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句容状元李春芳探秘
▓ 李洪文
一百一十二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影射嘉靖皇帝封李春芳太子太保,与“保唐僧”“官封弼马是知音”呼应;“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与“金蝉子十世修行”呼应,影射嘉靖皇帝是“兄终弟及”“第十任皇帝”;“他也是个自种自吃的道士”影射嘉靖“道君皇帝”
——“春来点破海棠红”“西方魁首花丛”“果夺魁”藏“嘉靖点红春芳魁首”;“大仙承众徒弟飞升,径朝天界”影射明世宗自号“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清风明月”与“斜月三星洞”呼应,影射苏轼题写茅山“华阳洞”传响千年
兄终弟及,藩王继统。
苏轼题名,传响千年。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记》是有大格局、大思想、大技法、大寓意的。百年间“蒙蔽”了很多专家学者。
“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等见《西游记》第二十七回:
却说那观里大仙与三老正然清话,忽见孙大圣按落云头,叫道:“菩萨来了,快接快接!”慌得那三星与镇元子共三藏师徒,一齐迎出宝殿。菩萨才住了祥云,先与镇元子陪了话,后与三星作礼。礼毕上坐,那阶前,行者引唐僧、八戒、沙僧都拜了。那观中诸仙,也来拜见。行者道:“大仙不必迟疑,趁早儿陈设香案,请菩萨替你治那什么果树去。”大仙躬身谢菩萨道:“小可的勾当,怎么敢劳菩萨下降?”菩萨道:“唐僧乃我之弟子,孙悟空冲撞了先生,理当赔偿宝树。”三老道:“既如此,不须谦讲了。请菩萨都到园中去看看。”
那大仙即命设具香案,打扫后园,请菩萨先行,三老随后。三藏师徒与本观众仙,都到园内观看时,那棵树倒在地下,土开根现,叶落枝枯。菩萨叫:“悟空,伸手来。”那行者将左手伸开。菩萨将杨柳枝,蘸出瓶中甘露,把行者手心里画了一道起死回生的符字,教他放在树根之下,但看水出为度。那行者捏着拳头,往那树根底下揣着,须臾有清泉一汪。菩萨道:“那个水不许犯五行之器,须用玉瓢舀出,扶起树来,从头浇下,自然根皮相合,叶长芽生,枝青果出。”行者道:“小道士们,快取玉瓢来。”镇元子道:“贫道荒山,没有玉瓢,只有玉茶盏、玉酒杯,可用得么?”菩萨道:“但是玉器,可舀得水的便罢,取将来看。”大仙即命小童子取出有二三十个茶盏,四五十个酒盏,却将那根下清泉舀出。行者、八戒、沙僧,扛起树来,扶得周正,拥上土,将玉器内甘泉,一瓯瓯捧与菩萨。菩萨将杨柳枝细细洒上,口中又念着经咒。不多时,洒净那舀出之水,只见那树果然依旧青枝绿叶浓郁阴森,上有二十三个人参果。清风、明月二童子道:“前日不见了果子时,颠倒只数得二十二个,今日回生,怎么又多了一个?”行者道:“日久见人心。前日老孙只偷了三个,那一个落下地来,土地说这宝遇土而入,八戒只嚷我打了偏手,故走了风信,只缠到如今,才见明白。”
菩萨道:“我方才不用五行之器者,知道此物与五行相畏故耳。”那大仙十分欢喜,急令取金击子来,把果子敲下十个,请菩萨与三老复回宝殿,一则谢劳,二来做个人参果会。众小仙遂调开桌椅,铺设丹盘,请菩萨坐了上面正席,三老左席,唐僧右席,镇元子前席相陪,各食了一个。有诗为证,诗曰:万寿山中古洞天,人参一熟九千年。灵根现出芽枝损,甘露滋生果叶全。三老喜逢皆旧契,四僧幸遇是前缘。自今会服人参果,尽是长生不老仙。
此时菩萨与三老各吃了一个,唐僧始知是仙家宝贝,也吃了一个,悟空三人亦各吃一个,镇元子陪了一个,本观仙众分吃了一个。行者才谢了菩萨回上普陀岩,送三星径转蓬莱岛。镇元子却又安排蔬酒,与行者结为兄弟。这才是不打不成相识,两家合了一家。师徒四众,喜喜欢欢,天晚歇了。那长老才是:有缘吃得草还丹,长寿苦捱妖怪难。毕竟到明日如何作别,且听下回分解。
