证省级专家研讨会”在西北大学宾馆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淳化县政协副主席杜思刚主持。






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学者、西北大学教授、西北大学中国节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韩养民,西安晚报高级编辑郭兴民,陕西省节庆促进会会长、西北大学节庆中心副主任闫建斌,陕西省志办副厅级巡视员张世民,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张国柱,西北大学副教授王宏尧,西安市非遗办主任王智,我国著名品牌策划专家、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制作部部长、中国人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兼职教授李长征,陕西省民俗学会会长杨钊,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傅功振,西安市文教旅产业园负责人马郗曼,西安市文物研究员王京平,西安晚报社外联部长周媛,国家一级作家朱文杰,西北大学教授刘亮、刘娟 ,西安晚报社子报总编辑黄晓峰,陕西省作家协会原秘书长王芳闻,西大节庆中心外联部长张惠媛,西部版权中心副总经理朱林果,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张志春,中共淳化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峥航,淳化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马烨,淳化县志办主任陈建军,淳化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辛武,淳化县政协文史委主任寇光荣,淳化县志办副主任强继国,淳化县志办副主任王莉等应邀出席。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西北大学中国节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韩养民教授作为拥有五十多年史学研究的权威专家,他首先带头发言,并明确指出,“元宵节起源于汉武帝时代,这在历史中有明确记载!”他说,其实他早在《长安——传统节日之都》一文中这样记述:汉武帝时毫人缪忌奏请祭祀泰一神(又称太乙或称太一,是天神中最尊贵者,其地位在五帝之上)。汉武帝“尤敬鬼神之祀”《汉书·郊祀志》,对泰一神虔诚之至,无论得天马还是伐南越,甚至冬至节,都向泰一神扣头膜拜,祈求天神保佑。其中以正月十五最为隆重,举行盛大的燃灯会,通宵达旦,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所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祀泰一甘泉,以昏时夜祀,到明而终。”汉武帝多次到甘泉宫祀泰一神,司马迁是太史令,掌天文、历法,亦可参与祭祀活动。由于汉武帝正月十五祀泰一神最隆重,用盛大的灯火祭祀,灯火彻夜不息,从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之俗,因此元宵节源于甘泉宫名正言顺,而在世界范围内,元宵节也是全球华人公认的最传统最隆重的节庆之一。
随后,郭兴民、闫建斌、傅功振、朱文杰、张志春、张世民、张国柱、王智、王京平、朱文杰、王芳闻、王宏尧、李长征等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探讨元宵节在我国历史上的崇高地位,以及几千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大家普遍认为,“汉武帝在甘泉宫以灯火祭泰一神,彻夜不息,形成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之俗”不但史志上有记载,而且已成为了中国影响世界最大的历史民俗文化之一。如何借助挖掘来源于淳化县甘泉宫这一铁证如山的地域历史文化史实,把淳化甘泉宫打造成一张影响世界的元宵节文化符号和名片,这是中共淳化县委县政府的当务之急,而在目前全国都在举办声势浩大的乡村振兴和康复养老产业热中,发挥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抢占文化旅游产业高地,显得尤其关键。

中共淳化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峥航在会上指出,二十多万淳化人勤劳朴实,他们扎根在这块以农业旅游文化为主的红土地上辛勤耕耘,而淳化境内现存历史文物古迹324处,全国罕见的“西周大鼎”、世界唯一的“唐三阶教刻经石窟”、中国古代第一条高速路“秦直道”、震惊中外的“爷台山反击战”遗址都在淳化县,邓小平、刘志丹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生活、工作和战斗过。所以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热情邀请陕西包括全国各地的历史文化旅游行业的优秀专家学者、策划高人尤其是企业家们来到淳化,为当地的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献计献策,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当地经济蓬勃发展,走上一个新台阶。
据悉,甘泉宫位于陕西省淳化县以北约25公里、关中北部的山系中,是汉武帝在秦林光宫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因出甘泉而得名。所以甘泉宫不仅是避暑胜地,同样也是汉武帝时期,仅次于长安未央宫的重要场所,许多重大历史整治活动的命令都是从这里发出的。甘泉宫包括高光宫、长定宫、竹宫、通天台、迎风馆、露寒馆、储胥馆等,总面积比8个故宫还大。“云起波骇,星布弥山。深林蒲苇,涌水清泉。芙蓉菡萏,菱荇苹蘩。(《甘泉宫赋》)”海拔1800多米的甘泉山上,不仅可远眺长安,且微风习习,风景秀丽,实乃消暑的好地方。1996年11月,甘泉宫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