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标签
首页
\
文化
\ 长安三万里 梦回睢阳城
长安三万里 梦回睢阳城
精华
热点
23-10-20 16:58
350
阅读
关注
最近,一部火遍大江南北的《长安三万里》动画电影正在热映,票房和口碑双爆。
这部电影描述的是李白和高适一生的友谊,呈现了一副盛世大唐的美丽画卷,长安的富庶与繁华,宋州梁园的美丽风光,扬州江南的艳丽娇媚,塞北草原的苍茫悲凉……无不让人浮想联翩。尤其李白、高适、杜甫三人畅游梁园,饮酒、赋诗、舞剑高歌,登高望远,指点江山,如此的惬意人生,潇洒风流,无疑是许多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理想追求。也许很多人不知道他们游览的梁园就在当时的大唐宋州(今商丘)。
李唐时期商丘为宋州,睢阳城,是盛世大唐繁华之中最为富庶的地方。然而,历史上由于黄河改道入淮的原因,这里成为黄河常年泛滥成灾的地区,如今,昔日宋州睢阳城的富庶和繁华早已湮没于地下,成为商丘城摞城的一部分,它的富庶和繁华只记载于史籍之中。今天能够找到的历史遗迹也就八关斋里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书写的石碑了。商丘宋国故城考古挖掘工作推进稳步,佳绩捷报频传,隋唐大运河南关码头遗址的发现,阎大娘墓志铭的出土,千年大唐睢阳城的历史面纱终于被缓缓揭开。
一、
从古睢水到隋唐大运河,这里是历史文明的摇篮
西周初年,周成王把商丘先商故地分封给商纣的哥哥微子,让微子来管理殷商土地,以延续殷商祭祀,国号为宋,封为公爵,微子在古睢水北岸营建国都,因城位于睢水之北故名睢阳,这就是睢阳城的由来。故清乾隆年间的《归德府志》曰
:
“府城,春秋宋国城也。”
睢水,又名濉河,是古代曾经流经商丘的最古老河流之一。睢水故道始自今河南开封陈留镇浪荡渠。东流经杞县北、商丘睢县北,宁陵县南、商丘睢阳区北,虞城县南、夏邑县、永城北,安徽濉溪县南,宿县、灵璧县、江苏睢宁县北,至宿迁南最后流入淮河,全长千余里。睢水历经沧桑,从春秋流至清代,历两千余年,方为洪水湮没。今睢水源头至永城段已经断流,在濉溪及其以下尚有睢水河道遗存。
《水经》曰:睢水,东迳睢阳县,又东过相县南,当萧县南,入于淮。又曰:睢水,又东经睢阳县故城南,积而为蓬洪泽也。
《水经注》曰:
“
睢水又东迳高乡亭北,又东迳亳城北,南亳也,即汤所都矣。睢水又东迳睢阳县故城南,周武王封微子启于宋以嗣殷后,为宋都也。
”
清康熙年间出版的《商丘县志》记载
:
“睢水
:
在府城南,自开封府陈留县东南,经睢州,宁陵县之东南入境,又东至夏邑,永城之南,而入徐州南界。”
公元前
360
年,魏惠王十年兴修鸿沟,串联睢水。《史记》对此记载曰:“自是之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自此,睢水一直是中原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漕运。
公元前
605
至
610
年间,为了便于把江南富庶的粮食和财富运到都城及用兵高句丽的需要,下令征调民工开挖大运河。大运河共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开封陈留到商丘虞城县谷熟镇段的睢水河道为通济渠的西段,经过商丘的那段运河就是通济渠的一部分。通济渠从开封以东与古汴河分道东南行,循睢水、蕲水故道直接入淮。从当时的商丘南侧以前睢水河道通过,也就是说在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商丘段就是古睢水河道。随着隋唐大运河的全面开通,商丘睢阳古城的历史开始进入一个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的崭新时代。
古睢水,这条历史记忆里的大河。与其他孕育世界文明的名川大河一样,它同样孕育着灿烂辉煌的历史文明,睢水两岸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所以,《浍水述异志》中就记载:
“
睢涣二水波纹皆成五色,其人多文章
”
。