“春来点破海棠红。诚所谓人间第一仙景,西方魁首花丛”“他也是个自种自吃的道士。”等见《西游记》第二十四回:
那明月、清风,暗自夸称不尽道:“好和尚!真个是西方爱圣临凡,真元不昧。师父命我们接待唐僧,将人参果与他吃,以表故旧之情,又教防着他手下人罗唣。果然那三个嘴脸凶顽,性情粗糙,幸得就把他们调开了。若在边前,却不与他人参果见面。”清风道:“兄弟,还不知那和尚可是师父的故人,问他一问看,莫要错了。”二童子又上前道:“启问老师可是大唐往西天取经的唐三藏?”长老回礼道:“贫僧就是,仙童为何知我贱名?”童子道:“我师临行,曾吩咐教弟子远接。不期车驾来促,有失迎迓。老师请坐,待弟子办茶来奉。”三藏道:“不敢。”那明月急转本房,取一杯香茶,献与长老。茶毕,清风道:“兄弟,不可违了师命,我和你去取果子来。”
二童别了三藏,同到房中,一个拿了金击子,一个拿了丹盘,又多将丝帕垫着盘底,径到人参园内。那清风爬上树去,使金击子敲果。明月在树下,以丹盘等接。须臾敲下两个果来,接在盘中,径至前殿奉献道:“唐师父,我五庄观土僻山荒,无物可奉,土仪素果二枚,权为解渴。”那长老见了,战战兢兢,远离三尺道:“善哉,善哉!今岁倒也年丰时稔,怎么这观里作荒吃人?这个是三朝未满的孩童,如何与我解渴?”清风暗道:“这和尚在那口舌场中,是非海里,弄得眼肉胎凡,不识我仙家异宝。”明月上前道:“老师,此物叫做人参果,吃一个儿不妨。”三藏道:“胡说!胡说!他那父母怀胎,不知受了多少苦楚,方生下未及三日,怎么就把他拿来当果子?”清风道:“实是树上结的。”长老道:“乱谈!乱谈!树上又会结出人来?拿过去,不当人子!”
那两个童儿,见千推万阻不吃,只得拿着盘子,转回本房。那果子却也跷蹊,久放不得,若放多时即僵了,不中吃。二人到于房中,一家一个,坐在床边上,只情吃起。
噫!原来有这般事哩!他那道房,与那厨房紧紧的间壁,这边悄悄的言语,那边即便听见。八戒正在厨房里做饭,先前听见说取金击子,拿丹盘,他已在心;又听见他说唐僧不认得是人参果,即拿在房里自吃,口里忍不住流涎道:“怎得一个儿尝新!”自家身子又狼底,不能彀得动,只等行者来,与他计较。他在那锅门前,更无心烧火,不时的伸头探脑,出来观看。不多时,见行者牵将马来,拴在槐树上,径往后走,那呆子用手乱招道:“这里来!这里来!”行者转身到于厨房门首道:“呆子,你嚷甚的?想是饭不彀吃,且让老和尚吃饱,我们前边大人家,再化吃去罢。”八戒道:“你进来,不是饭少。这观里有一件宝贝,你可晓得?”行者道:“什么宝贝?”八戒笑道:“说与你,你不曾见;拿与你,你不认得。”行者道:“这呆子笑话我老孙。老孙五百年前,因访仙道时,也曾云游在海角天涯,那般儿不曾见?”八戒道:“哥啊,人参果你曾见么?”行者惊道:“这个真不曾见。但只常闻得人说,人参果乃是草还丹,人吃了极能延寿。如今那里有得?”八戒道:“他这里有。
那童子拿两个与师父吃,那老和尚不认得,道是三朝未满的孩儿,不曾敢吃。那童子老大惫懒,师父既不吃,便该让我们,他就瞒着我们,才自在这隔壁房里,一家一个,啯麻啯麻的吃了出去,就急得我口里水泱。怎么得一个儿尝新?我想你有些溜撒,去他那园子里偷几个来尝尝,如何?”行者道:“这个容易,老孙去手到擒来。”急抽身,往前就走,八戒一把扯住道:“哥啊,我听得他在这房里说,要拿什么金击子去打哩。须是干得停当,不可走露风声。”行者道:“我晓得,我晓得。”
