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8日是第26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全国高血压日的宣传主题是“健康生活 理想血压”,旨在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健康严重性的认识,引起各界对高血压重视,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增强全民的自我保健意识。

泌阳县人民医院心内一科(高血压科)主任周伟娟、护士长孙纪静带领科室医护人员于10月8日在行政路中段举行健康义诊、科普宣传活动。活动中,为广大群众进行了“什么是高血压?”“哪些人群易患高血压?”“高血压有哪些常见症状?”“如何有效管理高血压?”等科普慢性病防治知识。通过深入分析高血压的种类、常见表现、发症表现和高血压带来的危害以及在服药过程中应当注意的细节等,为大家答疑解惑,指导居民做好自我血压日常监测管理。
2023年全国高血压日宣传要点

一、预防高血压,从每一天做起
1.限制钠盐摄入:钠盐摄入过多,高血压的风险增加,长期限盐可延缓血压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速度。我国居民平均食盐摄入量超过9g/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日,建议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
2.减轻体重:超重和肥胖可导致血压升高,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腹型肥胖可能与高血压有更强的相关性。建议超重和肥胖者减轻体重,腰围控制在:
男性﹤90cm女性﹤80cm
3.适量运动:运动可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缓解紧张情绪、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建议根据自身条件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或骑自行车),同时进行适当肌肉力量练习和柔韧性练习。
4.戒烟:吸烟可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建议戒烟(包括传统烟和电子烟)。
5.戒酒:大量饮酒使血压升高,不饮酒对健康最有益。推荐高血压患者不饮酒。目前在饮酒的高血压患者,建议戒酒。
6.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抑郁状态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必要时积极接受心理干预。
二、血压超过130/80mmHg要开始积极关注
1.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并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
2.血压超过130/80mmHg以上即应引起关注,随着血压的升高可能带来对于心脑肾等器官的危害,应及早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对于已经出现靶器官损害和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应尽早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三、控制高血压,保护心脑肾
1.高血压最主要的危害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积极治疗,控制血压。治疗策略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
2.所有患者应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降低血压或直接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
3.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血压仍无法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接受降压药物治疗。
四、平稳降压,长期达标
1.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长期服药,鼓励选择每天服用1次的长效降压药物,以确保平稳降压,需要联合降压药物治疗的患者,建议优先选用单片复方制剂。
2.血压达标标准: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
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年龄在65-79岁的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130/80mmHg以下;8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可控140/90mmHg以下。
目前,我国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约为3.3亿,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国民健康的“第一杀手”。我院高血压达标中心成立后,长期致力于高血压中心项目的推广和落实,在多学科管理团队的努力下,带动基层医院的培训与诊疗能力提升,进一步规范优化高血压防治流程,提升高血压管理质量,全面提高我县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我院高血压达标中心目前已经马谷田镇卫生院、盘古乡卫生院、高店镇卫生院三家基层医疗机构建立高血压达标中心医联体。
图文:赵清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