上古时期,睢水流域即为三皇五帝活动核心区域,燧人氏、葛天氏、朱襄氏、栗陆氏、帝喾、大禹等皆留下足迹。鹿台岗遗址、周龙岗遗址等诸多遗址就是仰韶文化和东夷文化的交汇之地。
睢水流域也是殷商文化的发源地
。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继承殷商文化的宋国地域,商宋文化睢水之滨成为人类历史上轴心时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诞生了庄子、墨子、惠子、宋子、老子等文化诸子。这里成为众多历史名人的文化哺育地。
睢水流域还是我国南方水族的发源地。在《贵州抢救濒临失传的象形文字
“
水书
”
》记载:
“
水族发祥于中原睢水流域,位于河南省东部,属于夏商文化圈。由于族人自称
‘
睢
’
(音水)而得名。
”
《中国水族文化研究》一书中也说
:“
诸多积淀的中原文化因子表明,水族古文化的发源地在睢水流域及豖韦一带,是睢水哺育了水族人民。
”
现在水族民间还流传着一首古老歌谣,其中有一句
“
喝睢水,成睢人
”
,印证了水族发源于睢水之缤。睢水两岸无疑是中华文明的文化摇篮,其以独特的厚重文化地方特色,成为开辟传统文明潮流的历史文化之源。
二、隋唐大运河带来了睢阳古城的盛世繁华
长安三万里,梦回睢阳城。大唐盛世的睢阳城又该是何等的景象呢?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贯穿东西全境,给商丘这座位于中原的古城带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商丘的经济和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睢阳古城的城市发展也几乎到达了历史的顶峰,赢得了一城的富庶繁华,展现出雍容华贵的大唐盛象。
隋唐大运河的全面开通,促成了历史上商丘的经济繁荣与发展,在经济和文化上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时的商丘是隋唐大运河的“咽喉”要道、“管控江淮”的门户之地。
清乾隆年间的《归德府志》有云
:
“归德,平衍四达,控江淮,联萧砀,衽河胁汴。南控江淮,北临河济,彭城踞其左,汴京连于右,形胜联络,足以保障东南,襟喉关陕,为大河南北之要道焉。”
睢阳城是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地理位置位于豫鲁苏皖四省
辐辏
之地。店铺林立,粮商、盐商、茶商、丝商等聚集于此,是全国著名的大都市之一。
从当时的商丘沿隋唐大运河出发
西
可
到
达洛阳
京师
长安,
东可以到达江淮鱼米之乡,
运河也使农业生产有了水利保障,人民衣食丰足,人口茂盛。
史载:唐朝时期,宋州一带丝织业尤为发达,丝织品品质优良,是唐代一等绢的主产区。宋州生产的绢帛质量最高,很多被列为贡品,在产量上居于全国的第一位,是唐代一等绢的主产区。发达的交通,更使这里成为东部丝织品交易中心。
公元
628
年(唐太宗贞观二年),杜陵书生韦固探亲路过宋州宋城县,在南关一家客店住下。于是一场著名的爱情故事,千里姻缘一线牵的月老传说就在这里上演了,故事的发生地就是后来商丘著名的景点开元寺,其寺因藏有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石刻碑记,所以又名为“八关斋”。
唐朝开元十三年(
725
年),唐玄宗李隆基泰山封禅回来的路上路过宋州,住宿在宋州,并在宋州城楼上宴请群臣,当时宋州刺史寇泚也参加了宴会。
此时的唐玄宗还没有昏聩,极富有政治眼光,在宴席上,在宰相张说和群臣面前表扬了不阿谀奉承,敢于进言,为民做实事的怀州刺史王丘、魏州刺史崔沔、济州刺史裴耀卿,并当面赞许宋州刺史寇泚,向寇泚敬酒。并提拔了他们,这成为唐朝历史上一段佳话,也是商丘历史上一段美谈。
唐代诗圣杜甫在《遣怀》一诗中曾这样描述宋州城:
”
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
……”
高栋大屋、道路宽阔、客商云集,人口密集达九万家,大唐宋州城的繁华富庶,经济发达,普通民众的安居乐业。真实客观反映出当时睢阳城的繁荣昌盛。盛唐时期的商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达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可谓当时大唐盛世最为灿烂的辉煌。