那大圣使一个隐身法,闪进道房看时,原来那两个道童,吃了果子,上殿与唐僧说话,不在房里。行者四下里观看,看有什么金击子,但只见窗棂上挂着一条赤金,有二尺长短,有指头粗细;底下是一个蒜疙疸的头子;上边有眼,系着一根绿绒绳儿。他道:“想必就是此物叫做金击子。”他却取下来,出了道房,径入后边去,推开两扇门,抬头观看,呀!却是一座花园!但见——知朱栏宝槛,曲砌峰山。奇花与丽日争妍,翠竹共青天斗碧。流杯亭外,一弯绿柳似拖烟;赏月台前,数簇乔松如泼靛。红拂拂,锦巢榴;绿依依,绣墩草。青茸茸,碧砂兰;攸荡荡,临溪水。丹桂映金井梧桐,锦槐傍朱栏玉砌。有或红或白千叶桃,有或香或黄九秋菊。荼褵架,映着牡丹亭;木槿台,相连芍药圃。看不尽傲霜君子竹,欺雪大夫松。更有那鹤庄鹿宅,方沼圆池;泉流碎玉,地萼堆金。朔风触绽梅花白,春来点破海棠红。诚所谓人间第一仙景,西方魁首花丛。那行者观看不尽,又见一层门,推开看处,却是一座菜园——布种四时蔬菜,菠芹莙荙姜苔。笋褷瓜瓠茭白,葱蒜芫荽韭薤。窝蕖童蒿苦珣,葫芦茄子须栽。蔓菁萝卜羊头埋,红苋青菘紫芥。行者笑道:“他也是个自种自吃的道士。”走过菜园,又见一层门。推开看处,呀!只见那正中间有根大树,真个是青枝馥郁,绿叶阴森,那叶儿却似芭蕉模样,直上去有千尺余高,根下有七八丈围圆。那行者倚在树下往上一看,只见向南的枝上,露出一个人参果,真个象孩儿一般。原来尾间上是个扢蒂,看他坠在枝头,手脚乱动,点头幌脑,风过处似乎有声。行者欢喜不尽,暗自夸称道:“好东西呀!果然罕见,果然罕见!”他倚着树,飕的一声,撺将上去。
本文作者拜望并请教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镇江师专原副校长、镇江高专原校长、江南大学太湖学院原院长祝诚教授(右)。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影射嘉靖皇帝封李春芳太子太保,与“保唐僧”“官封弼马是知音”呼应;“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与“金蝉子十世修行”呼应,影射嘉靖皇帝是“兄终弟及”“第十任皇帝”;“他也是个自种自吃的道士”影射嘉靖“道君皇帝”。“春来点破海棠红”“西方魁首花丛”“果夺魁”藏“嘉靖点红春芳魁首”;“大仙承众徒弟飞升,径朝天界”影射明世宗自号“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清风明月”与“斜月三星洞”呼应,影射苏轼题写茅山“华阳洞”传响千年。
作者出席2022年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五届一次会员大会。
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一,《西游记》第二十七回“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影射嘉靖皇帝封李春芳太子太保,与“保唐僧”呼应。属于《西游记》“藏事藏谜文”。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记》中的“镇元子”又名“镇元大仙”,居住在“万寿山”,元始天尊邀请他去“上青天上弥罗宫”,影射嘉靖皇帝居住在“万寿宫”;居住在“万寿山”的“镇元大仙”混名“与世同君”,影射明世宗(嘉靖皇帝)道号“万寿帝君”。(参见前第111篇)。
“镇元子”影射嘉靖皇帝,“行者”孙悟空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自己(参见前第25篇《孙悟空的原型就是句容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自己》)。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记》第二十七回“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即影射嘉靖皇帝与李春芳“结为兄弟”。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是嘉靖皇帝“钦点的状元”,是“天子门生”。“天子门生”与“天子”“结为兄弟”,“自古罕见”,即影射嘉靖皇帝封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太子太保”,此为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记》中的“藏事藏谜文”。“天子门生”与“天子”“结为兄弟”,其实是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自言自语”“人生经历”,吴承恩是没有这个“辅弼资格”和“人生经历”的。
