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秋收颂》
文/旷野牧童
【秋风清】
《立秋》
时立秋,
凉风柔。
晨露湿衣袖,
寒蝉鸣悠愁。
恩感上苍庆丰收,
桑榆安度岁月流。
注:①秋,指暑去凉来。立秋不仅是我中国最早的节气之一,更是标志了秋天的正式开始。
②立秋三候是,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花信三候即桔梗、使君子、瞿麦;木槿、凤仙、牵牛。
③立秋习俗有晒秋、贴秋膘、啃秋、食秋桃、吃福圆(又称龙眼,桂圆)等。吃好三样(吃果不吃瓜、吃蜜不吃姜、吃豆胜吃肉),喝好三样(菊花决明子茶清肝火、荷叶山楂薏米粥除脾湿、银耳雪梨荢荠羹润肺燥),做好三样(调养精神、规律起居、防秋老虎)等。
【感恩多】
《处暑》
天序转处暑,
乾坤始渐肃。
鹰隼捕鸟祭,
禾丰硕。
小聚梨鸭茶煮,
淡食补,
淡食补。
诗词曲赋,
雅音颂神福。
注:①处暑过后,气温下降逐渐明显。昼夜温差增大。“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还须身健保重。
②处暑三候是,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花信三候即草棉、秋葵、建兰;紫薇、金灯、桔梗。
③一场秋雨一场寒,养生保健一忌早加衣,二忌露肚脐,三忌熬夜,四少食辛辣。民间食补有吃饺子、吃鸭肉、吃雪梨,银耳莲子羹、黄豆猪骨汤、芝麻拌菠菜。忌吃果不吃瓜、少辛多酸、吃热不吃凉等等。
【庆宣和】
《白露》
鸿雁来兮燕归途,
神赐节处。
群鸟养馐尝番薯。
白露,
白露。
注①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季第三个节气。早晚温差变大,地面水气凝结成露水。表示孟秋时节结束,仲秋时节的开始。
②白露三候是,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燕子)归,三候群鸟养羞。花信三候即胡枝子、夜落金钱、败酱;桂花、剪秋罗、秋海裳。
③民间习俗有饮白露茶、食番薯、啜米酒、吃龙眼。养身方面是少吃海鲜和肥腻的食物,多吃些生津养肺的食物和水果。健身方面则露身勿露脐,还要防秋燥。晨雾天气尽量少出门,更不能在层楼雾里锻炼。
【潇湘坤】
《秋分》
爽秋分,
爽秋分,
昼夜平均寒暑半。
雷休蛰藏水始涸,
诗颂神恩福杯满。
注:①秋分是秋季第四个节气,一是日夜均等,二是天气由热转冷。
②秋分三候是: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花信三候即水蓼、石蒜、桂花;蓼花、金钱、碧蝉。
③要注意阴阳均衡,健康养生。民间有放风筝、吃秋菜、送秋牛、竖蛋、吃汤圆等习俗。
【关河令】
《寒露》
暑尽秋素天趋凉,
寒露气温降。
鸿雁南翔,
雀入水为蛤,
东篱菊艳清香。
望斜阳,
岁月安祥。
秉持信仰,
逐梦圆理想。
注:①寒露是深秋的节令,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七个。也是最早出现的“寒”字。
②寒露三候是,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花信三候即秋海裳、菊花、翠菊;夹竹桃、扶桑、鸡冠。
③民间寒露习俗有秋钓边、观红叶、吃花糕、赏菊花、喝寒露汤等。
【思帝乡】
《霜降》
霜降,
莫叹朝暮凉。
草木黄落苍茫,
豺祭兽,
蛰虫咸俯眠藏。
世间有暖阳,
金秋朗立信仰,
岁月祥。
注:①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冬天的脚步渐行渐近。
②霜降三候是,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花信三候即木芙蓉、三色苋、芦苇;菊花、紫茉莉、罗陀曼。
③霜降民间有六大习俗:登高,赏菊,吃柿子,拔萝卜,吃鸭子,吃牛肉。三防是防寒、防秋燥、防心郁。

作者简介:唐永恩,上海人。笔名:乐恩,网名:旷野牧童。基督教爱国人士,区收藏家协会会员。老三届知青,赴皖务农。后任银信干部,公司工会主席等职。现退休,自由撰稿者。爱好文学,收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