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兰集明
谈泸州石园,要从朱家山与方山朱氏说起。
泸州朱家山,乃泸城忠山东麓山丘之一。《永乐大典》泸字韵2217《泸州》云:忠山,“泸州之负郭山也。当州之右,高平耸阔,延数里袤”。朱家山与同在忠山东麓的韩家山、蒲家山鼎立而三,是主城市区内最高的一座山头。
川南重镇泸城位于长沱二江交汇处。西汉景帝前元六年(前151年)置江阳县,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江阳县划归益州犍为郡管辖,东汉建安十八年(213年)刘璋从犍为郡分置江阳郡,梁武帝大同年间(535-546年)江阳郡改为泸州。
市廛初具,始于北宋。自宋至清,市区幅员不大。据“1987年4月市区童家路出土的东汉墓葬表明,当时童家路位置及其以南地区,都属郊外。”(泸州市建委编《泸州市城乡建设志》)
统观市区地势,三山对峙形成的低谷地段,正处泸城之南段尽头,地名南极子。考古应证了地名的含义。民间所说南极子乃南极仙翁曾修炼于此而得名,传说而已。 
泸州城池图 (《泸县志》插页 选自清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直隶泸州志》)
泸州历史上战乱频繁,城防、人居环境的安全考虑非常重要。
泸州城郭由宋最初“仅是竹篱寨”,升级为“木栅”,发展为“展筑土城”,至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修建石城,绍定五年(1232年)“泸州城郭日臻完备”。明崇祯十年(1637年),为避农民军的进攻,距北宋古城约七里的龙透关山顶向南北两个方向建外郭,北至沱江,南接长江,全长5 公里。近长江处设小关门,山顶龙透关为大关门。锁钥长沱的外郭城垣,成为铁打泸州的重要城防。
从地理位置看,三山区域没有出城,都在泸州内城。朱家山北邻南极子,东俯专城街(今江阳北路梓潼路小学段)濒长江天险,南依营盘上(今名童家路)。韩家山位于朱家山的北面,蒲家山位于朱家山西北面。
蒲家山曾有蒲家庄犀牛寨,后人将此山叫蒲家山。南端,断崖陡峭,崖底小地名叫莲花池。莲花池与南极子相接。莲花池、南极子汇集三山之水穿迎敌桥、卸甲桥、宝来桥汇入长江。元初,蒲家山曾作江阳治所。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蒲家山成为内城里朱家山西北方向的一道屏障。营盘上一片山岭与凤凰山、瑞鹿坪对峙,其间有深壑名营沟。营沟溪水经深壑入长江。泸城南城垣随溪东折,在江畔与东城垣相接,营沟和城墙是朱家山南面的屏防。
得天独厚的地理风水优势,使朱家山成为宋元战争后名门望族添置产业的首选之地。明嘉靖癸丑进士朱茹创宅院、产业于此。清末民初动乱年代,纳溪望族陶氏也置业于此。
明代,朱家的声名在川南显赫一时。
据民国戊寅版《泸县志》卷第八“胜迹”载,明万历八年泸州知州赵大佶写《叠韵答太谷少初诗》赞朱家:
江阳郡接古渝中,
文献君家海内雄。
南甸勒铭垂太史,
上林策马逐春风。
山连豸角开金障,
水绕龙潭映碧空。
蹑屐偶来凭绝巘,
凤麟长集五云峰。
诗题中“太谷”、“少初”指的是朱茹和朱苕。“朱茹字太谷,朱苕字少初。茹历副使,苕官主事。均州进士”(方志出版社点校版《泸县志》)。朱茹、朱苕是朱琉的后人。