嘉靖皇帝封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太子太保”见《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载:
“嘉靖四十一年正月丙戌朔。”“改礼部左侍郎李春芳为吏部左侍郎。”“春芳份支从二品俸。”
又见《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四载:
“嘉靖四十二年八月丁未朔,祭先师孔子,命礼部尚书李春芳行礼。”
再见《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四十五载:
嘉靖四十四年四月丁卯朔,敕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李春芳兼武英殿大学士,在内阁同元辅阶办事。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嘉靖四十四年”担任“太子太保”。而“嘉靖四十四年”的大明“太子”正是朱载坖。
嘉靖皇帝去世,“太子”朱载坖登基,就是隆庆皇帝。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记》中的唐僧就是影射隆庆皇帝(参见前第84回)。隆庆元年,李春芳“太子太保”又升为“少保”。故“少保”之“保”与《西游记》之中的“保唐僧”又暗中关联。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少保”又见《大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三载:隆庆元年正月辛未,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李春芳少保。《大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十六载:隆庆二年正月辛亥朔,李春芳加兼太子太师建极殿大学士食正一品俸。《大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五载:隆庆五年三月壬戌朔,以廷试天下贡士,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李春芳充读卷官。”
其二,“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与“官封弼马是知音”呼应。
“官封弼马是知音”赞美嘉靖帝和隆庆帝是李春芳“知音”(参见前第89篇)。
其三,“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与“金蝉子十世修行”呼应,影射嘉靖皇帝是“兄终弟及”“第十任皇帝”。
今之“学界”部分“专家”据“皇帝轮流做”一句,称《西游记》是“反动”小说,“推测”其在大明朝是“一部禁书”。
如果《西游记》确实是“一部禁书”,为何大明朝还要“官板”《西游记》呢?
军旅作家李伶《镇江日报》(2020.10.9)介绍作者四书之“考证华阳洞天主人即李春芳”等书评。
“官板”《西游记》的实质其实是“官方出版”“官方认可”“官方宣传”。
既然这样,大明朝有没有“皇帝轮流做”的故事呢?