睢阳,春秋战国时期为宋国之都城,西汉时期为梁国之国都,汉时睢阳城三十七里,故《北征记》记载
:
城方三十七里,南临濊水。晋《太康地记》则记
:
“城方三十里”。唐代建中年间
,
睢阳郡,改称宣武军城,城有三,南城一座
,
北城二座。
北宋时期,商丘睢阳古城为应天府(南京),北宋王朝龙兴之地,南宋王朝的开国之都,当时的应天书院名扬天下,为四大书院之首,文人骚客纷至沓来,这里也是很多退休官员的养老之地,睢阳五老的故事发生于此。
应天府南京城周十五里四十步
,
东有二门
:
南曰延和
,
北曰昭仁。西有二门
:
南曰顺城
,
北曰回銮。南北各有一门
:
南曰崇礼
,
北曰静安。内有宫城
,
周二里三百一十六步
,
有重熙、颁庆二门
,
殿曰归德。南京城中还有隔城
,
有门二
:
东曰承庆
,
西曰祥辉。城东有关城
,
即东面外城 。
北宋时期的南京应天府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繁荣,可以说达到了商丘历史上的顶点。
三、睢阳古城的衰落
公元
1127
年,金兵南下攻下都城开封,掳走宋朝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在应天府南京南门外登基后匆匆南下,北宋大将杜充挖开黄河阻挡金军,黄河开始改道东南入淮。隋唐大运河和商丘的历史黄金期就这样结束了。
南宋时期,南宋与金南北对峙,运河为二者分占
,
运河附近连年的战争使运河沿线的设施遭到持续的极大的破坏。
南宋的政治经济中心向南转移到
江浙的临安。
南北经济的贸易几乎断裂,通济渠的漕运地位明显下降
,
河道常年得不到清淤治理
,
运河河床逐渐淤塞断流。
南宋中期以后
,
运河商丘段
部分河段基本上废弃断航了。
后来在黄河水的不断泛滥下,通济渠商丘段的大部分被湮没于地下荡然无存,只有部分河段还有残存,这也是古老运河在商丘地面上的最后遗迹。
随着南宋王朝政治中心的南移,隋唐运河通济渠段逐渐荒废,长期的战乱和黄河东南改道后不断洪水泛滥,人口凋敝,经济衰败,天灾人祸,灾害频仍,昔日辉煌一时的睢阳城,北宋应天府南京,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华正茂和富裕繁华,不可避免的衰落了。
绍兴二年(
1132
年)九月,南京应天府沦陷于金国人之手。金朝所扶持的伪齐皇帝刘豫将南京应天府降为归德府,后元明清三代皆沿袭名之,明洪武元年,因长期的战争和自然灾害造成人口大幅度的下降,于是归德府降为归德州,归开封府管辖。
公元
1502
年,明弘治十五年六月,黄河又一次的大决口,整个归德城被洪水吞噬,公舍民房荡然无存,昔日的睢阳城,南京应天府千年之繁华皆泯灭于水下矣!
后来明正德年间虽
“
为避洼趋高乃徙而北之
”
重筑新城,然而其形制是按照县城体制修建的,其规模只是以前睢阳城的四分之一而已,已不复往日的辉煌风采矣。昔日辉煌一时的睢阳城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今天的我们只能凭借历史的记载和考古挖掘的历史文物,以及残存在世上的斑斑点点遗址,去想象和构思唐宋睢阳城那盛世繁华的历史岁月。
长安三万里,是写不尽的大唐风华,睢阳三千年,更是盛世繁华的真实写照,过去的睢阳城虽早已不复存在,而今天的商丘古城依然富有文化和历史的魅力。
静下心来,行走于商丘古城的深街长巷中,倾听开元寺里的晨钟暮鼓,观摩八关斋中的颜体碑刻,感受张巡祠中的浩然正气,品味应天书院的雅韵书香,隋唐大运河南关码头遗址,古城南湖的浩瀚碧波,道路两旁那默默绽放的月季花,这些无不让人怦然心动,品味无穷。
(作者刘金芳系网商社科特约作者)
查看全文
支持作者
给作者一点鼓励,您的鼓励是原创的动力!
更多
最新评论
3.00
5.00
8.00
10.00
20.00
30.00
50.00
100.00
200.00
其他金额
返回
打赏
最新
换一换
热评
更多
人气
更多
相关阅读
写评论...
取消
确定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3353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