朱茹的宗族属泸城华阳方山铺大佛岩朱家。方山朱氏宅前有株树,名木碗子树。此树非柏非楠,四季长青,纡紫佩金,凌霜不枯,果实如明珠。传说朱氏的显贵与此奇树有关,清乾嘉年间云峰方丈樗木智①七古诗《木碗子树》可证:
大块钟灵杳无迹,
名家老树产圭璧。
拔地千寻高插云,
垂阴半亩覆阡陌。
傲雪凌霜叶不枯,
似楠非楠柏非柏。
朱氏园林只一株,
除此之外天下无。
不知珍重自何许,
累累结实如明珠。
珠底加盘必荣遂,
麒麟鸑鷟非祥瑞。
至今千载验无差,
叶茂枝繁转苍翠。
以之名族无不可,
纡紫佩金花朵朵。
拟攀仙桂与登云,
秋风但看树头果。
(见《方山志》)
诗中“名家老树产圭璧”,“拔地千寻高插云”极言朱门恩荣。因之方山铺大佛岩朱家又称“木碗子朱家”。
朱琉,字德嘉,弘治五年(1492)参加四川乡试,以治《礼记》,获得第三十三名举人。弘治十八年(1505),会试,取得第一百八名,殿试后获二甲第五名赐进士出身。初任南京户部主事,正德十二年(1517)任云南临安府(治今红河州建水市)知府,沅州府兵备道。
《云南通志》卷二十《名宦》记载:“(朱琉)正德十二年任知府,性敏而持正。郡中盗贼滋起,穷其渊薮(渊薮:比喻人或事物集中的地),率骁骑擒剿之。”云南巡抚何孟春的给朝廷的奏折《何文簡疏議》中,叙述了朱琉在参与平息少数民族闹事,以安抚为主的政策,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蜀志》载朱琉迁湖广副使,《辰州府志》卷十九《统领志》明确记载“朱琉,四川泸州人,进士,(嘉靖)三年任辰州巡道”。
朱琉有兄朱㼅、朱璨、朱璋、朱珪、弟朱璣。从朱琉始,子孙三代有五位进士登科,一位乡试及第前五名经魁。
朱琉的侄子朱子和,字节之,号初溪。于正德五年(1510)参加四川乡试,同样以治《礼记》考取第二十二名举人。正德十五年赴京参加会试获第十七名,殿试则因明武宗南巡未进行。到第二年二月,武宗殁,世宗接位后方进行。36岁的朱子和,正德十六年辛巳(1521年)殿试登三甲第六十五名进士。初补刑曹,参与江西乡试监考,后任礼部主事,迁礼部仪制司员外郎。后升任浙江布政使司佥事。朱子和考取进士时,他的祖父母、父母俱在,祖父朱启明同样以八十高龄被朝廷赠封寿官。父亲朱玠被封刑部主事。
《仁和县志》(嘉靖廿八年沈朝宣撰)载,嘉靖十三年(1534),朱子和注重当地水利,命杭州府仁和县生员郎瑛修杭州《水利志》,志将成时,离杭赴外任职。朱子和精于诗文,有《初溪集》存于家,致仕后徜徉山水,多有诗作流传。(子和有兄长四:子庚、子贤、子敬、子恭。)
朱藻是朱子和的二哥朱子贤之子。字以荐,号南谷。正德五年,参加四川乡试,也是以治《礼记》,考取了四川乡试第十一名举人。在正德十五年(1520)29岁的朱藻与叔叔朱子和参加同科会试,取得了第二百十八名的成绩,正德十六年殿试,朱藻以二甲第十名资格获得赐进士出身。嘉靖初授户部主事,分管蓟北张家口一带税赋监收。嘉靖三年(1524),因参与反对封予嘉靖皇帝生父朱佑杬违背宗法尊号的“议大礼”之争,而被廷杖谪官。直到嘉靖二十八年(1549),才被授以湖广副使,分管沅辰兵备道(《辰州府志》卷十九《统领志》)。(朱藻有兄荚、茝(chǎi),弟芮、葵、蕃、蒉、芊、萼。)
朱琉的又一个侄子朱子恭,字小山,号茑山,系朱子和之兄弟。在正德五年(1510)参加了四川乡试中举,位列前五名经魁。嘉靖十一年(1532)被授以湖广右参议之职,分守上荆南道。
朱茹(朱子恭之子),字以汇,号泰菴(太谷),生于嘉靖八年(1529)。嘉靖二十八年四川乡试,以治《礼记》中举,嘉靖三十二年(1553)考取三甲第一百名进士。