“皇帝轮流做”,其实就是影射嘉靖皇帝是“兄终弟及”(兄家做皇帝轮流到弟家做皇帝)“由藩王入继大统”,与“金蝉子十世修行”呼应,影射嘉靖皇帝是“第十任皇帝”。
“皇帝轮流做”“由藩王入继大统”见《明世宗肃皇帝实录》(五百六十六卷):
癸卯至自安陆。先是三月丙寅,大行皇帝遗诏曰:朕绍承祖宗丕业十有七年,深惟有孤 先帝付托惟在继统得人,宗社先民有赖,皇考孝宗敬皇帝亲弟兴献王长子聪明仁孝,德器夙成,伦序当立,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与内外文武群臣合谋同词,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
“金蝉子十世修行”影射嘉靖皇帝是“第十任皇帝”。(参见前第91篇)
“金蝉子”影射明世宗。“九个取经人骷髅浮水面”与“金蝉子十世修行”暗合。唐僧是“金蝉子转生”影射明穆宗是明世宗之“嫡传”,“金蝉子十世修行”影射明穆宗是大明第十位皇帝;“九个取经人骷髅浮水面”影射大明第九个皇帝明武宗“溺水”“绝后”。
《西游记》“盘中之暗谜”众多,“蒙蔽”了后世很多“专家”“学者”。
“金蝉子”之“金”有“(金)黄”之意,而“黄”即是“皇”之喻。“蝉”即“禅”之假借,喻子承父业,皇帝世代相承。“子”则有“天子”之喻。则“金蝉子”喻指“接继大位的天子”。
“金蝉子十世修行”即影射明世宗是大明第十位皇帝,即明太祖、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代宗、明宪宗、明孝宗、明武宗九位皇帝之后(建文帝“在位四年”被明成祖朱棣“取消”“并入到洪武三十五年”),才轮到“第十位皇帝”明世宗嘉靖皇帝“碰巧”“即位”。
唐僧是“金蝉子转生”,则影射明穆宗是大明“第十一位”皇帝,是明世宗之“嫡传”。
“金蝉子转生”见《西游记》第24回:
二童笑道:“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等是太乙玄门,怎么与那和尚做甚相识!”大仙道:“你那里得知。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
“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见《西游记》第27回:
却说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果然这山上有一个妖精,孙大圣去时,惊动那怪。 他在云端里,踏着阴风,看见长老坐在地下,就不胜欢喜道:“造化,造化!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真个今日到了。”
唐僧“前世”是“金蝉子”见《西游记》第100回:
遂叫唐僧等近前受职。如来道:“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 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檀功德佛……
“九个取经人骷髅浮水面”影射大明第九个皇帝明武宗“溺水”“绝后”。
明武宗“溺水”见《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一:
正德五年九月乙卯朔……
丙寅,上至清江浦,复幸太监张阳第,踰三日,上自泛小舟渔于积水池,舟覆溺焉,左右大恐,争入水掖之而出,自是遂不豫。
其四,“与世同君”“他也是个自种自吃的道士”影射嘉靖“道君皇帝”。“世”影射“明世宗”,“君”影射“君王”“皇帝”。
“镇元大仙”混名“与世同君”,影射明世宗(嘉靖皇帝)道号“万寿帝君”,“与世同君”“他也是个自种自吃的道士”影射明世宗也是“道君皇帝”。
明世宗也是“道君皇帝”,见《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五十五):
陛下诚知玄修无益。臣之改行民之效尤天下之不安不治由之。翻然悔悟。日视正朝与宰辅九卿侍从言官。讲求天下利害。洗数十年道君之误。置其身于尧舜禹汤文武之上。使其臣亦得洗数十年阿君之耻置身与皋夔伊传相后先。
其五,“春来点破海棠红”“西方魁首花丛”“果夺魁”藏“嘉靖点红春芳魁首”。
《西游记》“家居花果山,祖贯水帘洞”影射李春芳祖籍祖贯在句容茅山(参见前第25篇)。“花”字影射李春芳(李春芳《藏名诗》有“野花得润有余芳”)。“果”影射李春芳(李春芳原名“李果”)。
“春来点破海棠红”之中的“海棠”就是“海棠花”,故“海棠”之中藏有“花”字。则“海棠”中所藏“花”字与“花果山”之“花”字又相扣,而“花果山”正是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自己。
“春来点破海棠红”藏有“点破”“春”“花(芳)”“红”。究竟是谁“点破”“春”“花(芳)”“红”的呢?
联系“西方魁首花丛”一句来看,是“西方”“点破”了“春”“花(芳)”之“红”,并且让“春”“花(芳)”之“红”成为了春天中的“第一红”,即“春”“花(芳)”之“红”独独占了“魁首”,影射“西方”“点”“春芳”做了“魁首(状元)”。
“西方”是谁呢?
