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九章 采阳补气法
采阳补气法是指摆好练功姿势,用意念采太阳之气放入丹田的方法。
采阳补气法练功方法如下:
(一)姿 势
坐式:按内养功、放松功坐式的姿势。
站式:按强壮功站式的姿势。
一般人膝微屈,而身体虚弱者不屈膝,自然放松站立即可。
(二)呼 吸
闭口用鼻吸入新鲜空气,用口呼出体内浊气,呼气时微张口,慢慢呼出,思想集中,心情安静。
(三)意 念
目视刚升起的太阳,意想把太阳之气引进体内,特别在吸气时好象把太阳之气往丹田处吸入。
(四)时间与地点
在早晨太阳刚升起的时候,选择空气新鲜,环境安静,能看到太阳之处,采10~20分钟。但要注意,不要在阳光很强的情况下,眼视太阳,进行采太阳之气,以防损害眼睛。
(五)作 用
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特别是对阳虚的病人,效果更采太阳之气可做为内养功和强壮功之辅助锻炼。早晨采太阳,夜晚观星斗,长期坚持,可以保健延年。
第二十章 望月观星法
望月观星法是指摆好练功姿势后,用眼观看月亮、星星的同时,守丹田穴,将气缓慢地往丹田部位里贯的方法。
望月观星法练功方法是:
(一)姿势
坐式:按内养功、放松功坐式的姿势。
站式:按强壮功站式的姿势。
一般人膝关节微屈,而身体虚弱者不屈膝,自然放松站立。
(二)呼吸
意守丹田的同时,用鼻子吸新鲜空气,用口呼出浊气,即俗语说"吐故纳新",呼吸要自然顺畅。
(三)意念
两眼注视月亮或星星,眼不要睁大,一边看月、望星,一边意守丹田。眼疲劳时,可轻轻闭住,记住月亮和星星的形状,如果已消失,可再睁眼观望,然后再闭上眼。经过10~20天后,在丹田部位默想月亮和星星形状,以后便不再望月观屋,只回忆月亮和星星之形象即可。通过意念和月亮、星星连结在一起,合为一体,使思想集中。古代谓:"采月之精华,补人之精神。"
(四)时间与地点
在晚上月亮出来的时候,选择空气新鲜安静之处。在望月观星后,可以徐步慢行,以轻松愉快的心情,仰观星辰或遥望北斗。
(五)作用
望月观星,能使人心情恬淡,胸怀开阔,身体舒适。望月观星之后,继之练习其他功法,则能心旷神怡,头脑清晰长期望月观星,可增强视力,扩大视野,清心健脑。
第二十一章 心脏病患者的气功锻炼修复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也是循环系统的中枢。如果发生病变,就会影响它的正常功能。常见的心脏病有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患了心脏病,只有依靠药物,并且严格制病人的活动和劳动,甚至卧床休息,才能减轻心脏病的症状。但是,通过大量实践和长期临床观察,终于使人们认识到,除严重心脏病人需卧床休息外,对一般心脏病患者来说,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炼,不仅无害,而且对提高心脏肌肉的氧气供应量,提高心肌对定量活动的适应性,以及消除心脏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起着积极作用。
心脏病患者,一般不能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但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和气功锻炼是比较适宜的,有利于提高心肌功能。如果气功锻炼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效果更佳。心脏病的锻炼方法如下:
(一)气功锻炼法和意守丹田法。
(1)太极气功十八式一套。
(2)床上十段锦一套。
(3)慢步行功200步,随体力增强,逐渐增加路程。
(二)对症自我按摩
卧式或坐式气功锻炼,意念可采用放松法、默念
(1)摩胸
动作:以右手掌紧贴左胸部,由上向下按摩或在心前区做顺时针按摩200次。
作用:对消除胸闷、胸痛,均有一定效果。
'注意事项:不宜隔太多衣服按摩,以免影响效果。
(2)拍心
动作:用右手掌(或半握拳)拍打心前区200次。
作用:对消除胸闷胸痛有一定效果。
注意事项:拍打时由轻到重,拍打轻重以自我感觉舒适为宜。
(3)按压或擦内关
动作:
①人自然坐正,左手掌心朝上,自然放置小腹前,用右手大拇指指尖用力按左手前臂内关穴(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上方约两指处的两筋之间),先向下按,然后再做向心性按压,位置不能移动。同样方法以左手按右手内关穴也可。
②坐位,以左手掌心朝上,自然放平在大腿上,用右手食指和中指按在左手的内关穴上,然后沿着手臂方向上下摩00次。
作用:对改善心率不齐、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等症状能起一定作用。
注意:心率不齐患者,按摩时速度要均匀;心动过速患者,手法要由轻渐重,同时可配合震颤及轻揉;心动过缓患者,则需采用强刺激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