朱茹嘉靖三十三年初任河南新蔡知县,任上持政严密,廉明律己,不扰民,创建庙学供学子读书。对来访的老百姓,自己掏钱招待,从不动官银一文。时值陕西任,华州地震,因其政声不凡,朝廷认定选他任华州知州去安抚灾民。朱茹到任后以谦逊礼待下级官吏,严格按律令办事,丝毫不放纵下属以委曲求全。“海内士大夫皆以公为礼教天成者”。灾后修复城垣、官署、祠宇,皆公事公办,不烦民力,而使民安乐于地震之后。同时,又创立华山书院教习诸士子。包括朱茹在内的三任知州之贤政,造就了嘉靖之间华州士子的鼎盛时期。此外,朱茹还整治沙河,杜绝了洪患;并加意治岐黄之事,方便百姓看病,华州老百姓甚为感其德政。因此,朱茹升迁工部员外郎。嘉靖四十五年(1566),朱茹由员外郎官任松江府知府。《松江府志》载,朱茹嘉靖末作松江知府,沉毅有大节。当时,徐阶为当朝首辅,他的家奴犯了法,朱茹铁面无私处理,对之绳之以法。
《泸县志》卷五列朱茹入“乡贤”:“朱茹字以汇,号太谷。嘉靖癸丑进士,知华州。接下以谦,莅政则严。建华山书院以教士,修治沙河,尤为郡要。升工部员外郎。嘉靖末出知松江府。沉毅有大节,时徐玠当国,苍头有犯,以法绳之。调任宁国府,升江西副使。所至俱有政声。”
朱家一门四代受朝廷封赠。朱琉的父亲朱启明受赠南京户部主事;祖父朱麟被授冠带通判。朱藻进士及第以后,父亲朱子贤被封以户部主事;曾祖朱麟因是八十岁的寿星,经地方推举,被授以寿官。以朱茹官,祖父朱㼅受赠工部员外郎。以朱子和官,父朱玠封刑部主事。
朱门因科举及第、宦绩,在泸方山铺、泸城所竖立的表彰牌坊多达七座:
1. 戊寅《泸县志》卷八“古迹志”:《兄弟同科坊》 正德七年,为同在正德五年中举的朱子恭、朱子和而立;2.《经魁坊》为朱子恭获得四川乡试第五名而立;3.《腾蛟起凤坊》 嘉靖二十九年为举人朱藻、张绍先等立;4.《甲科坊》 万历十九年,为朱琉、朱子恭、朱子和、朱藻、朱茹、朱苕等立;5.《封赠坊》 万历十九年,为朱启明、朱㼅、朱玠、朱子贤等立;(这五座牌坊位置均在方山铺朱家宅第、大道。)6.《世修甲第坊》 嘉靖十年为进士朱琉、朱藻等立;7.《父子经元坊》 万历十七年为朱子恭、朱茹等立(位置在城区大街)。
由于《世修甲第坊》《父子经元坊》以及表彰邓颐等四弟兄立的《江阳四凤坊》,都在泸城主街(今迎晖路大街文轩书店一带),所以,这条大街亦名“三牌坊”。
在戊寅《泸县志》卷八《古迹志 邱墓》:泸城西有朱琉三代人墓地。明湖广副使朱琉、明江西副使朱茹、明浙江按察司检事朱子和、明湖广按察副使朱藻、明刑部主事朱子昂墓均在“县西南三十里木碗子葬官坝”。朱苕,明户部主事葬县西南五十里金钟山。《泸县志》卷八《古迹志 碑记》记载:朱茹撰有《城隍金像碑记》《真武宫碑记》《圆觉禅林碑》《重修大唐庵碑记》《岷山李公生祠碑记》,方山圣水寺旁留有刻石“方山第一泉 明进士江西副使朱太谷题”。城西况场外,有明朝议大夫湖广布政使司参议朱小山(朱茹的父亲朱子恭,字小山)故里碑(万历辛卯知州王吉人书碑文)。
朱家老宅、墓表、牌坊属泸城古迹,民国修志时,田野考察已无多。今荡然无存。旧迹何处寻,空余“朱家山”。
朱家山朱氏祖业老宅,由朱茹兴建。明亡后,朱家恩荣不再。清末,其宅名“怡园”,园主朱洪甫系朱茹后人。
清末民初纳溪陶氏为避匪患,诗人陶开永(仲渊)买下了朱洪甫的宅院。
(未完待续)
后续:
连载二 门前学种先生柳
连载三 风流聚会傲山湖
连载四 长歌泪恸梅花落
连载五 冷巷晚风悲古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