其实就是影射“镇元子”(明世宗)居住在“西苑”,即以所居之处指代“嘉靖皇帝”。
2023年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学术活动期间,作者与笪远毅副会长(右)交流。
嘉靖皇帝居“西苑”又见《明史》(列传·卷一百一十四)“海瑞”: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入都,即伏阙上《平黎策》,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土。识者壮之。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雚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而属巡盐御史袁淳论瑞及慈谿知县霍与瑕。与瑕,尚书韬子,亦抗直不谄懋卿者也。时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久之,陆光祖为文选,擢瑞户部主事。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无敢言时政者。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曰:
臣闻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其任至重。欲称其任,亦惟以责寄臣工,使尽言而已。臣请披沥肝胆,为陛下陈之。
昔汉文帝贤主也,贾谊犹痛哭流涕而言。非苛责也,以文帝性仁而近柔,虽有及民之美,将不免于怠废,此谊所大虑也。陛下天资英断,过汉文远甚。然文帝能充其仁恕之性,节用爱人,使天下贯朽粟陈,几致刑措。陛下则锐精未久,妄念牵之而去,反刚明之质而误用之。至谓遐举可得,一意修真,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数年推广事例,名器滥矣。二王不相见,人以为薄于父子。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以为薄于君臣。乐西苑而不返,人以为薄于夫妇。吏贪官横,民不聊生,水旱无时,盗贼滋炽。陛下试思今日天下,为何如乎?
迩者严嵩罢相,世蕃极刑,一时差快人意。然嵩罢之后,犹嵩未相之前而已,世非甚清明也,不及汉文帝远甚。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古者人君有过,赖臣工匡弼。今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仙桃天药,同辞表贺。建宫筑室,则将作竭力经营;购香市宝,则度支差求四出。陛下误举之,而诸臣误顺之,无一人肯为陛下正言者,谀之甚也。然愧心馁气,退有后言,欺君之罪何如!
夫天下者,陛下之家,人未有不顾其家者,内外臣工皆所以奠陛下之家而磐石之者也。一意修真,是陛下之心惑。过于苛断,是陛下之情偏。而谓陛下不顾其家,人情乎?诸臣徇私废公,得一官多以欺败,多以不事事败,实有不足当陛下意者。其不然者,君心臣心偶不相值也,而遂谓陛下厌薄臣工,是以拒谏。执一二之不当,疑千百之皆然,陷陛下于过举,而恬不知怪,诸臣之罪大矣。《记》曰“上人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此之谓也。
且陛下之误多矣,其大端在于斋醮。斋醮所以求长生也。自古圣贤垂训,修身立命曰“顺受其正”矣,未闻有所谓长生之说。尧、舜、禹、汤、文、武,圣之盛也,未能久世,下之亦未见方外士自汉、唐、宋至今存者。陛下受术于陶仲文,以师称之。仲文则既死矣,彼不长生,而陛下何独求之?至于仙桃天药,怪妄尤甚。昔宋真宗得天书于乾祐山,孙奭曰:“天何言哉?岂有书也!”桃必采而后得,药必制而后成。今无故获此二物,是有足而行耶?曰天赐者,有手执而付之耶?此左右奸人,造为妄诞以欺陛下,而陛下误信之,以为实然,过矣。
陛下将谓悬刑赏以督责臣下,则分理有人,天下无不可治,而修真为无害已乎?太甲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用人而必欲其唯言莫违,此陛下之计左也。既观严嵩,有一不顺陛下者乎?昔为同心,今为戮首矣。梁材守道守官,陛下以为逆者也,历任有声,官户部者至今首称之。然诸臣宁为嵩之顺,不为材之逆,得非有以窥陛下之微,而潜为趋避乎?即陛下亦何利于是。
陛下诚知斋斋无益,一旦翻然悔悟,日御正朝,与宰相、侍从、言官讲求天下利害,洗数十年之积误,置身于尧、舜、禹、汤、文、武之间,使诸臣亦得自洗数十年阿君之耻,置其身于皋、夔、伊、傅之列,天下何忧不治,万事何忧不理。此在陛下一振作间而已。释此不为,而切切于轻举度世,敝精劳神,以求之于系风捕影、茫然不可知之域,臣见劳苦终身,而终于无所成也。今大臣持禄而好谀,小臣畏罪而结舌,臣不胜愤恨。是以冒死,愿尽区区,惟陛下垂听焉。
“西方魁首花丛”之“魁首花”与“果夺魁”也是暗中呼应,即“魁首花”影射“魁首(状元)春芳”,“果夺魁”影射“李果夺魁(状元)”。
