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8日,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宝石文化产业园暨绿松石国际交易市场正式开业,中共白河县委书记王日新,县委副书记、县长龚颖在大会上发出了“世界松石看中国,中国松石出白河!"的口号,引起了绿松石行业巨大反响,但经营绿松石的企业家们却在讲,这句话口号十分响亮,但大家更多关注的/是怎样兑现承诺,什么时间才能把这句口号变成现实。
这几年,随着我国。旅游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向前发展,绿松石在中国市场上之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人们热捧,其根本原因不仅在于它与中国文化血脉相通,同频共振,而且在于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比如在中国,绿松石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时期,都有绿松石的身影。而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有着太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绿松石故事如“女娲补天 ”、“卞和献玉”、“完璧归赵” 、“文成公主入藏”等,这些与绿松石相关的传说或典故,极大地提升了绿松石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使得绿松石早已超脱了石头的天然范畴,成为历史文化的必然载体。当有着厚重文化底蕴的绿松石,遇到现代工艺和传播技术,这种古老而神奇的宝石,便以“价格”这种特殊形式,彰显出它那比黄金还更有层次的独特魅力。与此同时,从世界范围内来讲,人们总习惯于以“物以稀为贵”为价值观,从单一的储存量来看,绿松石就比黄金稀有的多。因为目前探明的数据可知,世界范围内的绿松石储量仅为10万吨左右,而全球黄金总量在65万亿吨左右,这就说明绿松石储量仅为黄金储量的六分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矿山长久利用,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相关部门对盗采、滥采、过采等进行限制,使得市面上的绿松石资源减少,这也导致了绿松石价格的逐年攀升。特别是近几年,绿松石除了作为中国传统玉石受到青睐以外,同时也是珠宝制作和镶嵌的热门元素,绿松石价格已从过去每克十几元,涨至数百元乃至数千元不等,克价远超黄金。

虽然绿松石与和田玉、独山石、岫岩玉并称为我国“四大名玉”,属世界稀有宝石品种之一,全球可开采利用量的70%集中在我国湖北十堰所辖的竹山、郧西、郧阳区等地,以及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一带,但是绿松石为什么不能享誉大江南北,和名扬世界同为“四大名玉”之一的和田玉在价格上相比,甚至能予以超越,经过我们在陕西白河县的初步调查摸底,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当地政府媒体宣传意识淡薄,加上财力有限,在文化挖掘和大规模推广尤其是国家级媒体比如新华社、人民日报特别是影响世界的中央电视台上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国内众多企业文化推广意识观念不强、宣传意愿不强,急功近利,重眼前蝇头利益严重缺乏长远目标规划,重一时经济效益轻视悠久历史文化内涵上的长期挖掘,“把刀用到了刀背上!”缺乏足够的资金专项用于国家级媒体上的新闻宣传文化推广和市场培育。
二是在品牌知名度营销策划上缺乏高端人才,不能引爆市场,在重大活动比如博鳌亚洲论坛、奥运会、广交会、世博会、中亚峰会、国际电影节、全球秦商大会等等类似重大社会活动上没有发挥群体推广聚光灯式的闪光引爆市场作用。虽然白河县的绿松石品牌繁多,但缺乏核心品牌、知名品牌,没有一家影响中国和世界的名企名品,因此当地政府尤其是龙头企业目前急需推广绿松石统一品牌,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影响世界的最响亮的一张地方名片上需要下足功夫,否则单靠“泡沫式的小作坊作业”
,白河县这个国际绿松石市场是很难走出陕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
三是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不够!比如在我国黄金行业的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珠宝、周六福、老凤祥等等家喻户晓,而在全国范围内,至今没有一家单靠绿松石加工生产销售的企业或产品闻名全国和世界,这些绿松石企业缺乏产品研发体系、没有具有核心竞争力产品的知名商标及产品、没有专业的营销团队的龙头企业,产品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有限。(李长征)(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