其六,“大仙承众徒弟飞升,径朝天界”影射明世宗自号“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即“大仙飞升”影射“飞玄真君”。
明世宗自号“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见《明史》“陶仲文”(卷三○七·列传第一九五):
三十五年,上皇考道号为三天金阙无上玉堂都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圣尊开真仁化大帝,皇妣号为三天金阙无上玉堂总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圣母天后掌仙妙化元君,帝自号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后加号九天弘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一阳真人元虚玄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再号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明年,仲文有疾,乞还山,献上历年所赐蟒玉、金宝、法冠及白金万两。既锦,帝念之不置,遣锦衣官存问,命有司以时加礼,改其子尚宝少卿世恩为太常丞兼道录司右演法,供事真人府。
江苏大学文学院李金坤教授书赠《句曲诗综》之《茅山洪文吟》诗。
原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王宜早教授书赠《句曲诗综》之《录旧作以应李洪文先生<句曲诗综>之属》诗。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句容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宁先生书赠《句曲诗综》之作品。
其七,“清风明月”与“斜月三星洞”呼应,影射苏轼题写茅山“华阳洞”传响千年。
“清风”“明月”“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出自苏轼的《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之中的“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与《西游记》之中的“二童领命讫,那大仙承众徒弟飞升,径朝天界”暗中吻合,即“挟飞仙”与“大仙承众徒弟飞升”有异曲同工之妙。则《西游记》之中的“清风明月”就是苏轼“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之写照。
“山间之明月”之“山间”在哪里呢?
《西游记》前后呼应,“明月”当与“斜月三星洞”之“斜月”相呼应。
《西游记》之中的“斜月三星洞”在哪里呢?
《西游记》第一回天生石猴漂洋过海,来到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洞里有一个神仙,名须菩提祖师。“斜月三星”即一弯斜月再加三点星,合成一个“心”字。故“斜月三星洞”影射“心洞”。石猴来到“心洞”门口,和洞中童子有一段对话:
“里面走出一个童子……仙童笑道:‘你是个访道的么?’猴王道:‘是。’童子道:‘我家师父正才下榻登坛讲道,还未说出原由,就教我出来开门,说:“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可去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了?’猴王笑道:‘是我,是我。’童子道:‘你跟我进来。’”
由此可见,石猴“心性”所要“修持”的是“心”,是“道学”。
菩提祖师传授的“道学”包括哪些内容呢?
《西游记》第二回中有交待:
“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真个是——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由此可见,菩提祖师的“道学”包括“道”“禅”“三家”。“三家”即影射儒释道三家。原来菩提祖师传授的是相关儒释道三家的“道学”。
《西游记》第一回“漂洋过海寻仙道”影射美猴王从句容茅山大茅洞出来,经过句容茅山“海江山”,然后去寻找仙真之道。“灵台方寸山”影射句容茅山“大灵山”、“小灵山”和“方山”。“斜月三星洞”影射“心洞”,又影射句曲茅山华阳洞、玉柱洞和蓬壶洞三洞(“三星”)分布似斜月。(详见拙作《句曲诗综》第259页“《美猴王寻仙(一)》”之注释)
菩提祖师儒释道皆修,影射“茅山派”创立者陶弘景一度儒佛道同修。故茅山有“菩萨”纯属“正常”。
据《辞海》“陶弘景条”载:
“创立茅山派……时称‘山中宰相’,其思想就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并杂有儒家和佛教的观点,主张儒释道三教并流。”
来菩提祖师这里学习“道学”的徒弟多不多呢?
《西游记》第一回樵夫有交待:“那祖师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见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
从“不计其数”一词来看,学会这种“道学”的人已经很多了。
据此,这里的“道学”原来就是影射“理学”,它是两宋时期产生的主要哲学流派。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深远。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理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至南宋末期被采纳为官方哲学。
“见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那么,这三四十人是哪些人呢?
“三四十人”即影射“理学”的名家三四十人。他们是北宋的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南宋的杨时、朱熹、陆九渊、林希逸,元朝吴澄、许衡、刘因、 郝经、姚枢,廉希宪,张文谦,刘秉忠、赵汸、汪克宽、华幼武、吴海、戴良、李祁、张宪、梁寅、苏天爵、张昶等,明朝湛若水、王阳明、朱得之等,广义上还包含三苏、王安石、司马光等人。(参见前第28篇)
“斜月三星洞”影射“心洞”,又影射句曲茅山华阳洞、玉柱洞和蓬壶洞三洞(“三星”)分布似斜月。而“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之苏轼“正是”“菩提祖师”“三四十弟子”之一,而“托遗响于悲风”之道家弟子苏轼“明月照千年”(明月一千两百岁)正是影射苏轼所题写之茅山“华阳洞”“回响千年”。
文坛巨擘,遗响悲风。
清标繁华,韵流千载。
本文作者拜望并请教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原中文系主任丰家骅教授(右)(2021.10.4)
故世传道教茅山华阳洞洞口上所题写之“华阳洞”三字的作者正是苏轼其人。也只有苏轼的题名才能“明月照华阳”“遗响越千年”。千年之间,其他人应该是担不起这副“千年”担子的。而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正是以苏轼“清风明月”而自况:“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即华阳洞天主人此号中的“华阳洞”三字,早已是“明月照千年”了,而状元宰相李春芳之“才名”“仕宦”“遭遇”不正于苏轼相类相似乎?苏轼题写“华阳洞”而“藏名”后世,李春芳“状元首辅”“斗战胜佛”“华阳洞天主人”脚踏儒释道三教而“登峰造极”“一览众山小”,则《西游记》又何必署“真名”?
我在拙作《光绪续纂句容县志校注·后记》(2018年10月18 日)载:
句曲文明,倾动天下。今值句容文化诜诜未艾之际,拙作典数根源抛砖引玉,诚能一引四方大雅君子同声相应,共襄我中华福地数千年文明不朽之盛举,此又岂诗礼之邦风雅句容之独独幸事!
句容流芳,百世馨香。嘉言孔彰,盛世其昌。
据此,《西游记》第二十七回“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影射嘉靖皇帝封李春芳太子太保,与“保唐僧”“官封弼马是知音”呼应;“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与“金蝉子十世修行”呼应,影射嘉靖皇帝是“兄终弟及”“第十任皇帝”;“他也是个自种自吃的道士”影射嘉靖“道君皇帝”。“春来点破海棠红”“西方魁首花丛”“果夺魁”藏“嘉靖点红春芳魁首”;“大仙承众徒弟飞升,径朝天界”影射明世宗自号“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清风明月”与“斜月三星洞”呼应,影射苏轼题写茅山“华阳洞”传响千年。
综前所述,则今流行本小说《西游记》作者所署之名“华阳洞天主人”就是“句容籍”“状元宰相”李春芳,而非吴承恩其人。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高山流水,或有“知音”。“太平宰相”李春芳“清廉仁善”“忠贞爱国”“斗战奸恶”“复兴中华”之精神自当传承后世。今国家昌盛,各民族团结,文化繁荣,英才烨烨,学术争鸣,盛况空前,拙作抛砖引玉,诚待四海博学之“知音”定谳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